景區門票「內外有別」應更理性

應切實發揮門票價格對景區客流量的調節作用,多在旅遊淡季實行“內外有別”的門票政策,以此促進景區客流量保持在合理區間。要讓景區“內外有別”門票政策揚長避短,帶給更多人更滿意的服務

據《人民日報》報道,近期,一些景區門票對本地人和外地人價格有差別的問題引發討論。一張小小的門票,背後折射出景區開發建設、定價經營、發展策略等諸多現實課題。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景區門票“偏向”本地人,多半是由於本地人在景區建設中做出了不可小覷的貢獻、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補償和獎賞,門票“偏向”本地居民無可厚非。而且,從景區發展角度來講,本地人享受門票優惠政策,還有助於盤活本地旅遊資源、避免旅遊資源閒置和浪費。

即便如此,景區確定門票價格時也要保持足夠理性,切不可只顧本地人得實惠,而忽略外地人的感受。況且,旅遊資源帶有很強的公共屬性,是所有國人的共同財富。如果因門票“內外有別”而挫傷外地人“到此一遊”的“雅興”,結果也是得不償失。

景區確定門票價格時要儘量統籌兼顧,形成更科學的定價機制,既充分考慮本地人前期投入和現實便利,也充分考慮外地人切身感受,更充分考慮景區面臨的宏觀形勢,多算“長遠賬”“發展賬”“整體賬”,避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其實,從外地人的視角看,對景區設施和服務的重視程度更勝於對門票價格的重視程度。有關景區既然選擇賣給外地遊客更高價格的門票,就應讓他們享受到更高價值的服務,在體驗景區一系列服務後,感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對於本地人而言,既然選擇了享受優惠,就應當好東道主,維護好景區形象,帶給外地人更舒適更貼心的感受,以此消弭外地人對門票“內外有別”的不適感。

此外,有關方面還應切實發揮門票價格對景區客流量的調節作用,多在旅遊淡季實行“內外有別”的門票政策,以此促進景區客流量保持在合理區間。總之,要讓景區“內外有別”門票政策揚長避短,帶給更多人更滿意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