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讓99%的家長都抓狂的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 我家的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打了,我該不該教他打回去?”這個問題大多數家長都表示很糾結,相信下面這篇文章您看後,無論是對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在以後的育兒之道上都能有所啟迪...

這個讓99%的家長都抓狂的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其實就是他進入社會圈子的第一步,是與人交往的一個重要窗口期。

當孩子被打,家長應該麼面對

交往衝突不是壞事,不要為孩子完全屏蔽掉,沒有這些經歷的孩子永遠無法提高交往技能。

幼兒的交往行為常是實驗性質的,而非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的惡意欺凌。他們需要在各種嘗試中,探索交往的規則、尺度、各人的邊界,並發展出更靈活的交往策略。

有些家長,對於攻擊性比較強或過於好動的小朋友特別反感,想方設法讓孩子遠離這些小朋友,甚至暗中希望這些孩子別在自己的小區、自己孩子的班級裡。

其實,現在的獨生子女,有家長的精心呵護,時間安排又緊,都像是罩在無形的玻璃罩裡。所以我們不僅要多給孩子自由交往的機會,甚至要感謝有不同性格小朋友的存在,因為我們的孩子正是在這些經歷中,學會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發展出更豐富靈活的策略。

並且,學前幼兒都很單純,無論他表現得多麼“頑劣”,他們都是好孩子,都可以很好地成長。我們的各種評判或許只是自己的偏見。當然,作為家長,我們有必要給自己的孩子提供機會,接觸不同的小朋友,幫他豐富玩伴類型,而不是長期一對一地跟另一個小朋友玩。

這個讓99%的家長都抓狂的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不要用成人的思路去揣摩幼兒的交往衝突

我們不要把所有的衝突都理解為惡意欺負。幼兒間的衝突,多數都只是由於他們交往技巧貧乏所致。比如,一個四歲孩子的外交辭令或許就只有這兩個:“我跟你是好朋友!”“我跟你不是好朋友!”

正常家庭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心中都沒有那麼多惡意。相反,他們在自由交往中,所發展出的種種規則和策略,往往都是互惠的、善意友好的。比如,他們通常不肯對其他小朋友做比較惡劣的攻擊動作,因為他們不希望別人也如此對待自己,這其實就是最原始的、樸素的“恕道”。

另外,三歲以下的幼兒,他們頭腦裡的自傳式記憶還沒有發展,這使得他們看起來“不記仇”—他們轉身就會忘掉剛才的不愉快,他們不計前嫌,很快又被“欺負”過自己的小朋友所吸引,一起玩得火熱!

這個讓99%的家長都抓狂的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不要把家長自己的受害者思維傳給孩子

幼兒間有衝突時,與其想我的孩子被欺負或孤立了,不如多鼓勵孩子有積極主動的思路,多想想,他是否給遊戲帶來了新的玩法、他是否尊重了每個小朋友的意願、他是否想出了讓大家都能接受的共贏之策……鼓勵孩子幫助支持別人,用好的做法帶動大家,給團體帶來友愛的氛圍。總之,把孩子放在主動的位置上。

我們當然要接納和尊重孩子當時的真實感受,但家長的任務,並非僅僅是接納,還要有積極的引導。我們此刻的引導,對孩子未來一生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都會有深遠影響!

這個讓99%的家長都抓狂的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不僅教給孩子具體的交往技巧,更要讓孩子明白一些總的交往原則

隨時就具體事件,跟孩子探討,引導他學到一些交往的原則。比如,尊重每個人的選擇、權利和界限;不背後說別人壞話、不傳謠;朋友間要互相尊重、平等、真誠;情感或物質勒索,不是友誼;我們都是自己的主人,有權選擇,我們尊重自己,也會贏得他人的尊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而不同、人不知而不慍……

這個讓99%的家長都抓狂的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家長平時做好正面建設,才是根本

正面建設大致包括這些:對孩子欣賞、接納、尊重;跟孩子正面溝通,不動輒批評指責;讓孩子跟不同家人玩、接觸人;家庭氛圍愉快、家人關係和諧;讓孩子自由玩、自由交往、參加戶外運動、鍛鍊身體、接觸大自然;鼓勵孩子主動做事、閱讀、旅遊、接觸社會、開闊眼界;給愛和樂趣的油罐加油;培養孩子健康飲食、睡眠等生活習慣……

這些做好了,那麼其他那些讓家長髮愁的小事,比如,沒有朋友、不會玩、總是被欺負、跟小朋友玩時太愛生氣、懦弱、沒主見、怕別人不跟自己玩而過多遷就忍讓、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就不難解決,或者根本不存在了。

我們看到的任何問題,都是提醒我們——不僅要具體解決眼下的事,更要回頭去好好做正面建設!

我們與其挑剔孩子的交往能力,不如多多反思自己跟孩子的互動方式。我們跟孩子有不同意見了,是馬上翻臉生氣,還是靈活處理,協商,尋求共贏之策?我們是否展示出了尊重與同理心?我們是有很多控制、威脅、強迫,還是接納和信任……我們,代表了未來他將遇到的所有人類。我們向孩子詮釋了什麼是愛。我們,示範了與人相處之道。VIPKID在線少兒英語,針對4-12歲少兒在線學習英語,六萬多名北美專業教師,可免費預約一節試聽課,請點擊複製下面網址註冊試聽課並瞭解詳情https://activity.vipkid.com.cn/activity/regSuccess?channel_id=9287&channel_keyword=NzEzMjA0NQ==

這個讓99%的家長都抓狂的問題終於有答案了……

當孩子被打,應該告訴孩子怎麼做?

1. 告訴孩子,要大聲喊出來並表明態度:“你不要打我!打人是不對的!”

2. 其次,如果對方繼續打或者抓住自己,按住對方的手,把對方的手從自己的身上剝離,並迅速離開,確保不會有進一步的傷害。

3. 如果對方繼續追打或者場面不可控,立即尋找身邊成年人的保護,可以是老師、家長或者其它長輩。

4. 最重要的一點,告訴孩子不管在外面遭遇了什麼事情,回家都一定要告訴家長,爸媽一定不會責備他,讓孩子敢於把擔憂和恐懼表達出來,而不是壓在心裡。

家長們,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強大的自己,強大到在受欺負時懂得如何自衛,強大到別人不敢欺負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