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監測工作不止是「挖坑」——走進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

◎鄭挺穎 崔悅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日益重視,土壤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受關注。但是,土壤的好壞到底如何衡量?如何給土壤做“體檢”?

8月28日,《環境與生活》雜誌社記者來到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採訪了土壤室主任夏新和她的同事們,聽這些土壤監測工作者講述了那些與“挖坑”有關的故事。】

土壤監測工作不止是“挖坑”——走進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

  • 2018年,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在山東進行培訓,這是主題為“背景點剖面開挖和資料填寫”的現場教學。

從“零”儲備到“全面”運行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的工作任務之一,就是負責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的建設、管理和業務化運行。

土壤室主任夏新向《環境與生活》記者介紹,“全國土壤環境監測工作共經歷了三次‘質’的飛躍,即‘七五’的科研專項、‘十一五’的重點專項工作和‘十三五’期間國家資金保障的例行監測。2014年底,原環境保護部參照水和氣的網絡建設和質量評價模式,並充分考慮土壤汙染管理工作的發展需求,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土壤點位佈設工作,這就是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國家網包括三類點位,分別叫做背景點、基礎點和風險監控點,它們分別對應著不同的工作目標,背景點以評價全國土壤環境狀況背景水平為目的,基礎點以評價全國農用地土壤環境總體狀況的變化趨勢為目的,風險監控點以土壤環境風險管控為導向,重在風險監控和預警。”

夏主任認為,全國土壤環境監測工作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不僅逐步形成了土壤環境監測的專業化隊伍,發展了全國土壤環境監測能力,還真正實現了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從“零”儲備到全面運行

土壤監測工作不止是“挖坑”——走進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

  • 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質量管理體系構架圖

監測全國3萬多個點位

目前,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已經形成且有了國家財政資金保障,那麼接下來就是該如何具體實施的問題了。面對全國各地區之間的區域差異,監測工作如何進行統籌規劃?

夏新向記者解釋:“我們依據全國統一管理、統一運行模式的思路,按照國家統一技術方案、統一監測方法、統一質量管理要求和統一評價方法的方式來實施。目前國家網共有38880個點位,對於基礎點和背景點,監測工作每5年進行一輪全面監測,風險監控點暫定是兩年進行一輪全面監測。兩項工作加起來,一年要做一萬多個點位的監測任務。”

夏新主任強調,土壤監測工作與水和大氣不同,沒有自動監測站和在線監測系統,每個樣品都需要監測人員拿著GPS(全球定位系統)一個個點位去尋找、去取樣,樣品風乾後要研磨成規定的粒度,一一過篩後,再進行土壤理化指標、重金屬和有機物等多種目標物的分析測試。

面對如此龐大的工作量,而且要按照“國家事權,國家監測”的工作思路開展監測,保證數據質量,土壤室能完成這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嗎?夏主任笑著對記者說:“土壤室最初只有3個人,發展到現在有9個人了,但是,要完成整個國家網的監測任務,確實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為此,我們既制定了嚴格的工作規則,又廣開思路、採取了多種有效措施,來幫助我們完成任務。”

土壤監測工作不止是“挖坑”——走進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

  •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主任夏新 崔悅/攝

“十二字方針”嚴把質量關

環境監測工作是由不同的人員、在不同的地域、依靠各自的監測條件來完成的,如何保證監測質量呢?

對此,夏新主任解釋:“為了保證質量,首先,我們努力建設相對完善的土壤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只有體系的規範化,才能保證監測工作有序開展。那麼,怎樣做到體系的規範化呢?就是‘十二字方針’,第一是‘建規則’,也就是說與監測相關的各項工作都要按照《國家環境監測網質量體系文件(土壤監測)》去執行,這樣既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又符合總站的專業要求。第二是‘控過程’,例如在採樣環節,2016年4月,我們在國家網的第一次監測過程中,就使用了土壤樣品採集的手機終端,手機終端只有在採樣人員到達目標點位的30米以內才能使用,這樣既能避免未到達點位的採樣行為,也能通過採樣人員上傳的現場照片來把控採樣過程,同時,還能夠客觀證明採樣行為的符合性,是一項一舉多得的質量控制措施。第三是‘設監管’,‘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土壤監測工作也是如此,為了實現以外部質量監督促進內部質量管理的工作目標,我們針對土壤監測的採樣、制樣和多種技術手段的樣品測試內容,建立了一整套質量監督表格,將關鍵技術環節和監督方式等都清楚地列出來,即保證監督檢查工作的全面性和統一尺度,減少專家因個人基礎和特長而引起的差異,也為被檢查者提供了明確的學習資料。總站每年都制定覆蓋每個省的、全面的監督檢查計劃,並形成有監督、有整改、有驗證的工作程序。最後,還要有一個結果,這也就是最後一個環節‘有評價’——要對數據和過程予以評價,進行量化考核。”

從最開始的“建規則”,到最後的“有評價”,整個“控過程”中又經過了“網絡監控、盲樣測試、信息審核”等層層環節的嚴格質控,以保障土壤監測數據的科學性與準確性

土壤監測工作不止是“挖坑”——走進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

  •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業務主管陸泗進

為精準定位“上山下鄉”

3萬多個土壤環境監測點位,如何進行合理佈設?

土壤室業務主管陸泗進向《環境與生活》記者介紹:“在全國地域範圍內合理佈設土壤環境監測點位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我們通過選擇一些典型區域開展了大量研究,最終系統地提出了監測點位的佈設方案,初步實現國家網的從無到有。在保證科學性與可行性、代表性和經濟性、繼承性和發展性、穩定性和動態性的基礎上,兼顧土壤類型、土地利用方式和歷史信息等因素,在統一的點位佈設技術規則支撐下,逐步建立國家土壤環境監測點,這些點位需要覆蓋全國的耕地、林地和草地等,以保證通過對這些點位的監測,能客觀準確反映全國土壤環境質量整體狀況、變化趨勢和潛在風險。”

土壤環境監測點位具體是怎麼定出來的呢?陸泗進繼續介紹到,這些點位是根據全國各省土地利用類型和土壤類型等資料,將我國陸域範圍切割成大小不等的“網格”,通過空間分析技術,按照規定的方法在網格內選取最適宜的位置布上監測點位。到這裡,艱苦的布點工作才剛開始,監測人員還要到每個點位去做現場勘驗,以確保每個點位都實際落在最具代表性的位置上。這是非常辛苦和耗時的工作。這還沒完,還需要經過國家組織的點位技術審核,審核專家們還要對每個做完現場勘察的點位一一核實,確定點位的經緯度等信息,才能最後予以確定。

陸泗進對記者說:“點位佈設和現場核查工作必須親歷親為,真可謂是‘上山下鄉’。很多地方現場勘察的時間是在七八月份,高溫酷暑天氣,有的省份地表溫度甚至達到攝氏60度,部分省份還遭遇強降雨襲擊,我們還有一些點位在荒無人煙的崇山峻嶺之中,為了確保點位的精準性,我們的土壤環境監測人員在雜草叢生的草地、樹林茂密的林地和農作物茂盛的耕地裡精準找點,實屬不易。”陸泗進最後說,只要國家網能建立起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土壤監測工作不止是“挖坑”——走進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

  •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工程師封雪

徒步深入沙漠去取樣

起精準找點的坎坷故事,土壤室的工程師封雪舉了一個案例:“我們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同事,去一個特殊的背景點位採樣,該點位距離烏魯木齊1600多公里,採樣人員乘坐23小時的火車後、又馬不停蹄地開車前往目的地,經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他們到了一片沙漠地帶,GPS顯示點位位於離沙漠邊緣4.5公里的地方,越野車翻過幾座沙丘後便寸步難行。當時,距離採樣點還有1.8公里,採樣人員決定拿著工具,徒步前往採樣地點。這一來一回,他們在沙漠裡穿行了5個多小時,採樣人員手捧這來之不易的‘樣品’,視如珍寶。”

講到這裡,封雪笑著問記者,“你們在黑夜外出遇到一片墓地會害怕嗎?但我們的採樣人員有一次黑夜看到墓地卻喜出望外。這事發生在江西,江西的7月酷熱難耐,我們贛州市環境監測站的採樣人員凌晨5點就出發向山裡走,上山根本沒有路,草甚至長得比人還高,一腳踏空滑入一個兩米的深坑也是常有的事,採樣人員摔了七八跤,所幸都有驚無險。等到他們採樣結束時,已經是晚上7點半,天色昏暗,找不到下山的路,監測小隊在山上摸黑走了兩個小時,最終摸到上猶縣公墓陵園才成功‘脫險’。採樣工作人員說,他黑夜裡看到陵墓時,非但沒有感到害怕,反而覺得很欣慰——終於走出來了。”

土壤監測工作不止是“挖坑”——走進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室

  •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土壤工程師田志仁

人人都是“挖坑”專家

土壤環境監測是各項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的基礎,是土壤環境質量、土壤汙染狀況調查以及突發性土壤汙染事故的支撐性技術工作,如何減小監測過程中的偏差?對監測技術有什麼要求?

土壤室工程師田志仁向記者介紹:“在土壤監測上,要達到數據是可比的,這不僅體現在‘建規則’層面上,從中間的執行,到最後的評價,都要求是可比的,大家必須在同一個尺度上開展工作,總站每年會組織全國的培訓和監管。每年的培訓各有特色,比如說今年監測的是背景點,就是教你怎麼‘挖坑’,挖一個1.2米左右深的大坑。這個挖坑不是簡單的挖土就可以了,這個坑要四角齊平,內壁光滑。這個光滑是要用鋒利的刀具來一點點切割的,我們有一位監測人員,在挖坑時一不小心切斷了自己的動脈血管,非常危險!”

田志仁回憶道:“當時,我們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的實際背景點位開展實訓,兩輛大巴把我們的採樣人員拉到現場,由老師親自講課,講土壤分層採樣的知識。剛開始,大家都使蠻力,磨得手裡的水泡一碰就破,經過一段日子的實訓,大家才掌握了技巧,成了挖坑專家,挖得特別標準漂亮。”

為了確保土壤監測數據的“真、準、全”,土壤監測工作人員憑著高度的責任感,上山下鄉,披荊斬棘,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全面提升了我國的土壤環境監測能力。

網編:崔悅 吳燕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