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因爲什麼,才讓碧桂園做出這種決定

8月21日,碧桂園(02007)公佈了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從報告可看出碧桂園業績表現強勁,但碧桂園為企業能夠更好的發展,重新審視公司的管理系統,為了立基百年,寧可放慢一些發展速度,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此前,高週轉這種運營模式被一線房企所熱捧。首先,在房地產市場火熱的背景下,高週轉可實現快進快出,降低存量。其次,房企資金成本較高,高週轉實際上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變相降低了借貸利率。同時,高週轉使得房企能加大布局力度,在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

究竟是因為什麼,才讓碧桂園做出這種決定

碧桂園高週轉戰略的實施,可以說是其業績大漲的強力助推劑。中報顯示,2018年的前六個月,碧桂園實現合同銷售額4124.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8%,甩開萬科超過1000億。合同銷售面積438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1%,實現營業收入1318.9億元,同比增長69.7%。上半年淨利潤163.2億元,同比增長為94.9%,淨利率12.37%,同比上升1.6%。每股盈利及每股股息均錄得70%以上的同比增幅。

在超越萬科、穩坐房企銷售的同時,碧桂園上半年銷售樓款現金回籠約為人民幣3360.2億元,同比顯著增長52.38%%,這一數據高出銷售額同比增速10個百分點,這使得碧桂園銷售回款率高達81.46%,充分證明了碧桂園“樓賣的出去,錢收的回來”。

中報發佈前四天,在碧桂園集團安全生產委員會的會議中,楊國強明確強調公司的價值觀:“百年企業的基石是什麼,它一定要在安全質量很有保障的情況下,才能持續。”他提出,碧桂園要建立最好的安全質量體系。“哪怕速度慢一些,利潤少一些,也要保證安全質量。”

與此呼應,8月21日,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在中報發佈會上表示,公司發展將逐步進入平穩、健康、持續發展的“提質控速”新階段,保證有質量的發展。“下半年把安全質量放在第一位,放慢發展速度。但這是相對我們自己而言,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相信未來還是會給投資者和社會一個滿意的答卷。”

高週轉到提質控速,碧桂園發展戰略的專向,可以說是抓住了行穩致遠的核心,提高了消費者的信任度,增強了資本市場對其可持續發展的信心。

但是,市場也發出了這樣的質疑聲:控速是否會導致碧桂園業績增速大降呢?實際上,一家房地產上市企業未來發展如何,關鍵在兩個指標,即槓桿率和土地儲備。

分析碧桂園中報發現,其淨借貸比率為59.0%,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連續11年控制在紅線70%以下。碧桂園有息負債2939.21億,一年以內短期債務及長期債務當期部分佔比24.54%,短期資金壓力較輕。其加權平均借貸成本僅為5.81%。

而截至6月30日,碧桂園賬面擁有可動用現金餘額2099.1億,佔總資產比例15%,同比增長約75%。此外,該集團仍有2813.9億未動用銀行授信。

值得注意的是,繼2016、2017年後,碧桂園再一次實現正淨經營性現金流。以A股上市房企為例,去年同期超半數淨經營性現金流為負。

大規模、高增速、充裕現金流、低負債,這四個本不會在房企身上一起出現的關鍵詞,碧桂園做到了。

當前,三四線棚改貨幣化去庫存仍在進行時,一二線壓力較大導致返鄉置業情緒高漲,立足於聚焦三四線、鞏固一二線的方針,截至2018年6月30日,碧桂園擁有土地儲備建築面積約3.64億平方米,項目分佈於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61個地級市,總計覆蓋1051個區/縣,位於一二線和位於三四線銷售金額比例為37:63。

且相比2017年拿地成本3406元/平方米,碧桂園2018年前6個月國內獲取土地的平均地價2387元/平方米,足足下降了將近30%。

在當前嚴峻的房地產調控形勢、房企融資渠道縮窄且成本上升的情勢下,碧桂園低槓桿、充裕的低價後備土地、一二線與三四線4:6的黃金分割,相信已保障其在後續競爭和發展中佔得先機,把過去和現在聯繫了起來,講到正是有了時代賦予的使命,才有了現在碧桂園的成就,也才有為之拼搏的未來,這是在告訴投資者,企業的使命是什麼,是為了什麼在做這個企業,絕不是簡單的經濟考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