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故事:不食無主之梨

南宋末年有一個人名叫許衡,曾在盛夏時經過河陽,行走路途遙遠加之天氣又熱,他十分口渴,正逢路上有一棵梨樹,眾人爭先恐後去摘梨吃,唯獨許衡端正地坐在樹下,安然如常。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吃,許衡說:“不是自己的卻摘它,不可以。”

歷史小故事:不食無主之梨

那人說:現在時局混亂,這棵梨樹沒有主人。”許衡說:“梨樹沒有主人,我的心難道就沒有約束嗎?別人丟失的,即使有一絲一毫不合乎道義也不能接受。(有教養的人家)庭院裡有果樹,當果子成熟掉在地上時,(有教養的)小孩經過它,不會斜眼看就離去。那是他家人的教化而所以像這樣。”

許衡去世後,四方有學之士都來聚集靈前痛哭,更有不遠千里奔赴墓前致吊者。後元成宗特賜諡號“文正”。

歷史小故事:不食無主之梨

出自《元史·許衡傳》,據載:許衡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或問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亂,此無主。”曰:“梨無主,吾心獨無主乎?人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庭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辭。卒後,四方學士皆聚哭,有數千裡來聚哭墓下者。諡文正。

此典故說明:人需要自律,需要有原則。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為人處事要有自己的道德標準。

讀史明志,翻翻書,看點兒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