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部落」一橋飛跨港珠澳 台海大橋更可期

「三國部落」一橋飛跨港珠澳 臺海大橋更可期

圖據新華網

23日,被譽為“21世紀第八大奇蹟”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這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歷經5年規劃、9年建設,前後歷時14年,總長約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使得從珠海到香港將由現在3小時直接縮短到半小時左右,效率提升6倍。

港珠澳大橋建成與通車,讓粵港澳三地之間的往來更加方便,不但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而且對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港珠澳大橋從融資到建設再到建成,歷經重重考驗。此前網上曾傳出了不少關與港珠澳大橋抵擋不住17級的“山竹”颱風的質疑,最終港珠澳大橋卻給出了最完美回答:9月16日“山竹”來襲,大橋在伶仃洋麵上經受住了這次“史詩級”考驗。事實勝於雄辯,一座橋樑建造中體現出的製造技術的實力,也正是當代中國建造技術崛起的證明。可以說,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工程技術的一座里程碑。

在港珠澳大橋動工初期,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曾想購買荷蘭的一項專利用於海底隧道建設,但因荷蘭漫天要價,在屢次談判後,總工程師及團隊放棄專利購買,通過自我攻堅,突破了各項難題,

最終研究了一套新的屬於自己具有自主研發專利的造島技術。實踐反覆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強調,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從“一帶一路”到“中國創造”,每一項大國重器的背後都有這樣一群人,為國家戰略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港珠澳大橋這個“超級工程”,在這群人的“超級創新”中圓滿建設完成,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層出不窮,僅專利就達400項,在多個領域填補了空白,並造出了目前世界上最難、最長、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創下了世界最大規模鋼橋段建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的生產浮運安裝、兩大人工島的快速成島等技術項目上的世界紀錄。

楊振寧曾有言:“中國在世界上最值得驕傲的有兩個領域,一個是航天工程,一個是橋樑工程。”在現代中國發展的40年裡,橋樑工程改變了這個國家的發展速度,也見證了這個國家的跨越式發展。

從過去的石橋、木橋、鐵索橋,到現在的港珠澳大橋,中國正向世界展現著自身工程技術的不斷進取,也昭示著以實力證明的無比自豪感。

珠港澳大橋之後,更讓人期待的要數臺灣海峽大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