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門診看病醫生一般都是開兩天的藥,大家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雨色玫瑰


首先,我們的門診處方是有規定的,一般開藥都是三天以內的藥量。住院處方開的一般不能超過一週的量。所以門診開藥,很多都是開兩天,最多不超過三天,再多就不開了。

另外,門診有時候相當於一個初診,如果病人在吃藥過程中並沒有好轉,或者病情發生了變化,那麼就得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者更換藥物了,你刷刷一下子開了半個月的,萬一不對症,病人還不懂,只知道遵醫囑,吃出問題來可就麻煩了。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坑爹的藥佔比目前越來特厲害,現在藥物實施零差價,你開的太多了還批評你,甚至處罰你。為啥?現在推行分診醫療啊!你開那麼多藥,說明病人都來你這裡來了,都不去基層醫院了,你這不是搞破壞嘛!

所以,門診上的藥,很少有一次開好幾天的。這是正常的情況。如果你在門診一下子開了一大袋子藥,要麼你去的醫院簡易門診走慢性病,要麼這醫生處方不正規。但是開藥多了也被噴啊?!那麼到底是開呢還是不開呢?既然怎麼都是被噴,那就老老實實遵守規定唄。


婦產科女司機


這個問題有點稀罕。居然有人嫌開兩天的藥物太多了,想一天一天開。

更多的患者正在抱怨的是,醫院開藥越來越難了。

因為:

以往,大醫院都是爭相炫耀自己門診量有多少,這顯示了患者的選擇,是行業地位的表現。但現在,上邊發話了,大醫院門診量必須下降15%,否則院長你就別做了。所以大醫院院長在忙著降低門診量呢,怎麼降?很容易,限號啊。

2. 醫生處方藥突然變小了

以往到大醫院,很多患者得那個大袋子來裝藥,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一次開藥經常一兩個月的量,但現在你想開藥,對不起,只能開一週,一週後您再來。現在這個醫改形勢,藥物零差價,藥佔比控制極為強勢,醫院早就不想賣藥了,甚至想把藥房甩出去。每週開藥自然很不方便,這是逼著患者去周邊社區就診,所謂分級診療。

以往很多大醫院為了方便開藥的慢性病患者,專門設置簡易門診,幾個醫生一字排開,想開啥藥,按照以往的醫囑抄單就可以了,一則病人方便,二則醫院也有賣藥的利潤。但是現在這種開藥門診已經成為醫院大力縮減並將撤銷的部門。我附近一家大醫院,以往上千人的簡易門診號,現在限制到200人,將來撤銷是必然的。

我所在的急診科,在醫改之前,就一直實施不超過3天口服藥和只能開當天輸液的規定。這就是為了避免急診科成為開藥門診而做的預防措施。畢竟如果任由開藥者佔據急救資源,是一種災難。

無論是大型醫院還是醫院急診科,都將不再擔任方便門診、開藥門診的角色,而是集中在疑難危重病診治、醫學教育和研究的領域,這是中國醫療的必然之路。

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種種不方便,只能醫患之間彼此增進理解了。

更多醫療觀點,關注@急診夜鷹


急診夜鷹


1.看口服藥物或是肌注、靜滴藥物了。口服藥物沒說只能開兩天的吧,這個具體得看藥物的使用方法,一盒藥物多少粒,能吃幾天。假設處方為頭孢克肟片50mg*6、藍芩口服液10ml*6,前者成人服用100mg一天兩次,一盒只夠服用一天半;後者20ml一天三次,一盒只夠服用一天。藥物肯定只能按整數賣,不可能拆分,假設高血壓藥片吲達帕胺1.5*30,一天一片可以吃30天,那不可能拆出來賣的。

肌注一般也就三天,點滴目前都是一天一開,沒有例外。

2.每個醫院都有處方量,甚至規定每張處方的價格,超過價格是要扣工資的,你想多開,醫生也不會給你多開。

3.一般慢性病處方不超過兩週,單純的疾病藥物也不宜開太久,患者可以按時複診,醫生根據患者情況決定用藥,更有利於疾病診斷及治療。


辣條queen


這種問題,會不會太奇葩?

因為,頭條裡面經常有人噴,去醫院淨給你開一兩個月甚至幾個月的藥!往死裡開那種!

有人回覆說,不會,只能開幾天的,這些人說“不可能!”

實際上,除了少數情況,開藥是不能開太多的,一個是病情可能變化,一個是某些藥物限制。而醫院對處方費用也有要求,不得超過多少多少,否則要處罰。當然,這樣說,有些人是不接受的,“怎麼可能,你去醫院,巴不得給你開半年一年的藥呢”

只想說,偏見會害死人!害死自個!

就類似於頭條的稀奇古怪卻又很真實的問題,“為什麼要先交錢才看病”,“為什麼急診要等”,“為什麼一進醫院都要檢查”,甚至是“做個心臟手術要拉一皮箱百元大鈔才夠格(少少一兩百萬了吧?)”,還有“只要進了醫院肯定得全家成乞丐(問題是全國上下都是乞丐了?)”

也類似於“一問你是醫保就往死裡坑”,很多人回覆說,我沒有遇到啊,去看病就幾十塊一百塊,開藥就幾天,醫保用完自己出幾十,上面那類人就說“胡扯”,或者“你是醫院的託吧”

問題出在哪?除了偏見還有什麼?

個個路遇老人跌倒,都跑得遠遠的,即使死了也心安理得說,這是社會造成的。但,在醫療,你不得談條件,不得怠慢,不得有過錯,否則,就統統是無良、黑醫!自己永遠是選擇性的“有良知的”,對於別人求助,跟自己沒有關係,社會種種醜惡都可以沾染,但,遇到一個醫療的負面新聞,必然是全體抨擊、吐槽、甚至高喊“改殺該打”。

這些極端的偏見和選擇性放大矛盾,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今天是“都是開大處方”,明天是“為什麼醫院不開藥了?”,最終受害的還是普通百姓。但,有幾個人能冷靜下來看待問題?沒有!從頭到尾,都是罵別人!實際上,開大處方的不多了,到大醫院,除了某些私利作使,可不可以理解為病人都是從各地過來、幾天半月才掛一個號看一次病?如果是小病,真不建議往大醫院跑。

在這之上,可能某些部門一看,哦,這個處方“大”了,所以要“平均”,進而再各種要求,於是,你只能開三天,過了再來。當然,這個也可以理解為病情變化,隨時複診。而陰謀論者眼裡,也可以理解為為了讓你多掛號。

但這些事,真不是單方面的。你噴見者醫保就往死坑的時候,有些地方已經開始拒收醫保病人了。

你吐槽費用高,藥費貴,買器械坑人的時候,頭條也曝光很多醫院為了降耗材,拒收病人、趕/勸阻病人出院、轉院、推遲手術,等等。問題出在哪,上面那些人不會聽,也不相信,總之,他們就是覺得“你貴,你坑”。好了,不坑了,開藥只開兩天吧,你這個止痛的能不用別用了,這個止血的雖好但太貴,統統不用了,甚至有些連騙帶哄“你醫保住院會很貴的,先回去,藥店買藥吃幾天看看再說”,這是省錢了啊!但,他們又不樂意了,你醫院淨整我,故意的吧?!

所以。這些事很簡單,也很難說得清,因為,在很多人眼裡,你醫院就是醫院,就是救死扶傷,不得談錢,不得附加條件的純粹之地。但實際上,醫院也得“掙錢”,要不然生存機會都沒有(那些喊醫院工資是國家發的,生活在印度之音裡了)。最近查閱一些信息,查到有關多個地市的規劃建設問題,就有各地多個醫院投入建設的項目,基本無例外,資金來源都是“業主自籌”,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醫院還得揹負著很多東西。醫保給你錢(還有人說,醫院醫保一家,就是坑你錢,按這說,現在很多地方拒收醫保病人,是醫院傻了?),但沒跟你說怎樣,卻跟醫院有要求,你這個月不得超過多少,這個不符合要怎麼罰你。

同樣的,開藥,好,國家要求輛比例降費用,你醫院給我控制好。費用也是這樣。來一個重的,花了不少,那下一個,省著唄。實在不行,不好意思,這裡技術不行,你轉院吧。轉到大醫院,你醫保用不了,要麼自費,要麼回去。怎麼辦?都是套路,是吧?第一個花錢大的,罵醫院,大家也罵“坑”。第二個,不開藥,罵醫院沒責任,大家也罵“坑”。到大醫院,用不了醫保那個,罵“醫保沒用”,大家也罵醫院“坑”。最後被拒收的,也罵醫院見死不救,大家也跟著罵醫院“坑”。但罵完,甚至這幾個不同遭遇的人,把醫院砸了,也改變不了這些事實,相反,矛盾大了,“上面”為了安撫大家,又會出臺相應的規定和要求,然後醫院又跟著“做”,然後怨氣升級,接著又循環,僅此而已


思君者


我是執業藥師,回答比較靠譜的。1,按照國家規定《處方管理辦法》,急性病一般三天處方量,慢性病7天處方量,特珠情況為15天,最多1個月。以前醫院藥品有加成15%利潤,所以有時願意給多開一些。現在藥品零加成,即沒有利潤,還要考核醫生的藥佔比。開多要扣醫生錢。所以醫生就按規定做了。沒毛病。



要知道醫生也是人而不是神,而他面對的病人又千差萬別,供他選擇的同類藥物又很多,他怎麼知道那種藥更適合這個病人呢?在大方向正確的前題下只有讓病人來撿驗、調整、篩選,所以不能一開很多天,病人吃了感覺好再繼續,吃了感覺不好,負作用不能承受就扔了。如果吃了啥作用也沒有,就是無效藥白吃了。這兩天有藥物調整甚至藥物疹斷的作用。


笑問天下3


帶孩子看病,有時候連續隔一天看一次,跑了三四遍了,問醫生能不能一次多開幾天,醫生說開兩天看看藥對孩子有沒有效果,如果沒有效果就要換藥,不耽誤孩子的病情,醫院也很缺藥,因為醫院不賺藥費了


清清和楚楚954


說明,這些開2~3天藥的醫生是有良心,是對的。這個藥對這個病人效果怎樣,有什麼付作用對這個病人都不清楚,如果好,沒付作用,病如好了,那就不用配藥,如需再服可以到簡易門診再開藥,如果沒效果,或者付作用大,也不會浪費太多藥。如果是一些慢性病,要長期吃藥,那就不對了,須開1~2個月的藥,但是有的只開2周的藥,哪就太少了,醫生說是醫保規定。醫保有規定嗎?


用戶8504628967274


藥品佔比高於35%,直接扣醫生的錢!醫生要麼多給病人開檢查,要麼少開藥!就這麼簡單!有些門診特殊疾病的患者,意見特大,矛盾就此開始!醫院為了緩解這個醫療糾紛的源頭,就只有委屈那些沒有特病的門診患者,儘可能少開藥,既滿足政府的以藥養醫的詬病,也平息老百姓的對醫生開大處方的憤怒!只是委屈一些辦不了特病而又需要長期服藥的老百姓患者。任何一項醫保改革,必然會影響部分患者的利益。不要責怪,適應就好


嘿嘿嘿先生


藥事管理法裡面的處方管理明確規定了開藥量,急三慢七,也就是急診開藥極限就是三天,慢性病開藥可以7天。去門診看病,一般的病症都是三天以內的量,如果吃同樣的藥,三天以內不好轉就需要調整用藥,如果好轉,可繼續用藥或者機體也在慢慢恢復,不用再繼續也很快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