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都起義是怎麼回事?共產黨人是怎麼做的?

1931年12月14日,江西省南部的寧都縣,天色將暮,萬籟俱寂,縣城內外,和往常一樣的平靜。

當天傍晚,在當地駐紮的國民黨第26路軍的指揮所內,參謀長趙博生,正以領餉慶賀為名宴請官兵。20時許,酒宴正盛,趙博生突然站起,一翻慷慨陳詞後,在場的6名團長、2名旅長隨即遭到拘捕,他們的圖章被繳下,並以其名義下令調部隊在指定時間、地點集合待命;樓下衛士也一舉被奪下武器,甚至一名頑抗的師參謀長被當場擊斃,12月16日清晨,旭日東昇,26路軍排著整齊的隊伍向蘇區奔去,這就是87年前,轟動全國的寧都起義。

寧都起義是怎麼回事?共產黨人是怎麼做的?

那麼,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起義行動?在當時蔣介石向蘇區瘋狂圍剿、敵我力量懸殊的歷史背景下,共產黨人又是如何打入敵人內部,採取瞞天過海之計,成功促成一支完整的國民黨部隊加入紅軍?

1931年的一天下午,國民黨第26路軍參謀長趙博生外出回來,在自己的辦公桌上發現了一封寫有“趙博生親啟”的信件,他拆開一看,信的主要內容為“九·一八”事變後的中國局勢、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等內容。原來,這是由秘密潛伏在26路軍內部的共產黨組織寫給他的。

第26路軍原是馮玉祥的西北軍部隊,後被蔣介石收編,但他對這支非嫡系並不放心,調其剿共實際上是想借刀殺人,排除異己。

這時,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已連成一片,該軍在寧都已處於紅色區域的包圍中,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境。當時正值梅雨季節,該軍官兵大多是北方人,到南方後嚴重水土不服,加上瘟疫流行,因病死亡者達數千人之多;且蔣介石一直視其為“雜牌軍”,在生活待遇和軍事裝備上嚴重剋扣,連續數月不發軍餉。因此,廣大士兵長時間士氣低落,軍心浮動。

這種局面,讓中共中央敏銳地意識到“第26路軍存在著直接革命的因素”。1931年5月下旬,上海黨中央派王超、袁漢澄、李肅3名共產黨員通過各種關係打入該軍,開始有組織地開展地下工作。

這封意外的信件,雖然只有寥寥數語,卻道出了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官兵對被迫執行對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不滿呼聲。此時,端坐在案頭前的軍參謀長趙博生,結合當下所部面臨的慘淡處境,起心動念,決定不再淪為蔣介石“剿共”的劊子手。

寧都起義是怎麼回事?共產黨人是怎麼做的?

很快,包括趙博生在內的20餘名官兵被秘密吸收,成立了中共特別支部委員會和官長黨員、士兵黨員兩個支部,使黨的力量滲透到該軍各個角落,基本控制了全軍。地下黨員們利用談心、上課,甚至打牌、發牢騷等各種機會巧妙地向官兵宣傳抗日救亡和革命起義。

但當黨組織各項工作在26路軍內部,有條不紊地展開時,一次意外的事件卻打破了原有的平靜,併成為起義的直接導火索。

1931年11月底,26路軍中共產黨組織領導人的名單落入蔣介石手中。蔣介石立即發來“十萬火急”的電報,嚴令查拿緝捕軍中共產黨員。這封電報被趙博生截獲,特別支部決定發動起義,派組織委員袁血卒進入蘇區與紅軍接頭。袁血卒星夜趕赴蘇區,卻被赤衛隊員當作敵探逮住,雖百般解釋仍無效果。情急之下他唱起了《國際歌》,這才使赤衛隊員們相信他是自己人。袁血卒被送到紅都瑞金,見到了毛澤東、朱德、王稼祥、劉伯堅、葉劍英等紅軍領導人,得到了關於起義的寶貴指示,隨即馬不停蹄地趕回寧都。

另一方面,由趙博生出面,爭取26路軍兩位主力旅旅長的工作也進展順利。這兩位主力旅長是董振堂和季振同。他們倆雖是國民黨軍隊的高級軍官,卻與趙博生一樣,有著摯愛祖國、不戀高官厚祿的一腔熱血。再加上“九一八”事變後大片國土淪喪,有血性的董振堂和季振同早就對蔣介石的賣國政策不滿了。關鍵時刻,他們選擇了與紅軍一起反蔣抗日的道路。

12月14日黃昏,寧都全城更換崗哨,實行戒嚴,城內通往城外的電話全部被切斷,各有關人員按照計劃進入崗位。20時許,在這幢寧都城東耶穌堂內的二層小樓裡,打響了起義的第一槍,起義官兵拘捕了少數反動軍官,封閉了國民黨的縣政府。當晚,中央蘇區的廣播裡傳來了國民黨第26路軍令人振奮人心的消息:“我們現在堅決的暴動了,脫離了國民黨軍閥的壓迫,從今天起,我們加入中國工農紅軍,為工農的解放奮鬥到底。”宣言震驚了全國,12月16日,起義部隊集合在固厚河畔,改編為紅軍第5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中央蘇區。

寧都起義“不僅給國民黨反動派以沉重的打擊,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更對壯大紅軍隊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史料記載,這支部隊的加入使中央蘇區主力紅軍由3萬餘人猛增到約5萬人;2萬多件武器有力地改善了紅軍裝備,整個蘇區都為之振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