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爲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設計」是國產廠商的老大難問題,大多數情況下,與其說國產廠商們是「設計」了一款手機,不如說他們只是把各種元器件和功能「拼湊」在了一起,即使在發佈會現場,主講人講到新產品「設計」的時候,也只能從工藝、材料和配色的角度大談特談——工藝、材料和配色當然是設計的一部分,但就像是蛋白質是人體的一部分,我卻不能說你是一坨蛋白質一樣,「設計」應該有一個更有整體性和必要性的闡述方式。當然,「設計缺失」現象的存在並不意味著國產廠商們不懂設計,我更願意相信這是一個權衡與對抗之後的結果,儘管這個結果不總是最好的。

令人驚喜的是,華為今年的兩款產品—— P20 Pro 和 Mate 20 ——都讓我看到了「設計」在華為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的內部權衡中所取的些許勝利,似乎意味著華為「率先地」開始重視設計和傳達的必要價值,國產廠商的設計之路任重而道遠,但至少這第一步,算是邁出去了。

P20 Pro 的設計足夠有效,但Mate 20 顯然更好

新技術的誕生需要設計師們對其進行重新「封裝」,來幫助用戶正確理解新技術的功能、特點和價值。P20 Pro 上的「三攝」就是一個需要重新封裝的新技術,它帶給設計師的問題是:「如何向用戶證明三個攝像頭的獨到優勢?」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華為的解決策略既簡單又高明,「感嘆號」式的攝像頭排列,能夠直觀地表達「三攝」是在「雙攝」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攝像頭。P20 Pro 的攝像頭排布形態已經是一個「有效」的傳達方式了,但這種方式顯然不能用在 Mate 20 上,這是因為——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歷代 Mate 系列都有著明確而統一的背部形態,攝像頭從來都放在中間靠上的位置。華為對 Mate 系列整體視覺風格的統一有著明確的要求,因為 Mate 系列不僅是一個產品系列,更是華為企圖把自身品牌格調與國內其它廠商拉開差距的重要武器。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 Mate 20 的三攝同樣處於機身背部中間靠上的位置,同時還能傳達出它的功能?」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明確「 Mate 20 的相機是什麼?」。發佈會上餘承東介紹 Mate 20 的相機時,不光展示了它的基本用途,也就是拍照,還著重強調了它的 AR 功能、3D 建模以及 AI 場景識別。如果我們把攝影看作是一種從光與影的角度認知世界的方式,那麼相機和鏡頭顯然就是一種「眼睛」,同樣的,AR 功能、3D 建模以及 AI 場景識別也都在把相機系統當成了一種「眼睛」,AR 是對人眼的信息化增強、3D 建模強化了記憶裝置的視覺作用,場景識別更是一種 Machine Vision (機器視覺)的應用。媒介是人官能的延伸,那麼 Mate 20 相機的諸多功能,都是人類視覺的延伸。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餘承東在發佈會現場稱「Mate 20 的相機設計靈感,來源於 Porsche 的車燈」。事實上,汽車的正面是有著非常明顯地仿照人的面孔的設計結構的,這種設計方式利用了人的「具身認知」本能,能直接喚起用戶對產品的共情,所以我們俗稱之為「前臉」,會將車燈稱為「眼睛」,還會將汽車尾部稱為「屁股」。 Porsche 的車燈設計,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仿生設計」——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它將多個不同功能的燈融合在一個更大的「燈」內部,這是因為人類只有兩隻眼睛,所以結構意義上的「兩盞燈」更容易喚醒人類的「具身認知」。但餘承東所謂的「 Mate 20 的相機設計靈感,來源於 Porsche 的車燈」更像是一種帶有營銷價值考量的說法,因為車燈的設計本身就是派生於其它設計要素的,更本源地說,Mate 20 的相機設計應該來源於昆蟲的「複眼」——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昆蟲的「複眼」其實是我們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的,最貼近保時捷車燈的設計形態了。它在兩個「大眼睛」內部融合了無數個「小眼睛」,每個「小眼睛」都是一個獨立的感光單位,但它們彼此之間相互作用和聯結,從而構成了昆蟲的視覺系統,這種結構方式正是 Mate 20 的相機排布與保時捷四眼車燈的共同靈感來源。

▌設計在於製造真實的「幻象」

昆蟲的「複眼」有一個重要功能——在弱光條件下,為了能看清周圍環境,那些面向照度更高的方向的「小眼睛」會把自己接收到的光線折射到其它眼睛中,從而讓每隻眼睛的進光量幾近均等。「複眼」的這種功能與華為的 Hybrid Zoom 的原理非常相近:所謂混合變焦,就是對廣角端與長焦端獲得的圖像信號進行處理和結合,因而當用戶選擇的焦段既非廣角也非長焦時,也能實現畫質的「幾近無損」。這就是所謂的「Design is how it works」。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在「混合變焦」之外,華為三攝的作用原理就與「複眼」不盡相同了。無論是 AR 、場景識別還是 3D 建模,實現這些功能的並非是某個單獨的鏡頭,而往往是多個鏡頭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此種不同是在我們把產品拆解之後進行的思考,整體性的設計本身不做這樣的思考。事實上,iPhone 上也經常出現類似的「思考」——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歷代 iPhone 上都有一個核心設計主體,也就是「內外一致性」。它與一般的「形式追隨功能」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更追求形式上的整體性,於是在 iPhone 上能看到,即使 iPhone 的音量鍵、靜音鍵以及 SIM 卡槽與機身並不是一體的,但是在形式上看它們仍渾然一體。同理,「納米天線注塑工藝」也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這就是所謂的「無縫設計」。形式上的無縫能夠讓用戶對產品建立起更為整體性的認知,顯然,Mate 20 的設計師也非常認同這一點,在功能上,Mate 20 的各個鏡頭整體性地完成了諸多功能,因此在形式上,它們也需要一個整體對其進行「封裝」。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Mate 20 的相機的功能並非是單一的,與其說它是一個相機,倒不如說它更像是一種「多功能視覺系統」,因此就需要在整體封裝內部讓三個攝像頭與閃光燈各自為界——作為一個「視覺系統」,閃光燈當然也是其中的四分之一。

說來你可能不信,但華為 Mate 20 的浴霸設計確實是歷史最佳!

正如 iPhone 為了讓用戶對其建立整體性的認知而保持了「現象上的無縫」一樣,這是一種由設計帶來的「真實的幻象」。同理,Mate 20 的鏡頭排布也產生了一種「真實的幻象」——它們整體上符合設計傳達,但拆解之後的事實是有違設計要傳達的內容的——「設計」本身既在對抗內容,也在消化內容。

▌一點結語

事實上在華為正式開發佈會之前,Mate 20 的相機排布已經在網上流傳開了,有很多人望文生義地將之稱為「浴霸」或者「麻將」,這種描述方式既無益於我們對某一產品的設計本身進行深入理解,也無益於我們對其進行討論。國產廠商想要把設計做好,應該先把闡述和敘事本身做好,雖然「浴霸」和「麻將」這種粗劣化的敘事是沒有價值的,但高屋建瓴的敘事同樣也沒有價值,例如即將發佈新品的某廠商就曾用「物質越少,人性越多」這種虛無縹緲的話來描述他們的設計。無論怎樣,對設計恰當的描述方式仍然是需要國產廠商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因為它不僅能體現對設計的重視,更能體現廠商們對設計本身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