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竟然能在國內出版,意外了

這本書竟然能在國內出版,意外了

她有三個父親:

生父,為了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是給她帶來的只有羞辱。

養父,精心的照料她,讓她長大,但從來沒有親近過她的內心。

情人般的父親,歷史老師,只把她當做豔遇,最後殺死了腹中的胎兒。

她說,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父親。

這是誰的錯,似乎除了她,其他人都是錯的。

但錯,更是這個時代,因為是六幾年飢餓的年代。

飢餓,不僅僅是口腹的飢餓,還有精神的飢餓,性的飢餓,愛的飢餓,這種飢餓的感覺作者在這本書中刻畫如此之深,以至於我讀完這本書也感覺到自己的飢餓,自己的渴望,渴望把這個世界撕成碎片,渴望掙脫那些讓我們如此飢餓的年代,好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報復這個無常的世界。

今天推薦的這本書是虹影的《飢餓的女兒》。

這本書,讀個開頭,還感慨語言如此暢快淋漓,讀著清脆爽口,頗有些豆瓣文藝女青年的文風。

可讀進去,卻是越發的沉重。本以為是些清風拂楊柳的文字,卻不想置身其中之後,才知這遠不是戲臺上武打的把戲,每一筆每一劃都是血淚。

作者出生的時候,文革已經結束好幾年了,但農村裡還是很苦的,最大的問題仍然是吃飯問題,至於書上說:"中國已經基本解決溫飽問題,邁步走賂小康",我想這真是,更象一個童話故事,但是很笨拙,連小孩子都知道太假。

農村比城市的發展要慢十幾二十年。直到現在,中國仍有二千多萬人問未沒解決溫飽問題,更何況是十幾年前。

可能這樣的小說更適合學歷史的人來讀,那種厚重,那種真實,再過幾年就會變成一種荒誕。很難想像那就是生活本身,但這的確不僅僅是小說,而是一個人的半生歷程。“六六”(其實也就是虹影她自己)生活在那樣一個艱難的年頭,飽受飢餓與困苦的折磨。

這本書,也是一本關於大饑荒和文革的文本記錄,但是歷史的濃墨重彩掩映在個人經歷的痛苦和絕望後面,顯得更加的深刻和沉重。

↓↓↓↓↓點擊【瞭解更多】,獲取此書電子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