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Blockchain是否真有化學反應?

專員之前跟大家談到過螞蟻金服的BASIC戰略,所謂BASIC分別對應著Blockchain (區塊鏈)、Ari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IoT(物聯網)和Cloud computing(雲計算)五大領域,這些構成了螞蟻金服技術開放的基石。

在這篇文章之前,專員跟大家說過區塊鏈加物聯網,區塊鏈加雲計算,今天專員主要想跟大家聊一下另外一個領域的結合,

就是區塊鏈+人工智能。

AI+Blockchain是否真有化學反應?

其實AI的重要性,大家都可想而知,AlphaGo,自動駕駛,以及各種的機器人無不彰顯著人工智能的偉大以及神奇,以至於現在各大企業對於人工智能的投入也是無比巨大的,真的可謂是國家戰略級別的風口之一。

AI+Blockchain是否真有化學反應?

但是作為近年來的又一大風口區塊鏈,他雖說無法直接給To C端的用戶感受到像AI這樣的震撼的感覺,但是作為區塊鏈作為一個可信的基礎設施,也有這其他技術所無可比擬的特性,例如它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專員其實也覺得,區塊鏈作為一個底層的基礎架構,可以嘗試著與其他領域進行結合,讓區塊鏈的優點得以放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區塊鏈+”。

接下來,專員也簡單的跟大家來聊一下區塊鏈+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AI+Blockchain是否真有化學反應?

AI+Blockchain是否真有化學反應?

先跟大家聊一聊人工智能的一些背景,就在前兩天的,專員在朋友圈看到一位院士對於人工智能三次發展熱潮的介紹,專員覺得也是十分靠譜,先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第一次熱潮:從上世紀50年代到上世紀的70年代中期,符號主義盛行,出現了許多以專家系統為代表的智能系統。符號主義,簡單的來說就是,用它來處理符號,使計算機不止於簡單的計算。

第二次熱潮:從上世紀的80年代中葉到本世紀初。其表徵形式是基於統計和認知建模的思想逐步興起,併成為人工智能的主流方向。

第三次熱潮:本世紀初到現在。其基本特點是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結合,迅速地推動了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機器學習方法取得重大進展。

這個也就意味著,現在的AI是與大數據密不可分的,需要大量的數據來為其提供訓練,做到自我學習。

那麼在現在第三次熱潮中,區塊鏈究竟能做什麼呢?

AI+Blockchain是否真有化學反應?

AI+Blockchain是否真有化學反應?

專員覺得,主要就是以下幾個方面:

1. 提供開放的數據市場:區塊鏈作為一個分佈式的網絡強調的分佈式數據的一致性,同時也間接的達到了多節點多客戶端的數據共享,那麼我們也可以想象,區塊鏈能夠給AI提供更多的開放的數據源,這樣AI的預測評估,也將會更加的準確。

2. 安全的數據管理機制:區塊鏈上的交易都是可靠且不可篡改的交易,這樣也就意味著AI訓練的數據的安全性以及準確性,避免產生了很多的髒數據。對於人工智能來說,機器的自主性也需要很高的安全性,以降低發生災難性事件的可能性。

3. 對數據模型的控制:現在的區塊鏈中一般都會有虛擬機的存在,而且我們也都知道智能合約實際上也是一段實現某種算法的代碼,然後在虛擬機中進行執行,那麼既然是算法,那麼AI就一定夠植入其中,使區塊鏈智能合約更加智能。同時,將AI引擎訓練模型結果和運行模型存放在區塊鏈上,就能夠確保模型不被篡改,降低了AI應用遭受攻擊的風險。

文末

綜上,專員覺得,其實區塊鏈跟人工智能的結合,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第一就是數據源的提供,提供區塊鏈來提供大量安全可靠的訓練數據;第二就是區塊鏈不可篡改的行,使智能合約成為其運行模型的載體幫助AI進行訓練。

總的來說,其實區塊鏈就是輔助幫助AI進行數據訓練的工具,也是具有一定作用的,但是也是有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