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重慶:一座「網紅城市」的誕生

在這個已經過去大半的2018年,重慶市突然成為了一座遊客們眼中的“網紅城市”。

似乎是一夜之間,各大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上熱傳著洪崖洞、李子壩“穿樓”輕軌、長江索道等景點,而這些景點也重新塑造著一個新的重慶城市形象。

由於酷似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千與千尋》裡的場景,重新改造後的重慶洪崖洞成為“網紅”中的“網紅”。洪崖洞是以最具巴渝傳統建築特色的吊腳樓為主體,依山就勢而建,特別是夜晚燈光亮起,堪稱山城一絕。

剛剛過去的這個“十一”國慶節,遊客蜂擁而至,摩肩接踵。連這個景區的打造者們都驚訝,遊客們為何如此對這裡著迷。

其實,這更早開始於今年“五一”假期。那幾日,洪崖洞景區被慕名而來的遊客幾乎“擠爆”,周邊大橋與道路不得不為之“斷流”的圖文信息在網上熱傳。

某知名旅遊網站統計的2018“五一”小長假境內熱門景點TOP10”,更是把洪崖洞排在北京故宮之後,居熱門景點第二。

“重慶是一座充滿魔幻色彩的山城”,在中部某省法院工作的蘇紅(化名)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帶著家人在重慶旅遊後說,“洪崖洞夜景尤其美。”

蘇紅只是這個長假湧入重慶的千萬遊客中的一員。據重慶市旅發委公佈的統計數據,“初步測算,假日期間,全市共接待境內外遊客3489.69萬人次,同比增長13.8%;實現旅遊總收入141.27億元,同比增長28.4%。”

除了新景點的打造者們,這背後的一切都得力於現代社交媒體的推力,微博、微信、抖音以及快手等,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和力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這個西南重鎮成為一個“新網紅”。

當然,這背後也與當地政府的直接推動有關,今年五一假期過後,重慶市舉辦了一次規格空前的旅遊發展大會。在這次大會上,重慶市委書記提出,旅遊要成為重慶市的支柱產業。

“重慶這個城市成為網紅,就是從今年5月份開始的。”坐在位於洪崖洞景區重慶小天鵝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天鵝集團”)辦公室裡,何永智回憶洪崖洞突然爆紅的經歷說,“我真的想不到,很驚訝。”

何永智是小天鵝集團的董事長,該公司牽頭打造了新的洪崖洞景區。何永智是重慶本土人,生於1953年。她的另一個身份是重慶市火鍋協會會長,是鴛鴦火鍋、子母火鍋發明人,被業內稱為“中國火鍋皇后”。

“五一”假期那幾天,何永智在重慶,但她沒能到洪崖洞來。“因為我根本就進不來,”何永智回憶,“原來節假日洪崖洞也有很多人,但是沒有多到這個程度。”

湧到洪崖洞的人流導致“大橋截斷、馬路截斷”,何永智回憶,那幾天,政府專門派了500名警力維持交通秩序和安全。

根據重慶市旅發委公佈的統計數據,“五一”長假期間,洪崖洞共接待遊客量達14萬人次,同比增長120%。

“十一”長假更是令人意想不到,來洪崖洞的遊客激增,達到79.67萬人次。

突然“爆紅”讓何永智激動不已,因為從接手打造、開業運營到突然爆紅,洪崖洞項目已歷時十餘年,期間波折頗多。

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濱江地帶的重慶洪崖洞,又名洪崖門,歷來為軍事要塞,有著千年歷史,一直都是山城重慶特有的人文風俗之地。

經上千年櫛風沐雨,在何永智接手改造前,這裡早已破敗不堪。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蒲勇健向界面記者介紹,洪崖洞此地是一斜坡,本不適宜居住,抗戰時期,逃難到重慶的難民,就是在洪崖洞這裡的懸崖斜坡上搭簡易小屋居住。

自1997年直轄之後,重慶主城加速舊城改造。蒲勇健回憶,2001年,他當時是渝中區政府的經濟顧問,渝中區曾做了一個課題研究,對解放碑商圈進行業態規劃,其中就包括洪崖洞。後來渝中區政府批准了此規劃,決定招標重建洪崖洞。

何永智得到這個消息,決定參加競標。何永智回憶,起初競標企業有11家,都是房地產公司。她決定競標時,包括幾個公司董事在內的一些人都不看好,因為小天鵝集團之前沒有做過房地產業務,但她仍舊堅持。

競標過程中,其他11家競標企業走了9家,最後剩下小天鵝與龍湖、協信兩家重慶知名房產商競爭。

何永智說,她堅持競標洪崖洞項目,是出於“任性和喜歡”。她原本沒有想到她能擊敗龍湖與協信。她之所以最終能夠獲勝,是因為對洪崖洞的開發理念。

「特写」重庆:一座“网红城市”的诞生

在何永智的標書中,洪崖洞不僅僅被定位為房地產項目,房地產項目只佔其中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是對巴渝文化的挖掘和再現,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對商業業態的經營管理。不同於何永智,“其他兩家房地產公司都是以房地產開發視角做的標書。”

投標結果是,小天鵝集團的標書在評審中得了94分,龍湖得88分,協信得79分——洪崖洞工程被何永智競得。

順利中標後,設計規劃過程卻一波三折。

設計規劃第一稿耗資180萬元,但第一稿規劃使用太多木料,有專家告訴何永智,重慶地區多強酸雨,不宜多用木料,何永智採納了專家的建議,推翻了第一稿。

又耗資100多萬元設計出了第二稿。第二稿順利通過後,但又被要求修改,因為此時嘉陵江對岸的江北嘴已經崛起為重慶市新的金融中心,按照城市整體規劃,洪崖洞必須後退42米,為一座新的跨江大橋——也就是現在的千廝門大橋——讓路。

“讓出42米長的土地,等於是把第二套方案的頭給斬了,”何永智回憶,如果沒有這個變動,工程本已開工。

放棄設計第二稿後,何永智重組設計團隊,進行第三稿設計,又經一年時間,第三稿設計完成,並最終獲得規劃部門的肯定。

2003年,洪崖洞工程正式開工,工程歷經三年,於2006年終於全面完工建成。

而事後看來,那次出讓土地也給了洪崖洞一個“機會”:規劃部門原本不準工程項目冒出頂部也就是崖壁之上的滄白路,作為“交換”,何永智提出她的項目要修平滄白路,規劃部門同意了。

正是經過這樣一個“交換”,才有了今天的洪崖洞“奇觀”:吊腳樓為主體的建築依山就勢而建,高低錯落有致。洪崖洞景區的一樓建於臨嘉陵江邊上的嘉濱路邊,它的頂部,也就是11樓之上,是滄白路。位於景區裡的洪崖洞酒店的大堂就位於十一樓位置,“馬路就在屋頂上。”何永智說。

後來建成的全長720米的千廝門大橋於洪崖洞邊上橫垮嘉陵江與江北嘴相連接,氣勢宏偉。千廝門大橋頗具現代風格,它與風格傳統的洪崖洞交相輝映,被一同收入無數遊客的鏡頭中。何永智也說,千廝門大橋給洪崖洞“增色不少”。

“十一”長假前,廣州知名電臺主持人Peggy剛剛和家人一起到重慶遊玩一番,洪崖洞是必選項目,本來出於出行方便的考慮,他們選擇住在洪崖洞附近的酒店,結果洪崖洞洶湧的人流讓她“把腸子都悔青了”,因為“除了用腳走,沒有任何交通工具能幫上忙”。

對洪崖洞,Peggy的印象是:“夜景的確有特點,房子爬滿山坡。”在Peggy看來,洪崖洞景點“無疑是優秀的”,“但是也絕對沒有優秀到沿路每天堵得水洩不通到凌晨三點的程度。”

她說,這只不過是“互聯網時代的全民狂歡”。

在重慶一位媒體界人士的印象裡,洪崖洞在今年“五一”火起來之前,表現平平,“因為業態跟其他景點沒什麼區別,我們都感覺它怪怪的。”

進入今年4月,洪崖洞夜景開始頻繁在抖音等視頻傳播平臺和社交媒體上熱傳,並最終使它在“五一”假期突然火爆,幾乎刷爆了社交媒體平臺。一時間,重慶成為了一座“網紅城市”。

面對這種局面,遭遇過多次波折的何永智既感到意外,又覺得在情理當中。

“其實,洪崖洞的業態,跟其他景區一樣,同質化很嚴重,也不是我所要的理想的東西,”何永智說,“但是,我們這個建築有特色,79米的高差,而且又這麼窄,只有30米左右寬度,馬路在屋頂上跑。再加上有一座千廝門大橋,現代和古代交匯,即便是一個傻子,拿著相機一拍,都是一張不錯的風景照。”

其實,自洪崖洞建成之日,對它的爭議就沒有停止過。在重慶市設計院前總設計師陳榮華看來,洪崖洞在外地遊客和重慶一些市民當中很火爆,但是,“從專業人士的角度看,它卻是一個失敗的開發案例。”

陳榮華介紹,在洪崖洞被開發之前,因為城市建設,渝中半島早已變得面目全非,只有洪崖洞那裡還基本保持著山城地域特色,是呈現城市肌理的活樣本。“那裡基本沒有動,因為它很陡,靠滄白路的那一邊,是一塊非常漂亮的石崖,石崖上是一些文人題刻,”陳榮華介紹說,“在陸路交通不發達時,洪崖洞那裡是一個水碼頭,有‘三橫八縱’幾條街,每條街都有不同特點,賣不同的東西,比如有的經營紙張,有的經營鹽巴。”

洪崖洞改造之前的房屋,是老民居,很陳舊,有的已是危房,保留價值不大。但是,“所謂山城,它的城市肌理,就是街巷,就是由橫街和縱街形成。”陳榮華介紹,在洪崖洞起初的改造方案中,原本有一個設計,“就是很好地保留了‘三橫八縱’這個城市肌理,而且原來的石板路,包括那個崖壁,都能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

但是後來要建千廝門大橋,佔掉了洪崖洞一塊土地,原來的改造方案沒能繼續使用。而現在的洪崖洞,在陳榮華看來,呈現出來的,不過是“一堆所謂川東民居符號的堆積”。

重慶大學教授蒲勇健則不這麼看,他認為,洪崖洞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功,成為“網紅”,正是因為它有個性,而且,“當時如果不是由何永智拿下這個項目,也不會有這種成功。”

在蒲勇健看來,何永智雖然只讀過初中,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有建築設計、美術設計天賦。據蒲勇健回憶,當時洪崖洞用現在這種方式修建,“建築專家都不同意,專家是保守的,是用教科書上的東西,比較教條,他們要做成川東傳統民居,但是何永智不同意,一定要做成現在這種吊腳樓類的古建築。”蒲勇健認為何永智“實際上是打破了傳統的那種建築設計”,“如果修成那種川東民居,就不會有個性,因為那種東西到處都是,‘新農村’有很多。”

由於不斷調整設計等原因,洪崖洞項目的投資不斷追加,最初的預算是9000萬元,項目最終建成後,總投資達到3.85億元。

建成後的洪崖洞的運營也不平順:要招商了,它卻一直不能通過有關部門驗收。何永智回憶:“就是不給我批,一會兒是消防問題,一會兒是其他問題,今天說有9個問題,我們整改了,他們又提出幾個問題,就這樣沒完沒了。”

洪崖洞的管理、物業等工作人員這時都已到位,已經花了3個多億的何永智,還不得不承擔每個月至少100多萬的虧損,何永智絕望不已,認為自己不過是“一個做火鍋的”,在這種情況下,非死不可了。

2005年,汪洋調任重慶擔任市委書記。他了解到洪崖洞項目的經營困境後,專門召開了一次現場辦公會,19家相關職能部門與會,之後洪崖洞的各種手續才順利辦了下來。

2006年9月,洪崖洞正式開市。開市後的洪崖洞經營也不好,何永智說,“接連虧損了五年,之後才扭虧為贏。”

洪崖洞等景點在五一期間突然爆紅後,5月4日,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市長唐良智率隊,到重慶的多個景點進行調研。

他們先後到了李子壩“穿樓”輕軌、印製二廠文創園、長江索道和洪崖洞等幾處網紅點,在洪崖洞停留的時間最長。

這幾個網紅點都位處渝中區。其中,李子壩輕軌站是重慶輕軌2號線的一個站點,於2004年建成,該站位於嘉陵江畔的李子壩正街39號商住樓6-8層,因其“空中列車穿樓而過”,從而成為熱門一時的網紅車站,慕名到重慶的遊客多會把這裡作為打卡景點之一。

長江索道則是連通渝中區和南岸區的一條跨江索道,運行時間逾30年。早年它是重慶市民特有的過江交通工具,這幾年,主要被改用於旅遊觀光。

陳敏爾一行去調研的印製二廠文創園(下簡稱“二廠”),和洪崖洞一樣,背後都是由民營企業運作。“二廠”位於重慶鵝嶺的山坡上,原是一家印製工廠,工廠搬遷,老廠房被改造,成為重慶這兩年最為火爆的文藝地標之一。

“二廠”的打造者是在當地稱為“二廠廠長”的周迓昕。周生於1971年。在“發現”印製二廠這個老工廠時,他正在鵝嶺公園裡經營一家當代藝術中心,主要做藝術品領域的收藏與投資。2013年,因為收藏品的數量很大,周迓昕就想就近找一個倉庫。而這時,距其公司不遠的印製二廠,因為環境汙染,在2012年整體搬遷,遺留下的老工廠被廠方出租做倉庫。周迓昕也想在這裡租個倉庫。

當時,印製二廠留下的老廠房體量龐大,有樓房20多棟。周迓昕回憶,他們原本只是看中了其中的一兩棟老樓,但是廠方給他們的租約過短,要三年一簽,周迓昕認為不合適,因為藝術品倉庫與其他倉庫不同,需要恆溫恆溼等設備,還要配備保安,如果三年即要另換地方,會很麻煩,他們要求一次簽下的租期須在10年以上,但廠方不答應。

為此,周迓昕一直在跟廠方“磨”,“磨”了七八個月都沒有結果,後來廠方的一句“戲言”,促成他租下了整個老工廠。

周迓昕回憶:“他們負責談判的人說你好囉嗦,你要是想長租的話,只有一種方法,就是把我們的廠都租去。”

對於廠方的這句“戲言”,周迓昕當真了,在考慮了大概一星期後,與合夥人商議,認為如果拿下這個項目,應該能做成一些更大的事情。

2014年12月31日,周迓昕與廠方簽約,租下了整個老工廠,租期15年,“固定租金,每年遞增,算下來,15年租金一共是1.1億元左右。”

回憶起來,周迓昕說,即便是已經簽約租下了整個老工廠,對於它能具體做什麼,他心裡仍舊不是很清晰,只是覺得這個廠有價值。

印製二廠頗具歷史,它曾是民國中央銀行印鈔廠所在地,其中一棟老樓即是民國遺存,1949年中央銀行印鈔廠遷至臺灣,1953年,這裡成為重慶印製二廠。

被周迓昕租下的印製二廠在2015年5月20日動工改造,這時周迓昕對它的定位已經很清晰:這是一個工業遺產的保護性開發項目,要做文創園區。

從租下到開工改造之前,周迓昕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邀請當地官員、學者、專家開研討會,“小規模的會開了很多次,大的研討會不止10次。”他還利用一個機會到英國呆了半年多,在英國期間,周迓昕參觀了很多博物館,最重要的是與打造倫敦TESTBED園區的英國知名建築設計師Will Alsop建立聯繫並達成了合作關係。

「特写」重庆:一座“网红城市”的诞生

TESTBED園區位於倫敦泰晤士河東岸,周迓昕參觀後,非常喜歡。他回憶說:“這個園區在河邊,我們二廠也在河邊,景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的面積也和二廠差不多。”經人介紹,周迓昕認識了TESTBED園區的老闆Will Alsop,Will Alsop被周迓昕邀請到重慶參觀。後來,Will Alsop 成了二廠改造項目的總設計師。

更有趣的是,周迓昕還收購了Will Alsop在倫敦的TESTBED園區。周迓昕回憶:“因為我花了一個億的房租來做這個事情,這時已經有些小野心了,我跟Will Alsop達成協議,我說我在中國做工業遺產保護開發,會用你的這個品牌。”後來,周迓昕把英國倫敦的TESTBED園區改名為“TESTBED 1”,二廠則定名為“TESTBED 2”。

“從本質上講,二廠是英國園區品牌的延伸,”周迓昕說,“你看我們園區修的那些消防逃生通道,那些安全橋樑,它的尺度、材料、顏色,對於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現代歐洲人的作品,而不是中國人的作品。”

在二廠打造過程中,周迓昕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使二廠一下子就火了起來——二廠成了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拍攝地。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導演張一白是重慶人,在拍這部影片之前,他已經拍過《好奇害死貓》等多部取景於重慶的電影。

周迓昕與張一白是朋友,2015年12月,二廠的改造工程還在進行中,一次張一白到重慶,周迓昕與他一起吃飯,聊到接下來要拍的電影,張一白說之前很多拍攝於重慶的電影多是拍市井,把重慶拍得不美,而他這次要拍一個特別美的重慶。周迓昕聽了,馬上就來了興趣,他覺得張一白的這些觀念都非常適合他做二廠項目的推廣。2015年春節前,他們達成協議,《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就在二廠拍。

這時的二廠還是一個大工地。周迓昕回憶:“為了他們拍電影,我們專門闢出一塊工地停工。我們提供場地,提供場景搭建,提供水電費等等。他們從2016年3月拍到6月,在這裡拍了三個月。”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在2016年9月30日上映,馬上就火了,票房收入高達八億多元。

因為《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把重慶風光拍得“極美”,在周迓昕看來,是這個片子先於2018年的抖音傳播,促成了重慶旅遊的爆紅。周迓昕回憶,2016年10月份,電影剛剛上映三四天,“重慶的旅遊數據就開始飆升,官方文章也說重慶旅遊迎來了歷史上的高峰。”

因為電影鏡頭視角特別,“一看那些鏡頭就知道是取景於鵝嶺方向,”周迓昕回憶,二廠項目在電影上映後兩三個月才竣工,改造施工過程中,就有一些“粉絲”找到這個地方,“因為是臨時場景,有安全隱患,”他們不得不把如取景的樓頂天台等場地封閉起來,即便如此,還是有人會偷偷爬上天台。

像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一樣,二廠吸引的多是年輕人。周迓昕說,當初他們對二廠的定位很清晰,比如,“只針對年輕人來設計產品,也就是隻針對80後以下的年輕人討論問題,不針對中年人和老年人。”

重慶也成了一個吸引年輕人的城市。在“十一”長假專門到重慶旅遊的來自中部某省的女孩蘇紅就是其中之一。蘇紅說她之所以會選擇到重慶,一個原因就是看了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重慶現在是一座屬於年輕人的城市。

洪崖洞、李子壩輕軌站、長江索道、二廠文創園等網紅點都集中在渝中區。在渝中區旅發委一位官員看來,“這些景點有一個共同之處,展示的都是重慶立體山城的概念,這種立體的山城景觀,對於遊客來說都有一種‘魔幻性’的感覺,而這種魔幻性的景觀與感覺,恰恰契合了現在年輕人的旅遊消費理念。”

這位官方人士介紹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遊客出遊,喜歡選擇大景點大景區,而現在80後及其以下的年輕人旅遊消費理念則發生了很大改變,“他們喜歡去自我發現,張揚自我價值,體現自我審美。”重慶的網紅景點符合當下年輕人旅遊消費心理。所以,在這位官方人士看來,重慶之所以能夠成為“網紅城市”,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我覺得重慶之所以能成為網紅,相對於其他城市,重慶是有區別於其他城市的自我特徵,”在重慶經營一家“網紅餐廳”的陳瑋說。陳瑋會經常去武漢、合肥、南京等同線城市出差,她發現這些城市都“沒有重慶所具有的這種特殊感覺。”

重慶特殊的山城地理環境賦予了它的建築具有層次感,陳瑋說,她作為本地人生活在山城中,“也會有魔幻的感覺,它不像其他城市,一眼就看穿了。”給她“魔幻感”的,當然有洪崖洞、輕軌“穿樓”、大江大河這些山城景觀,此外,順應“網紅城市”而生,重慶還出現了很多“有趣的點”,這些“點”散佈於城內城外,也成了“網紅”。

陳瑋還分析道,重慶之前比較閉塞,這兩年自媒體、社交媒體發展,展示城市特質的傳播渠道越來越多,重慶地域特徵得到充分展示。

在陳瑋所說的那些“有趣的點”當中,坐落在重慶城外南山上的“南之山”書店較為知名。它於2016年5月開業,運營兩年時間,目前在南山上已有兩家店面,不但吸引了重慶本地年輕人上山消費,還成了一些外地年輕遊客們專程到重慶後的“打卡之地”。

“南之山”書店的創始人是生於1987年的成於思與生於1989年的車韻。成於思在重慶長大,車韻是貴州人,他們是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的研究生班同學,在重大期間成為情侶,2014年6月畢業後一起到深圳,車韻在深圳城市規劃院工作,成於思則去了萬科地產。

他們在深圳工作整整一年,之後決定辭職創業。車韻回憶,當時他們是覺得“人的發展一定要趁勢而為”,經過仔細分析,“深圳給我們年輕人的平臺或者機會已經不多”,他們把發展的目標瞄準在二線或者1.5線城市,而“重慶又是文化發展和經濟發展特別不匹配的城市,那幾年它的GDP連續多年都是全國第一。”2015年6月,他們辭職回到重慶。

回到重慶的車韻與成於思決定在文化領域創業,他們在南岸區的南山上租了一個原本做農家樂的四層小樓,由成於思設計,一樓是書店,可以看書、喝咖啡,二三四樓是以各種書籍為主題的民宿,民宿的規模不大,只有八個房間。因為設計清新,風格獨特,重慶當地文旅自媒體的宣傳也做得很到位,這家店一開張即引起年輕人的關注。車韻描述說:“開業兩三個月,就已經達到收支平衡的狀態了,之後就能賺一些餘小。”

車韻與成於思開起的第一個店只有700平方米,它火起來後,他們又在這個店不遠處租了一棟爛尾樓,開辦了建築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的新店。這個店仍舊由成於思設計,業態則有圖書、咖啡、民宿、展覽、演出、文化活動、婚禮等,內容比第一個店更豐富,空間設計也更精巧,吸引上山來的人群也更多。而且,這個新店也已不是他們二人的“夫妻店”,另有五位他們的老同學或老同事先後辭職成為合夥人。

「特写」重庆:一座“网红城市”的诞生

在車韻與成於思選擇南山作為創業點之時,山上除了農房之外,只有一些農家樂,是中老年人喜愛的消費場所。隨著“南之山”的爆紅,在這兩年時間內,南山開起的民宿已多達二三十家,消費主體也變成了年輕人。

“南之山”在南山的爆紅也與重慶在全國的爆紅幾乎同步。重慶在2018年“五一”長假期間成為“網紅城市”後,車韻明顯感覺到,到他們店裡來的年輕人更多了。

“以前南之山也是有熱度的,用網絡上的話說,是有流量的,”車韻說,“重慶變成了一個網紅城市,我們也越來越受到外地人關注。”

針對重慶旅遊突然“井噴”,也有聲音質疑說這背後是有關部門的刻意營銷推動,是刻意的炒作所致。

對此,重慶市沙坪壩區旅發委主任李波在接受界面記者採訪時予以否認:“不是政府組織炒作出來的,就是自發的。”

在李波看來,在重慶市成為網紅城市之前,“有一個鋪墊過程,各區縣特別是旅遊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渝中區和沙坪壩區在整合旅遊文化資源、發揮資源優勢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

抖音等現代傳播媒介“抖”紅了洪崖洞等網紅景點後,李波還專門下載了這款網絡軟件,研究它的使用與傳播規律。在沙坪壩區的一次旅遊工作會上,李波還專門說到,“這個抖音厲害,一定要抓住80後、90後、00後這三個群體,用好現代傳播手段。”

在重慶經營了十餘年旅行社的張先生在接受界面記者採訪時也否認重慶突然成為“網紅城市”是政府刻意營銷的結果,在他看來,這首先是重慶這座城市以其特別的地理面貌和城市風貌,比如爬坡上坎、高低起伏、棒棒、火鍋,給突然爆發的社交平臺提供了很多素材,“它的天然的視頻感獲得了第一批受眾的推崇,”之後才是政府部門進行有意識的藉助營銷。

在重慶師範大學重慶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看來,重慶之所以突然成為“網紅城市”,是“因為這個城市本來就很獨特,只是這種獨特在新媒體的作用下被激活了。”

羅茲柏說,早期,重慶的旅遊項目是渣滓洞、白公館、紅巖村“老三篇”,此外是被作為長江三峽遊的過境地,大概在2012年前後,重慶已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目的地,而這種旅遊目的地的促成,跟重慶成為直轄市有直接關係,並且產生了交互作用:重慶直轄推動了城市改造升級,現在重慶市呈現出的“魔幻”特徵,比如輕軌,很多都與交通相關。

另外,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青年講師田琦注意到,從2006年上映的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開始,這10年左右時間,已有包括《好奇害死貓》、《火鍋英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等電影在重慶拍攝,這些電影的熱映,無疑對於促進重慶對外展示它特有的地域風貌,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反過來,這也說明,如何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保護重慶本身的地域特性,不千篇一律,至關重要。”田琦說。

這個過程中,也進一步推動了政府決策者對山城旅遊市場的重視。

周迓昕回憶,從今年五月份至今,重慶市的各級政府部門開了無數的會,都是在傳達市委書記陳敏爾的講話,主要內容是全域旅遊,“所有領域都要做旅遊。”

7月23日,重慶市召開全市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周迓昕參加了這次會議,他回憶說,這次大會也提到重慶的旅遊發展,“鼓勵民營企業成為市場的主體,和國企享有同等待遇。”

重慶大學教授蒲勇健是重慶市政府的旅遊顧問,他注意到,每年春天市政府都要開一次旅遊發展大會,他都會參加,他記得往年開會,與會的最高官員是主管旅遊的副市長,今年5月16日召開的大會上,市委書記和市長都參加了,而且都發表了長篇講話。

蒲勇健介紹,就在這次大會上,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提出,旅遊要成為重慶的支柱產業。過去,重慶是製造業中心,是工業城市,重慶周邊的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的旅遊做得很好,重慶的旅遊發展其實比較滯後。不光是重慶主城區,重慶各區縣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旅遊資源,而接下來重慶市在旅遊發展方面要做的一個重要工作,是打通區縣高鐵,這樣可以把到重慶的遊客導向各區縣。

在蒲勇健的印象裡,陳敏爾非常重視發展旅遊。“他在貴州任省委書記時,就把旅遊發展得很好。”蒲勇健說。蒲勇健認為陳敏爾是把“貴州經驗”帶到了重慶。

熱潮之下,“最關鍵的,是這個’網紅’如何持續,能不能持續,這是關鍵,另外,這個‘網紅’能不能帶紅‘網紅經濟’,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沙坪壩區旅發委主任李波說。他認為這才是時下最應該被關注的。

而有些已經消失了的山城舊日特有景觀,比如纜車、過江輪渡等,是否會被恢復,也被熱議。重慶市旅發委的一位官員在接受界面記者採訪時介紹,長江索道的業主單位,還提出了重建嘉陵江索道的設想。嘉陵江索道與長江索道一樣,都曾是重慶市民使用多年的過江工具,後來因為修建千廝門大橋,這條索道被拆除。

很多重慶市民都為當年拆除嘉陵江索道感到惋惜。土生土長於重慶的黎雋現住在渝中區化龍橋,那裡就是當年嘉陵江索道的所在地,在黎雋的記憶裡,“只坐過一次長江索道,嘉陵江索道還沒有坐過,就被拆除了。”

而嘉陵江索道果真重建,也不再是因為交通需要,“這純粹是為了旅遊,因為長江索道每年接待遊客人數至少360萬人,年純利潤上千萬。”前述重慶市旅發委官員說。

“拆除嘉陵江索道是在重慶大力發展旅遊之前,那時它的業主單位年年虧損,”這位官員說,“他們當時不會想到,如果保留索道,會成為一個網紅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