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万却住的像月薪5万:租房也需要仪式感

同事小D说她从一直很羡慕自己的大学同学小A,毕业后一个人去了北京打拼,忙的时候天南海北的飞,闲下来便到处打卡,或者在自己的小屋里喝茶插花,即使小A的收入才刚刚过万,身为外地人的她每个月还要负担高昂的房租,却很难在她身上看到生活中的艰难,仿佛岁月从不曾伤害她。小D表示,同样是30岁,同样在一线城市打拼,早早在父母的支持下买了房的自己,生活质量还没有小A高。

小D说着,随手翻开微信点开小A的朋友圈,小A最新的一条状态是一组在卧室的照片,照片中小A捧着一本书坐在阳台的吊床上,神情陶醉而悠然,午后的阳光撒在她的身旁,让人不由得想起 "岁月静好"四个字。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出现在被不少人吐槽压力大的北京,似乎也很难想象这样的平和的生活,会出现在一个单身、在北京租房住的姑娘脸上。但事实上,我们的朋友中,却总有像小A这样的人,不论收入多少,工作压力多大,买房还是租房,她们总能有办法,让自己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今天,同城君想和大家分享,像小A这样月薪刚刚过万、租房住的外地人,是如何在房租高昂的一线城市,把日子过成诗的。

月薪1万却住的像月薪5万:租房也需要仪式感

租房也需要仪式感

无论是北上广,还是崛起的新一线城市,自己租房住的年轻人都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近2.5亿,其中以租住作为居住模式的人口占到近七成,而自己租房住几乎成为了当代大多数大学生步入社会的第一课。只是,同样是租房住,有人将租房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有人却一直抱怨租房环境糟糕、生活压力太大,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同城君发现,在房租恒定的情况下,生活的仪式感是很多人尤其是租房者需要着重领会的。

拿小A来说,同城君与她深入访谈后发现,小A平时的生活非常注重仪式感,拿租房来说,虽然自己薪水不高、租房预算也有限,但是小A从不将就,无论是二环内的老破小还是五环外的小公寓,小A都会在搬进去后花心思布置和收拾,将房子布置的简单而温馨,平时也会在闲暇时上附近的二手市场淘一些小物件,用来装饰自己的小窝。

相比之下,租客小B则是另外一种生活,总觉得房子是租来的,反正最后也是要搬走的,平时能凑合就凑合,家具布置什么的想都不会去想,这样的日子过久了,小B一方面不满意现在的生活,另一方面又觉得房价高昂、自己买房的日子遥遥无期,这样的日子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导致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生活一团糟。

月薪1万却住的像月薪5万:租房也需要仪式感

用心经营,租房生活才会生机盎然

在房价高企的今天,在一线城市买房变得越来越难,但是随着租房市场的发展成熟,对于外地的打拼者而言,在他乡觅得一处暖居,结束漂泊也非难事。更何况生活没你想象的那么糟,虽然房子是租来的,但只要用心经营,也能在租来的房子里,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如何用心经营自己租来的小窝,这里也有"大学问"。

(1)微改造,大变样。对于普遍签约一年的租客来说,对出租屋大改造,一方面费时费力不划算,另一方面还涉及与房东的交涉,性价比不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什么都不能做,在搬进去之前粉刷一下墙面、偶尔添加一些窗帘地毯花瓶之类的小物件、或者对房子来个大扫除等,都能明显的提升你的生活品质。

(2) 合理利用空间。租房面积是死的,但人的感受是"活"的,只要搭配的好,就能在视觉上让自己的出租屋大上许多,例如给自己增加简易置物架、选用可折叠、移动的家具、合理利用墙面支架、多使用一些收纳盒等,这些物件在电商网站或者二手平台都能淘到,价格不贵还实用。

(3) 尝试着为自己做饭。每天靠外卖生活的日子,过久了难免心生厌倦,在闲暇时把自己的小屋打扫干净,给自己做一顿简单的饭,不仅能够慰藉着独自漂泊的孤独心灵,也能帮助自己减缓压力、更加懂得什么叫做生活。

(4) 积极修缮房屋。对于许多租客而言,如果屋内的灯泡或者地板坏掉了,也也懒得找人修理,觉得反正自己凑活一段时间就要搬走了,这种敷衍的状态,很容易驯养出一个随便的生活态度,让自己习惯在每一件事情上放弃标准,最终成为一个没有质感的人。

月薪1万却住的像月薪5万:租房也需要仪式感

有人说,"当生活在别处时,怎样都是好的。"事实上,我们时常羡慕在别处的生活,却总是懒得去经营当下的人生。生活是由当下的每一个瞬间拼接而成的,你用心经营,生活便报以微笑。即便是租房,也要记得找一个能够让自己感受到温暖的小窝,用心去爱护它、珍惜它,不要因为屋子是租来的,就将自己的生活质量降低。想要找到一个适合生活的房子,不妨去58同城"安选房源"看一看,如果预算有限,又想住得好一些,可以通过58同城"合租"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室友一起经营租房生活。

你的租房生活是否有仪式感呢?你是小A还是小B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