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青年出租房間,不爲賺錢只爲……

前不久,浙江杭州一位90後"空巢青年"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出租自己的廚房,坦言因為一個人吃飯太寂寞,想找個人陪自己吃頓飯。可以看出,這位空巢青年"出租廚房"並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滿足精神訴求與情感需要。這樣的"租房訴求"聽上去很新鮮,但這位空巢青年的需求並不是個例。

網友小M就有著與這位空巢青年類似的境遇:每天晚上回到月租三四千的一居室,唯一熟悉的室友是餵養的寵物,廚房有全套餐具但吃飯主要靠外賣,長時間在手機和電腦之間無縫切換……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流動人口總量為2.44億,其中不少為在獨自外打拼的青年人口,他們在城市裡過著"吃飯基本靠外賣、社交基本靠手機"的獨居生活。

這位青年出租房間,不為賺錢只為……

空巢青年的痛: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

網絡上對"空巢青年"有著精準的定義,泛指那些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在外租房的年輕人,他們背井離鄉,獨自在外打拼,與親朋好友聯繫減弱,在精神上成為一個個孤島。

"每天工作到晚上8-9點回到家,自己已經累到不行,根本沒有傾訴的慾望,偶爾想打個電話,這個點在家鄉的父母已經準備睡覺了,朋友們也都有自己的生活,不好打擾,還不如掏出手機玩個遊戲或者追個劇。"在外漂泊近10年的小M表示,儘管她已經習慣了就著綜藝節目下飯的日子,但是偶爾遇到生病或者生活不順心的時候,一個人回到空蕩蕩的家,會覺得自己特別可憐。

小M的狀態是典型的"空巢青年",他們在經濟上並不一定缺錢,平時也表現得非常獨立,但是內心始終有一個角落被孤獨掩蓋,渴望正常的社交生活。然而,對於那些在外地打拼的年輕人來說,社交的時間成本太高,為此,他們既要承受"長安米貴,居大不易"的生存壓力,也要承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的孤獨與寂寞。他們的痛,也許只有親身體會過才能更加深刻地體會。

這位青年出租房間,不為賺錢只為……

空巢青年的藥:積極走出去,實現自我救贖

當然,空巢青年更像是一種生活狀態,而非固化的某個群體。只要有心,對於精力充沛、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而言,換一種生活方式也並不是什麼難事,文章開頭那位杭州的青年,就通過出租廚房的方式找到了解決之道。除此之外,也還有許多其他的方式,例如:

1.主動尋找生活樂趣。比如培養一個愛好,健身、閱讀、樂器,看到一個更加有意思的自己。

2.多參加社會活動,主動交際。圈子大了,交道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幾率就會增加,生活豐富了,內心充實了,孤獨感自然就會遠離。

3.找朋友傾訴,排除不良情緒。其實找朋友傾訴並不是軟弱,真正的好朋友想知道你過的怎麼樣,會安慰你,給你幫助,彼此更加了解能進一步促進友情。

4. 回到家鄉。近幾年"逃離北上廣"幾乎成為了一種潮流,對於奮鬥的青年而言,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優勢,如果覺得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不好,不如問問自己,內心真正想要和在意的東西是什麼,如果覺得當下壓力太大,空巢的狀態太久,或者你本身是一個喜歡安穩生活的人,不如考慮換一個更加適合自己的城市。

5.當然,結束空巢青年的狀態最後還有一個終極大招,那就是找個彼此契合的同租室友,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陌生的城市為自己選一個可以相互扶持、共同生活的室友,能夠幫助自己換一種生存狀態、徹底走出這段"空巢"的日子。

如果你也是一位"空巢青年",你對這樣的狀態並不滿意,也暫時不想離開目前生活的城市,不如通過58同城的"拼租"功能找志同道合的室友,在58同城APP以及"58租房精選"小程序上均可看到"拼租"入口,發佈帖子,設定對室友的要求,即可坐等符合條件的室友"上門",這樣既能緩解孤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壓力,何樂不為呢?

這位青年出租房間,不為賺錢只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