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個「盛世」,不是儒家主導,也不是法家……

自秦帝國驟然而亡,五年的楚漢爭霸,最終劉邦統一天下。劉邦、項羽間的戰爭時間雖短,殺戮卻非常慘重。劉邦白登失敗後,就在於中國沒有足夠的兵源與財源,與匈奴硬碰硬。

中國第一個“盛世”,不是儒家主導,也不是法家……

道家學派認為要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只有對人民不加干涉。好像樹苗,不必每天往上拔它,那不但不會幫助它成長,反而會致它死命。只要不管它,它會自然茁壯。這個學說被宰相曹參服膺,並付諸實施。

中國第一個“盛世”,不是儒家主導,也不是法家……

劉盈繼位後,宰相蕭何逝世,曹參接替他的官位。曹參問劉盈:“你的才能,比你父親如何?”劉盈說:“不如。”曹參再問:“我的才能,比蕭何如何?”劉盈說:“似乎也不如。”曹參說:“這就對了,他們兩位定下的法令規章,我們這些不如他們的人,豈可自求表現,隨意變更。”劉盈只好支持他的作法。

中國第一個“盛世”,不是儒家主導,也不是法家……

劉盈逝世後,他的兒子劉恭繼位,因為跟祖母呂雉衝突,被祖母毒死,由劉盈的另外一個兒子劉弘繼位。公元前一八○年,呂雉逝世,發生政變,大將周勃把呂雉的家族和黨羽,全部斬殺。廢掉劉弘,在劉邦的眾多兒子中,選擇了二十三歲的親王劉恆繼位。劉恆雖然很年輕,但為人誠懇謙遜,沒有花花大少脾氣。他的妻子竇皇后信奉道家學說,她命她的兒子劉啟和其他王子,都要讀《老子》、《莊子》請書。

中國第一個“盛世”,不是儒家主導,也不是法家……

劉恆受妻子的影響,也成為熱心的道家學派的擁護者,他的兒子劉啟即位後,在老母竇太后主持國政下,繼續追求維持現狀的安定。這就是有名的“黃老政治”,從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歷時四十年之久。

中國第一個“盛世”,不是儒家主導,也不是法家……

黃老政治推行的結果,人口大量增加,社會財富也隨著大量增加。各郡縣倉庫,都告盈滿。中央直轄倉庫,存糧太多,以致發生腐爛。這就是四十年黃老政治的成績為“文景之治”。“富國強兵”的目標已經達成一半,下一半就是強兵,不過這個任務留給了下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