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世界上的水面舰艇所装备的电子战系统是各海军装备中极为重要的武器系统。舰载电子战系统由于其感知能力强,反应迅速,对抗手段多样,以及作用距离远等优势,使得其在战时的反导作用和地位几乎超越了舰载区域防空导弹系统以及近程防御系统。同样的,舰载现代化的电子战系统中ELINT能力,也是其即使在在和平时期也能一显身手,成为静默对抗和情报搜集的利器。我国舰载电子战系统起步较晚,但是在我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之下,同时对西方先进电子战系统的借鉴,使得我军舰载电子战系统在最近30年的时间里,逐步完成了从追赶到超越的过程。本文将结合公开资料,尝试对我军舰载电子战系统的发展作出型号演进上的简单汇总,但不对电子战系统的性能以及工作方式做更多的分析。

初代电子战系统的研制

825系列电子战系统:是由923-1雷达侦察机,981-2雷达欺骗干扰机,981-3雷达杂波干扰机,以及945-1无源干扰发射器组成,主要装备053早期型号护卫舰以及部分051G驱逐舰。80年代初期,为满足装备053新护卫舰的电子战的需求,我国开始论证研制825系列舰载电子对抗系统。在此之前,我国没有完整的舰载电子对抗系统,825系列电子战系统中各分系统的研制配套成功,开创了我国舰载电子战系统化的先河。825系列在研制过程中,不仅满足了053护卫舰的需求,还进一步满足051G驱逐舰的使用要求,同时通过简化组合满足了037II导弹艇的需求。在装备我国海军舰艇的同时,还成功的作为053HT护卫舰的配套设备出口到泰国海军。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同时825系列电子战系统的简化版本也在037II导弹护卫艇上装备使用,该简化版本为适应小型舰艇的需求,抛弃了复杂沉重的有源干扰设备,只保留了923-1雷达侦察机,同时配套使用945G无源干扰发射器。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这种由雷达侦察支援系统配合无源干扰发射器的组合在世界海军舰艇中也比较常见,比如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隼级导弹艇,它就是由桅杆顶端的NOLR-9B雷达侦察/支援系统,配合舰桥两侧的RBOC无源干扰发射器来实现低烈度对抗条件下的电子对抗能力。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825系列电子战系统的简化版本满足了小型舰艇作战环境的需求,这种ESM搭配DLS的组合开创了中国海军小型舰艇以及辅助舰船等非主力舰艇的电子战系统先河,为以后056系列轻护卫舰和071综合登陆舰的电子战系统奠定了基础,摸索出一条道路。

中小型舰用电子战系统型号发展

827系列电子战系统:由984-2雷达侦察干扰系统,以及945-1无源干扰发射器组成,主要装备055H2/H3等护卫舰。827系列电子战系统是为中型水面舰艇研制配套的。80年代中期开始论证为中小型舰船使用的827舰载电子对抗系统。上世纪80年代,中国和西方世界的紧张关系得到缓和,北约为了对抗苏联而进一步拉拢中国,相应的放宽了众多高科技技术装备对中国出口的限制。

在这段蜜月期,中国海军从西方获得了可观的技术援助,接触到大量先进的电子战系统设备。这其中就包括了来自于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的电子战系统。在这段时间,意大利向中国提供了专门为中国定制的牛顿电子战系统的演进版本(Newton Beta)。827舰载电子对抗系统在研制过程中并部分参考意大利“牛顿-C”( Newton Beta)舰载电子对抗系统。

作为第二代电子战系统(第一代中小型舰用电子战系统),827系列电子战系统不仅成功装备了053H2/H3护卫舰,还在051驱逐舰的现代化改装中大量装备。可见“牛顿-C”舰载电子对抗系统的引进以及827系列电子战系统的研制成功,为80年代中国海军在电子对抗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所做出的贡献。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727系列电子战系统:由751雷达侦察干扰系统,以及726-4A多功能无源干扰发射器组成,主要装备054/054A护卫舰。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海军054A护卫舰装备的727系列电子战系统渐渐露出水面,751电子支援系统和有源干扰机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与之配套使用的726-4A多功能无源干扰发射器属于726-4多功能无源干扰发射器系列的改进版本,主要改进是在同一个发射器的发射管数从18管增加到24管。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几艘新下水的054A护卫舰上,原来751系列电子战系统被一种新型电子战系统所取代,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在ESM系统分上增加了一组阵列天线,通常这种做法是为了增加某些频段信号的截获,同时原来的ECM系统也被一种相控阵体制的有源干扰机所取代。这种变化也体现在最新的053H3,564/566号护卫舰的现代化改装中。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中大型舰用电子战系统型号发展

826系列电子战系统:由928雷达侦察机,984-1组合式雷达干扰机,984-4雷达杂波干扰机,以及946无源干扰发射器组成,主要装备052驱逐舰。,我国相关科研单位于80年代初开始研制826舰载电子对抗系统,826舰载电子对抗系统是为大型水面舰艇研制配套的。同样的,在研制过程中该系统部分参考英国“弯刀” (Cutlass Family ESM System)系列电子战侦察系统和以及“大弯刀” (Scimitar Jammer)电子干扰机。其中“弯刀” 系列电子战侦察系统是整合了DESM的解决方案,属于当时先进的瞬间测频(IMF)设备。928雷达侦察机在借鉴过程中对该系统又进行了大量的改进性研制,使928雷达侦察机在工作性能,处理速度和系统稳定性上又提高了一个台阶。同样的,984-1组合式雷达干扰机也在性能上超过了“大弯刀”电子干扰机。由于826系列电子战系统的研制周期较长,同时现役舰艇可改装的余地较小,所以只在052驱逐舰上安装。很快在后续舰艇上被更为先进的726系列电子战系统所替代。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726系列电子战系统:由726-1,726-2雷达侦察引导设备,726-3组合式雷达干扰机,以及726-4多功能无源干扰发射器组成,主要装备052C/D驱逐舰,其改进型号则装备我我军001/001A航空母舰。726该电子战系统的特点是具备非常完善的雷达告警测频测向功能,具备对各频段雷达信号的多种模式有源干扰能力,同时配合无源干扰发射器发射红外/锡箔干扰弹,可以实现对多批次多层次的多种模式的组合干扰。726-4多功能干扰发射器已经摆脱了传统单一发射干扰弹的功能,它除了可以发射电子对抗用途的无源锡箔以及红外干扰弹以外,还可在SJK-562水声对抗指挥系统的指挥下发射578火箭助飞式声诱饵及579火箭助飞式声干扰器。对来攻击的鱼雷进行声学诱骗以及干扰和阻隔,使鱼雷无法实施攻击而失效,成为一种多功能多用途干扰发射器。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辅助船用电子战系统型号发展

728系列电子战系统:由728雷达侦查与支援系统,和不同型号的无源干扰发射器组成。该电子战系统的特点是具备完善的雷达告警测频测向功能,但不具备有源干扰能力,主要应用在早期型号的071登陆舰(如999号井冈山),它搭配的是726-4多功能干扰发射器。

726系列电子战系统:由于726系列综合电子战系统的完善,对于登陆舰,轻型护卫舰的电子战系统也逐步开始使用726系列。其中雷达侦查与支援系统为726-5(外贸为SRW-210A),其中071登陆舰上配套使用726-4多功能干扰发射器,056/056A轻型护卫舰则使用728-3A无源干扰发射器。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这里要提一下947舰拖雷达诱饵,该型舰拖雷达诱饵完全不同于之前提到的电子战设备,它是一种将有源干扰设备通过拖曳方式,实现舰艇的舷外有源干扰,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最终实现装备。目前,美军部分阿里伯克级驱逐舰已经安装了类似的装备-SLQ-59舷外有源干扰设备。

通过前面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我军舰载电子战系统在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之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转变。目前已经形成了舰载电子战设备的系列化,模块化。电子战系统间的模块可以相互组合。结合目前我军装备的815/815A电子侦察船的大量使用,又进一步使得我们电子战系统中的雷达信号数据库更加完善。在相应的显示控制系统的配合下,为我们的舰艇构建成一张无形而有力的保护网。

中国海军集侦察干扰的那张无形电子战巨网,令敌方军舰无所循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