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架构实践与精准测试——精准测试的效率

传统的黑盒测试技术属于经验型模糊测试,质量与进度不可视,系统人员的管理成本极高,没有实用的工业标准,软件可靠性风险高,并且在传统测试的黑盒测试的前70%的阶段,查找Bug非常迅速,但之后缺陷的发现效率低,集成和单元阶段的附加成本很高,无法云化,仅关注覆盖率。


精准测试技术是结合传统的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的模式,它可以在黑盒测试过程中,通过专用程序自动采集白盒级别的运行逻辑数据,根据可视化出来的不足点和漏洞点,引导开发和测试有针对性且高效的补充用例。精准测试的效率分析如图6-3所示。

软件测试架构实践与精准测试——精准测试的效率

图6-4描述的是精准测试系统在长期的软件维护中对于维护的效率提升。精准测试下的维护完全由计算机的分析系统所主导,大型软件之所以难以维护,是因为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对于软件的维护更多的基于人对于软件系统的了解。而随着维护的进行,人的记忆以及人员的变动都会大幅度影响维护的效率。很多大型软件因为无法维护而最终不得不重新开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老的系统维护成本会持续的增加。而精准测试通过测试过程所记录的数据,在持续的迭代过程中记录海量的分析数据。随着迭代的进行,数据记录的量更多且更精确,它反而可以得出更加精准的分析结果。

软件测试架构实践与精准测试——精准测试的效率

●作者李龙,山东织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织雀教育首席讲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北京人文大学云测学院院长、高工,国内软件测试“川模型”的提出者,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评审委员会专家,致力于软件测试人才培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