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樓市的5大問題,現在都有了答案!

今年的樓市可謂是風雲詭譎。

先是樓市調控政策全年無休,然後是全國泡沫最大的廈門房價出現下跌,最近是房企把部分樓盤降價出售,然後開始出現業主打砸售樓處……

樓市狀況的急轉直下,實在讓人猝不及防。

就在幾個月前,我們看到的新聞還是購房者頭頂烈日排隊買樓,甚至出現老人排隊時間過長暈厥在現場。

現在則變成業主舉橫幅示威。

樓市未來會怎樣,很多人心裡都在打鼓。不過事已至此,關於樓市的5個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現在開始都有了答案。

關於樓市的5大問題,現在都有了答案!

房價整體高位橫盤,局部下跌

房價未來的趨勢,肯定是大家最關注的問題。

買了房的希望房價漲,沒買房的希望房價跌。但我認為未來房價要全面大漲大跌都是不可能的。

先來說說為什麼不可能大漲。

經過三輪房地產牛市,我們現在的房價已經處於高位。

如果不掏空祖孫3代6個錢包,很多人連首付都交不起。

這些高價買到的房子,靠出租是回不了本的,換句話說,我們租房可能比買房更划算。可以說,我們的樓市泡沫絕不算小。

如果任由房價上漲,把泡沫越吹越大,等到泡沫破了,後果不堪設想,日本、香港、泰國都是前車之鑑,為了防止泡沫破裂,政府必定要遏制房價的上漲。

為此,政府限購、限售、限制資金流入房地產……如果政府不打算重啟樓市,房價要全面上漲,著實有點艱難。

我們來回顧一下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那句,“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這句話足以表明中央對於房價的態度。

但如果說要房價暴跌,也是不存在的。

房價暴跌之後,會造成很惡劣的影響,當下跌的房價超過已經交的房款時,很多人會直接放棄房子。

如果跌到剩餘房貸超過房子總價值時,業主就得補足抵押物的價值,如果沒有錢補,銀行就有權拍賣房子。

如果把房子賣了還是不夠,業主不僅沒了房子,還欠了銀行一身債。

如果這些情況真的發生,必然影響社會安定,而對於政府來說,沒有什麼比“穩定”更重要了,所以政府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因此,我認為我們的房價要全面大漲大跌是不可能的。

房價的結果就是:一、二線城市會高位橫盤,三、四線城市和一線城市的郊區和周邊,如果泡沫太大,可能會下跌,但如果地方財政壓力太大,不排除這些邊郊地區又會重新放開樓市,依然會上漲。

關於樓市的5大問題,現在都有了答案!

絕大多數人未來還是買不起房子

關於房價走勢的問題,我上面已經分析了,也給了我的答案。

如果未來房價的走勢是一、二線高位橫盤,三、四線和一線的郊區、周邊可能下跌,那在這個走勢之下,我們能買得起房嗎?

首先,現在買房已經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一來房價已經到了高位,哪怕是三、四線未來可能下跌,但要跌到這次牛市之前的水平,也是不太可能的,整體來說,房價偏高。

更何況,如果地方財政壓力接下來依然加大的話,還可能上漲。因為為了經濟,這些財政壓力大的地方,會重新放開樓市之前的調控,房價肯定應聲上漲。

二來,我們的經濟形勢其實在惡化,現在很多行業都出現了降薪、裁員潮,很多人未來的風險都在增大。

所以,現在都買不起房子的話,未來買房的難度只會更大。

尤其是剛剛步入社會的90後,沒有資金積累,就業前景又在變差,如果沒有父母幫襯,絕大多數人是買不起房的。

當然,也有人說,假如房價暴跌了呢?難道也買不起嗎?是的,那會更買不起。

我們的經濟早就被房地產綁架了,如果房價真的崩盤,我們的經濟也好不到哪裡去,到時是大面積的失業,你沒收入了,你敢買房子嗎?

那個時候,你只會把錢花在維持生存方面的支出,而不是去買房子。

關於樓市的5大問題,現在都有了答案!

未來會出現斷供潮

自從《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公佈之後,就有很多人在說,馬上要有斷供潮了。

因為2017年的公積金貸款逾期金額上升了34.6%,但2017年發放的個人公積金貸款筆數相比2016年降低了22.21%,發放金額降低了24.93%。

發出去的錢在減少,但逾期卻越來越多,看來貸款的人,資金著實緊張。

但這還是2017年的情況,2017年還沒有“毛衣戰”、沒有P2P雷潮,A股看著還不至於揪心,降薪裁員潮也沒有現在這麼普遍。

可以說,很多人在2017年的時候,經濟狀況是比現在更好的,但2017年公積金的逾期金融相比2016年都上升了34.6%,今年的數據只會更慘不忍睹。

其實公積金貸款已經是最便宜的貸款了,如果是商業貸款的利率比公積金貸款會更高。何況今年商貸利率又上浮,購房者貸款的成本又上升了。

貸款成本上升的同時,今年的房價相比去年,又普遍高了不少,可以說,今年上車的人,還貸壓力又比往年上車的人更大。

那現在經濟狀況普遍惡化,壓力又增大,今年斷供的人大概率會超過往年。如果我們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善,斷供潮明年會發生。

爛尾樓會開始增加

房企為了儘快回籠資金,會進行預售,房子還沒有建好的時候,就提前銷售。拿到預售款之後,再去建房子。

交了預售款的購房者最怕的就是,房子還沒建好,房企就不行了,留下一堆爛尾樓。

如果你掏空6個錢包,買到爛尾樓,這錢就花得太冤枉了。

那麼未來爛尾樓會變多嗎?我覺得會。

現在房企已經進入了還債高峰期,2015年和2016年借的債,主要是在今年三季度到2021年三季度到期。

但現在房企的問題不止是大量債務到期,他們以往用的借新債還舊債如今也行不通了。現在監管層嚴格限制銀行向房地產輸血,房企貸款比以前難多了。

加上海外發債和房地產信託,今年也受到限制,房企融資艱難。

與此同時,房子也不好賣了,以往樓市都是“金九銀十”,但今年的9、10月份,房子的銷售並不火爆。

可以說,房企的普遍現狀是欠了一屁股債,但借不到錢來救急,也賺不到足夠的錢來救命,未來很可能會有一批中小房企倒下。

房企倒下,那麼它還在施工的樓盤,很有可能就爛尾了。

所以,未來爛尾樓很可能會增加,為了不買到爛尾樓,大家買預售房就儘量選資金實力雄厚的房企吧。

徵收房產稅和空置稅板上釘釘

在9月7日公佈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裡,包括房地產稅法在內的11部稅法同時亮相第一類項目,擬在本屆人大常委會任期內提請審議。

房產稅是包含在房地產稅裡面的,是直接對房子進行徵稅,這就意味著,房產稅的落地已經非常接近了。

現在不動產登記平臺已經實現全國聯網,政府也通過限購和限購來給樓市降溫,讓樓市處於低頻交易狀況,以達到最大程度穩定房價的目的。

穩定了房價,就等於穩定了房產稅的稅基--房屋評估價格。

可以說,現在房產稅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除非政府主動推遲,不然有房子尤其是有多套房子的人是逃不掉的。

但政府是不太可能主動推遲的,畢竟房地產稅既可以改善地方財政結構,又可以調控樓市,政府何樂而不為。

對於房產稅,畢竟已經說了很多年了,大家也都有個心理預期,但最近又冒出來一個空置稅,這讓有多套房的人心裡咯噔一下。

今年6月,香港政府針對閒置期滿6個月未進行居住使用也未出租的一手房徵收空置稅。

在香港徵收空置稅之後,內地也開始要不要徵收空置稅的思考。

前段時間,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表示,我國房屋空置率比較高,其中北京空置率在百分之十幾到二十,超過國際上5%的平均水平,建議徵收空置稅。

實際上,這已經是在開始放風了。

儘管目前徵收空置稅還沒有在正式的會議上討論通過,但仇保興也不會是隨口說說,徵收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關於樓市的5個終極問題,現在都有了答案。如果你是投機行為,建議你停止投機,如果你是所謂的剛性,那要考慮你的負債成本和未來的現金流是否足夠穩健。

時代變了,一切,都要開始變,我們也要改變自己的財富配置觀念。大家轉發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知道,避免誤入樓市大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