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一個批判性思維的完整結構如下:

1、什麼是論題?什麼是結論?

2、理由是什麼?

3、哪些詞語有歧義?

4、什麼是價值觀衝突?什麼是價值觀假設?

5、什麼是描述性假設?

6、推理中存在謬誤嗎?

7、這些證據的可信度有多大?

8、你發現干擾性原因了嗎?

9、統計數據是否具有欺騙性?

10、哪些重要信息被遺漏了?

11、什麼結論可能是合理的?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如此完整的批判性提問結構對於那些希望在學術上進行研究的人自然是非常有價值而且必須嚴格的履行每個步驟的。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沒有那麼嚴謹。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那麼我們還需要不斷去磨練這些批判性思維的提問能力嗎?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但是我們不需要也不可能那麼完整的對一篇文章、一場演講、一場談話作這種結構性色分析,否則的話人活著便不斷的處於求證和驗證之中。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我們不需要,但是我們需要時刻有這樣的警覺,而且當我們經過一段時間對這種批判性思維的訓練之後,將這種批判性思維融入我們的思維框架之後,即便我們忘了這個完整的結構,我們也可以由於此前的不斷練習所取得的效果長久收益。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我們有時會帶著點怒氣和煩躁的問別人:

“你到底在說什麼?”

或者是:

“你到底想說什麼?”

出現這種原因是因為說話的人沒有很好的圍繞要說的主題來開展,也就是沒有明晰“什麼是論題”。

論題是關於一個主題的界定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另外一個更加致命的問題是,即便談話的內容一直圍繞著主題展開,我們也會煩惱“你的觀點是什麼?”

到底每一個發言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什麼都沒有清晰的表達出來。

我們必須確定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基本觀點是什麼才有助於討論的深入。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確定論題和論點對於每一次交流都是至關重要的。

提出了論題和論點,自然需要為我們的論點找一些支持的理由。

基本上“論題——論點——論據”的分析就構成了日常思維的三段論。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但是作為批判性思維來說,我們需要走得更遠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價值觀假設”和“描述性假設”。

“我們所作的沒個決定都有自己的個人印記——經歷、價值觀、訓練和文化的習慣。”這句話很明確的點出,很多時候我們所說的,所做的其實並沒有我們給自己找的理由那麼簡單。

那些根深蒂固的、在我們的成長過程沉澱下來的價值觀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任何人都一樣。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價值觀本身並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也沒有優劣次第之分。

當然價值觀假設不是那麼容易被我們挖掘出來的,所以很多人寫書評常常喜歡寫一個主題“這個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

大家都希望找到書的作者所持有的價值觀,因為發現作者的價值觀可能是除了從閱讀書中獲取知識和樂趣之外大家最感興趣的東西。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發現描述性假設與發現價值觀假設對於對問題的論證在本質上並沒有區別。

只是描述性假設我們可能會更容易找到。

批判性思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證據的驗證。最好的驗證觀點的辦法是行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辦法。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但並非所有的觀點都能夠用行動進行驗證,也不是所有的觀點都有必要用行動來驗證。

一般的論證所用到的證據包括:“事實”、研究成果、現實生活的事例、統計數據、專家或權威的支持、個人證明或推薦、比喻及類推。

批判性思維是如何進行的?

批判性思維作為一種思維方法有助於我們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東西如何更好、更深刻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