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抄襲、弱勢,資本亂象中的國內編劇行業生存實錄

翻拍、抄袭、弱势,资本乱象中的国内编剧行业生存实录

文丨雪碧

來源丨Vlinkage

《王子變青蛙》要翻拍的消息傳出後,網友們大呼又一部毀經典的翻拍劇又要新鮮出爐了。

近年來,各種翻拍劇佔據了國內電視劇市場的大半江山,從翻拍日劇、韓劇到翻拍國內經典老劇,可謂是隻要能翻拍,就絕不花錢寫原創。 在中國,翻拍劇成為鬧劇的近義詞,尤其是對經典老劇的荼毒,讓眾多影迷痛心不已。

市場現狀

翻看2018年的影視劇片單,會發現今年是一個毫無水花的翻拍劇大年,有誰知道《新笑傲江湖》,並且該劇已經播放完畢了嗎?還有《倚天屠龍記》《鹿鼎記》《絕代雙驕》《龍門客棧》《泡沫之夏》《網球王子》《流星花園》或許已經播完了,或許還在拍嗎?觀眾們不僅不關心,現在已經連罵都懶得罵了。

翻拍、抄襲、弱勢,資本亂象中的國內編劇行業生存實錄

2.4分的《新笑傲江湖》以比“黑紅”的《極光之戀》還低的分數,為觀眾們展示了豆瓣評分到底能有多低,這種糊的消無聲息的劇,就是近年來改編劇的常態。

不僅翻拍劇,近年來電視劇和電影市場很大比例的都是網文改編的,這其中的確有一部分優秀的作品,但是大多都難逃抄襲和低水準的魔咒,《如懿傳》《錦繡未央》《宮鎖心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花千骨》等熱門IP改編劇因涉嫌抄襲,被書迷在網絡上貼出大量抄襲對比圖,這種不尊重知識產權的惡行,也成為近年來的社會關注焦點,《錦繡未央》小說原著及作者秦簡因被曝抄襲200多部小說,被央視點名批評,眾多編劇、作者紛紛發聲反對抄襲。《用不消逝的電波》編劇餘飛甚至發起眾籌,來資助網絡作家們起訴《錦繡未央》作者。

2014年下半年至今,搶購網絡小說的熱潮就一直沒有停息,自從2010開始有了苗頭之後,逐年升溫,截至2014年底,就有114部網文被購買用來進行影視化改編,到了2015年,IP劇已經成為影視行業從業者的口頭詞,近年來的熒屏已經快被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承包了。

但是大多數的改編電視劇不僅經常涉嫌抄襲,而且質量堪憂,以最近播出的《創業時代》為例,本來講得是從電腦到手機的過渡時代,但是劇中人人都人手一部智能手機,楊穎手拿沒出幾年的美圖手機走來走去的場景,充滿了穿越感,兩個男主角在劇中是創業的主力軍,但是說出來的話,充滿了邏輯硬傷和對互聯網領域的不瞭解,像極了以創業之名圈錢的騙子。

翻拍、抄襲、弱勢,資本亂象中的國內編劇行業生存實錄

一時間各類改編劇充斥國內大小熒屏,觀眾們都好奇,有原創能力的編劇們去哪兒了?

編劇市場

國內編劇脫離原著、套路化和抄襲都是近年來屢屢被媒體提起的弊病,能創造出原創的、有深度的、有內涵的品質劇本的編劇似乎出現了斷層。在一部電視劇中,如果說導演是決定最終呈現視覺效果的人,那編劇就是決定戲劇的邏輯和內容的人。

但是編劇們很顯然沒有做好。首先就是在大量的改編劇中,劇情和原著不符,大量不合時宜的改動和無腦空洞的變化,之前的《鎮魂》雖然大火,但是這是由於演員的給力,讓劇集有了一大批鎮魂女孩來粉兩位演員的CP粉,但是並不能代表在改編上真的獲得了成功,有很多原著粉對電視劇仍然有很多不滿,即使之前好評如潮的《琅琊榜》,被評價為高度還原小說了,但是仍然有原著粉表示不滿。

翻拍、抄襲、弱勢,資本亂象中的國內編劇行業生存實錄

翻拍、抄袭、弱势,资本乱象中的国内编剧行业生存实录

另外就是現在電視劇動輒七八十集的大體量,而其中並沒有豐富的歷史、故事、專業領域內容等進行填充,大多是掛著史劇、職場劇、行業劇的羊頭,在賣著偶像劇的狗肉。甚至在改編一些十集左右的日劇、韓劇時注水到三四十集,然後靠大量無趣無謂無腦橋段來填充,男女主為了在一起,要經歷各個家庭成員的阻撓、各種飛來橫禍的曲折和雙方語言能力低下帶來的誤會,這樣磨到最後一集,然後再來場中國特色的婚禮來發一點糖。

這樣的套路也被稱作電視劇行業的樣板戲,比如用大量的注水對話來代替情節發展,像小學生吵架一樣,用旁白來“幫助”演員的心理活動,比如《歡樂頌》中,“她內心十分揪心”“他感到無能為力。”這樣的旁白不是必須的,不僅出戏,還很尷尬。這種操作雖然簡單易操作,但是實在是太糊弄觀眾,沒有技術含量了。

這也和大多數編劇生活體驗單薄有關,劇中有很多生活常識都十分感人。

還是“優秀”的《創業時代》。黃軒扮演的男主開車發短信,差點撞了交警,然後看到了前面有交警,還敢繼續發短信,後面女司機也因為發短信,追了黃軒的車尾,交警判後面追尾女司機全責,然後在這千鈞一髮、電光火石間,黃軒一下張小龍附體,“發明”出了微信。這還不算完,交警過來問黃軒這個無責任方,是走保險還是自行解決,這時候黃軒一邊兩眼發直說這個創意值一百億,一邊說走保險……

翻拍、抄袭、弱势,资本乱象中的国内编剧行业生存实录

男主黃軒如果不是整天背喬布斯語錄,就感覺他和互聯網一點關係也沒有。每天表現創業艱難的橋段,就是幾位宅男從公司的沙發上叼著烤串醒來。另一位富二代互聯網老闆,也就是女主的前男友則是動不動要求員工一個月作出一個產品,對員工又打又罵,直接把人打傷,真的從劇情到佈景到臺詞,哪兒也不挨哪兒,有種魔幻題材的感覺。

“弱勢群體”

中國的編劇除了在曾經行業正常的時候,已經靠作品打出名氣的那部分人,現在想憑真本事打出名氣可謂是難上加難。

在資本的亂象中,資本已經找到了錢生錢的快速通道,編劇們想慢慢打磨劇本,想找到好的選題立意,用幾年時間調研採風,豐富故事已經成為了奢望。

《編劇的章法》中寫道,編劇的目的是激發觀眾的情緒。但是像現在的編劇們的“創造”頻率,有的時候某個電視劇的類型大熱,導演要求一個月就要出劇本,出完之後,還要在導演、各個演員、經紀公司、宣傳團隊等各方勢力下存活已屬不易,每年這樣“創造”下來,哪裡有心情和時間去感受生活,但是沒有生活經驗和感受的劇本,又怎麼能感動觀眾,激發他們的情緒呢?久而久之,這樣的創造環境對於編劇來說,無疑是一種消耗。

這種大環境下的畸形生態,知識產權的淡薄讓編劇行業進入了一個惡性的閉環。在劇組中,編劇是除了場務、群演以外的劇組底層,編劇出了劇本後,對劇本的控制能力就不斷減弱,跟組編劇幾乎形同虛設,在國內劇組,或導演強勢、或演員強勢的當下,臨時改劇本是家常便飯,編劇可能都不知情。

大環境的急功近利,可以對比建築行業,影視行業現在不在乎質量和內涵,拼的是速度和外在的噱頭,宣傳電視劇時的幾億投資的口吻像極了建築行業的,“我們是亞洲第一高樓。”

資本熱錢的進入,讓有名氣的演員和導演成為一個電視劇是否成功的前期衡量標準,劇本的成熟和出色被大大的忽視,編劇地位的低下帶來成就感的低下,導致行業發展和人才發展的倒退。

國內的編劇薪酬僅為韓國的1/116,在業內得不到尊重,沒有話語權。在電視劇產業質量發達的韓國,知名編劇的地位和薪酬甚至超過明星,頂級編劇能每集能拿一億韓元,比很多一線韓星的薪酬都高。

不僅薪酬,創作環境也非常堪憂。90年代之前,都是自由創作,那時候的劉震雲還能經常帶著他女兒,現在也是導演的劉雨霖到處自駕採風。現在的編劇很多都是簽約狀態,都是資方先選好熱門話題,然後找編劇“攢”劇本,這種本末倒置的創作流程就意味著編劇話語權的喪失。

對比來看,無論是好萊塢還是近鄰的影視大國,編劇從來都不是被忽略的一部分,很多時候在劇的前期招商和宣傳階段,編劇都是證明該劇優質的顯性條件,是金字招牌,而在影視行業草莽生長的中國,恰恰相反。

所以編劇不是爛劇的唯一原因,爛劇都是群體努力的結果。

翻拍、抄袭、弱势,资本乱象中的国内编剧行业生存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