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機構改革,新機構掛牌成立!

重庆市机构改革,新机构挂牌成立!

重庆市机构改革,新机构挂牌成立!

近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市級黨政機構總體情況

機構改革後,共設置市級黨政機構64個。

黨委機構17個,其中,紀檢監察機關1個,工作機關14個,工作機關管理的機關2個。

政府機構47個,其中,市政府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5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3個,部門管理機構8個。

市政府機構基本情況

市政府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5

組成部門有:

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教育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市商務委員會、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審計局、市政府外事辦公室。

市政府直屬特設機構1個:

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市政府直屬機構

13個: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體育局、市統計局、市扶貧開發辦公室、市醫療保障局、市政府研究室、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市信訪辦公室、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市政府部門管理機構8個:

市招商投資促進局、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市能源局、市林業局、市監獄管理局、市教育矯治局、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市知識產權局。

市政府主要機構設置情況

組建市科學技術局。

將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職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外國專家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科學技術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加掛市外國專家局牌子。不再保留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重新組建市司法局。

將市司法局、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市政府行政複議辦公室)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市司法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不再保留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市政府行政複議辦公室)。

組建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將市規劃局的職責,以及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國土資源管理職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組織編制主體功能區規劃職責,市水利局的水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市農業委員會的草原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市林業局的森林、溼地等資源調查和確權登記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不再保留市規劃局、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

組建市生態環境局。

將市環境保護局的職責,以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職責,市水利局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汙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市農業委員會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生態環境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不再保留市環境保護局。

組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將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的職責,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房屋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不再保留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組建市農業農村委員會。

將市農業委員會、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的職責,以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農業投資項目、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農田整治項目、市水利局的農田水利建設項目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將市農業委員會的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劃入市交通委員會。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更名為市委農業農村工作委員會,與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合署辦公。不再保留市農業委員會、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組建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

將市文化委員會、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的職責整合,組建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加掛市文物局牌子。不再保留市文化委員會、市旅遊發展委員會。

組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將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市中醫管理局)的職責,以及市民政局的老齡工作職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保留市中醫管理局牌子。市老齡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承擔。不再保留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組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將市民政局的退役軍人優撫安置職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軍官轉業安置職責,以及軍隊有關職責等整合,組建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按中央有關改革部署實施。

組建市應急管理局。

將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職責,以及市政府辦公廳的應急管理職責,市公安局的消防管理職責,市民政局的救災職責,市煤炭工業管理局的煤礦安全監管職責,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地質災害防治、市水利局的水旱災害防治、市農業委員會的草原防火、市林業局的森林防火相關職責,市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的職責,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市地質災害搶險救援指揮部、市抗震救災指揮部、市森林防火指揮部的職責等整合,組建市應急管理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按中央有關改革部署實施。市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的日常工作由市應急管理局承擔。不再保留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組建市政府外事辦公室。

在市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外事工作職責基礎上,組建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保留市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牌子。不再保留市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

組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將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職責,以及市物價局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執法職責,市商務委員會的有關反壟斷職責等整合,組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市政府直屬機構。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的具體工作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擔。不再保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組建市醫療保障局。

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責,市物價局的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管理職責,市民政局的醫療救助職責等整合,組建市醫療保障局,作為市政府直屬機構。

組建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

將市金融工作辦公室的職責,以及市商務委員會的商業保理、租賃、典當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作為市政府直屬機構,加掛市金融工作局牌子。不再保留市金融工作辦公室。

組建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作為市政府直屬機構。

市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統一管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承擔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管理委員會日常工作。

組建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

將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化推進職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社會公共信息資源整合與應用、智慧城市建設職責等整合,組建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作為市政府直屬機構。

組建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

將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物流管理職責,市政府辦公廳的口岸管理職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擬訂現代物流業發展戰略、規劃和計劃,協調解決現代物流業發展重大問題的職責等整合,組建市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作為市政府直屬機構。

組建市招商投資促進局。

將市商務委員會管理全市實施國家對外援助業務工作、指導協調全市外商投資促進工作職責,市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推動與有關地區經濟交流與合作等職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推進實施區域經濟合作和利用內資工作、協調推進重大招商項目職責等整合,組建市招商投資促進局,作為市政府辦公廳的部門管理機構。

組建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

將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協調和綜合監督招投標工作的職責,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交通委員會、市水利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市農業委員會、市商務委員會、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市林業局、市移民局等部門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的監督、管理、執法職責等整合,組建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作為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部門管理機構。

組建市能源局。

將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能源管理相關職責,市煤炭工業管理局的煤炭行業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市能源局,作為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部門管理機構。不再保留市煤炭工業管理局。

重新組建市林業局。

將市林業局的職責,以及市農業委員會的草原監督管理職責,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市水利局、市農業委員會等部門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管理職責等整合,重新組建市林業局,作為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部門管理機構。

組建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作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部門管理機構。

組建市知識產權局。

將相關機構的知識產權保護有關職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商標管理職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原產地地理標誌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知識產權局,作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部門管理機構。

優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職責。

將市物價局併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市商務委員會(市糧食局)的有關糧食方面管理職責劃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保留市糧食局牌子。不再保留市物價局。市商務委員會不再掛市糧食局牌子。

優化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職責。

將市中小企業發展指導局(市鄉鎮企業局)併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不再保留市中小企業發展指導局(市鄉鎮企業局)。

優化市水利局職責。

將市移民局(市三峽水庫管理局)併入市水利局,保留市三峽水庫管理局牌子。不再保留市移民局。

優化市審計局職責。

將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重大項目稽察職責,市財政局的市級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監督檢查職責,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國有企業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國有企業監事會的職責劃入市審計局。

統籌推進市人大、政協機構改革和群團組織改革

深化市人大機構改革

在整合相關專門委員會職責的基礎上,組建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作為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將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更名為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增加配合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完善國家監察制度體系、推動實現黨內監督和國家機關監督有機統一等職責。

深化市政協機構改革

市政協農業委員會更名為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將市政協經濟委員會聯繫農業界和研究“三農”問題等職責調整到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市政協學習及文史委員會更名為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將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承擔的聯繫文化藝術界等相關職責調整到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市政協科教文衛體委員會更名為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

深化群團組織改革

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群團組織改革的部署要求,繼續推進群團組織改革創新。

19日,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了一批人事任免事項。

經表決,決定任命許洪斌為重慶市科學技術局局長,董建國為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辛世傑為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喬明佳為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謝禮國為重慶市城市管理局局長,許仁安為重慶市交通局局長,路偉為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劉旗為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黃明會為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張邦平為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冉進紅為重慶市應急管理局局長,李謙為重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

經表決,任命劉曉文為重慶市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免去劉曉文的重慶市監察委員會委員職務。

因機構不再保留或機構更名,根據地方組織法的有關規定精神,許洪斌的重慶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喬明佳的重慶市城鄉建設委員會主任、許仁安的重慶市交通委員會主任、路偉的重慶市農業委員會主任、董建國的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辛世傑的重慶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扈萬泰的重慶市規劃局局長、謝禮國的重慶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任、張洪斌的重慶市文化委員會主任、黃明會的重慶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劉貴忠的重慶市移民局局長、吳康明的重慶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主任、劉旗的重慶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職務自然終止。

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還表決通過了《關於接受但彥錚同志辭職的決定》,接受但彥錚同志辭去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和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職務,報請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備案。

表決通過了《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涉及地方性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職責調整有關問題的決定》,該決定自2018年10月23日起施行。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掛牌

10月23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正式掛牌。

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方面表示,該局掛牌成立,體現了重慶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自然資源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也體現了重慶加強自然資源工作的集中統一管理,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

下一步,該局將按照《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下,抓好本部門改革的具體實施工作,做到抓改革和開展日常工作兩不誤、兩促進,各項工作有序銜接。

副市長陸克華出席掛牌儀式。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掛牌

10月23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正式掛牌。

按照《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要求,組建市生態環境局。將市環境保護局的職責,以及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監督防止地下水汙染職責,市水利局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汙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市農業委員會的監督指導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生態環境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不再保留市環境保護局。

副市長陸克華出席掛牌儀式。

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掛牌

10月23日,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正式掛牌。

按照《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要求,重慶組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將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的職責,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的房屋管理職責等整合,組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不再保留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接下來,市住建委將聚焦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進一步深化改革,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機構職能體系,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為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提供堅強的體制機制保障。

副市長陸克華出席掛牌儀式。

重慶市交通局掛牌

10月23日,重慶市交通局正式掛牌。

根據《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要求,將原市交通委員會更名為市交通局,將原市農業委員會的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劃入市交通局,將原市交通委員會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的監督、管理、執法職責劃入新組建的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

接下來,重慶市交通局將對標對錶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紮實”要求,把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作為主攻方向,紮實推進交通各項任務,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交通強國示範區,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交通支撐。

副市長陸克華出席掛牌儀式。

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掛牌

全力打造重慶旅遊業發展升級版和文化強市

10月23日,新組建的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我市文化旅遊體制改革邁出實質性、關鍵性的第一步,必將推動全市文化旅遊產業譜寫時代新篇章,全力打造重慶旅遊業發展升級版和文化強市。

按照《重慶市機構改革方案》,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將整合原市文化委員會和原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職責,加掛市文物局牌子。不再保留市文化委員會、市旅遊發展委員會。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資源為旅遊業輸送著深厚、持久、最具魅力的元素,旅遊又是傳播文明、加強交流、增進友誼的橋樑和紐帶。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實現互動、互促、互融,是“詩”與“遠方”的完美結合,也將產生1+1>2的複合化學反應。

副市長潘毅琴出席掛牌儀式。

▽▽▽

重庆市机构改革,新机构挂牌成立!重庆市机构改革,新机构挂牌成立!
重庆市机构改革,新机构挂牌成立!重庆市机构改革,新机构挂牌成立!
重庆市机构改革,新机构挂牌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