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因为你对孩子的爱,也许会让你的孩子成为“熊”孩子

有时候因为你对孩子的爱,也许会让你的孩子成为“熊”孩子

在如今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家长想方设法、挤破头皮也要将自己的孩子送进所谓的“高升学率”名校,学校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质量,也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素质的教育,在升学率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品德课早就被其他应试科目取代。

如果不注重品德培养,就算孩子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也不一定能拥有真正优秀的人格,而人格上的高贵才是最珍贵的地方。然而现在许多家庭都过分关注孩子是否表现得好,却忽略了品德上的教育,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在感情上的溺爱也许不会影响家长在学习成长上的高要求,但对孩子道德品质上的教育就会放松许多。长久下来,孩子们的品行就会出现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自私、不愿意付出、容易伤害别人、不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

这样显然是非常不正确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关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品格。

有时候因为你对孩子的爱,也许会让你的孩子成为“熊”孩子

小编上次就有个小姐姐告诉我的一个故事就是关于“熊”孩子的。小姐姐下楼拿快递,拿快递的时候遇到了邻居家的孩子。

孩子看到她就问她:“你拿的什么东西啊?”

小姐姐:“我拿的是快递啊”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很诡异的事情,小孩子突然蹦出一句:“你犯贱吗?”,小姐姐一脸懵逼的看着他,这个时候小姐姐还以为他是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所以还没有责怪他,只是问他:“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这是谁教你的啊?”,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小孩子说:“我知道啊!我们学校老师教的”。小姐姐就很无奈了,只好对他说:“你把这句话回去对你爸爸妈妈说咯,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咯。”

有时候因为你对孩子的爱,也许会让你的孩子成为“熊”孩子

在对孩子的德行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任何人都可以影响你的孩子一生的德行,说脏话的家长,他的孩子就肯定会说脏话。自私的家长,他的孩子就一定会自私。

关于孩子的德行教育,首先,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孩子跟谁待得时间最长?当然是作为爸爸妈妈的你们!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真正要你去教他做什么的时候,你还记得那些德行教育吗?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家长对他们的溺爱,造成了今日的“熊”孩子。家庭教育重行为习惯养成,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由易到难、由细节到习惯循序渐进,行为习惯的要求需符合现代礼仪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小孩子可以调皮吗?当然可以,不调皮的孩子缺少了一种天性,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好的,但是你调皮不能达到“熊”的程度啊。用我们株洲话来说,就是不能“跳硕皮”,这样就很“讨嫌”。

有时候因为你对孩子的爱,也许会让你的孩子成为“熊”孩子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个经典的故事,小孩子打翻了服务员端的菜,服务员应此对小孩子很生气,这个时候家长出来了对服务员说:“哎呀,他就是个小孩子又不懂事你跟他叫什么劲?”,说完还跟孩子说:“你看看,你不好好学习,你就要跟这个哥哥(姐姐)一样在这里做服务员”。这个故事虽然在我们生活中听得多,但是我们生活中不管怎么样还是会有这样的人,因为我们所有的知识德行都是从我们上一代的人学来的。“熊”孩子的背后一定会有他们的“熊”家长,为了不让你的孩子成为“熊”孩子,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将自己的行为端正再去教孩子如何去做!

在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我们不能只要求孩子去做什么,还要注意自己在做什么,才能做到真正的正确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