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余春娜

專家對話:餘春娜

1關於我們

ABOUT US

Global AI Art Competition(GAAC)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在全球的迅速興起和發展,為了更好地貫徹“人工智能”國家戰略,推動人工智能在藝術行業的應用,清華大學藝術與科技創新基地、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攜手英諾天使基金、藝評網,發起“AI藝術大賽(GAAC)”,旨在通過AI技術和藝術創作的跨界融合,創立全新的AI藝術領域,進而挖掘AI藝術產業價值。

“AI藝術大賽(GAAC)”將面向全球的從事AI技術和AI藝術創作的相關企業機構與學術機構徵集作品,並由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予以評選和獎勵,作品範圍涵蓋美術、音樂和文學等領域。2018年為GAAC首次賽事,未來將每年舉辦一次。

「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餘春娜

大賽主辦方將面向全球徵集美術、音樂、文學和指定品牌作品,比賽設最佳GAAC獎一名,獎金為人民幣10萬元,四個創作領域將分別設金獎、銀獎和銅獎各一、佳作獎5名和優選若干。比賽還將專設學生參賽組,選出2名最佳新人獎。

「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餘春娜

2專家對話

INTERVIEW

對於人工智能加入藝術這個話題,中國動畫學術聯盟發起人餘春娜認為,作為創作者還有另外一個層面,就是它的體驗和審美層面的感受力的體現,AI藝術它作為主體,是回到了它是一個觀眾、一個受眾的狀態,這種體驗感可能是對於審美或對於一個藝術作品它是如何評價、如何感受的,這會是個不能忽視的未來發展中的一個重點。

這次大賽會是具有深遠和積極影響力的一次比賽,會引發我們非常多的思考也能夠推動非常多優秀的作品出現。通過我們方方面面積極的推動,對於藝術本身、對於社會的層層面面這應該是一個“1+1>2”的事兒,它必然會是打破非常多的邊界,同樣也會產生很多豐富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在藝術這個領域,甚至對於未來它仍舊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影響將會是非常深遠的。

餘春娜說:“在這個時代,技術發展帶來不可想象的很多事情都發生了,作為創作者也好、受眾也好,無論產生怎樣的角色的轉換,在這個過程裡邊,我最看重的依舊是情感的表達,我們把情感放在什麼樣的位置,也是會創造出什麼樣的作品。”

餘春娜

(中國動畫學術聯盟發起人)

「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餘春娜

餘春娜,中國動畫學術聯盟發起人,天津美術學院動畫藝術系主任,跨媒介藝術家,創作基於新媒體與繪畫,作品涉及實驗動畫、繪畫、多屏視頻影像、及裝置藝術多個類型。在動畫藝術上,多年來在進行不間斷教學以及實踐的同時也經歷了動畫藝術從傳統技術進入數字時代的種種變革。對於各類不同手段、媒介形式的動畫都進行了深入的創作和研究。基於創作經驗的豐富與積累,逐漸對當今動畫藝術的發展方向產生了各種新的疑問與思索,由此對動畫的形式載體以及動畫的核心問題提出了新的思路與想法,並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創作。

獲獎經歷

2016年《第二屆靜海“銀鋤杯”全國法治漫畫、動畫大賽》

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6年《第二屆靜海“銀鋤杯”全國法治漫畫、動畫大賽》

最佳組織獎

2016年《第五屆金拴馬樁獎大學生影像藝術節》

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6年《第十屆澳門設計雙年展》

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6年《第四屆中國大學生金辰獎》

優秀指導教師獎

2017年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人選

2010年至今全國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賽決賽

終審網絡新媒體類評委

2010年至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專家組成員,歷屆終審評委。

展覽經歷

2015年《琨廷藝術實驗計劃第三回雙聯展“未來預言”》

四人展,北京,中國

2016年《跨越本體·實驗動畫藝術展》

四川美術學院,重慶,中國

2016年《世紀歸鴻 天津美術學院辦學110週年教師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中國

2017年《只此一瞬 中意藝術家聯展》

中意文化交流中心, 佛羅倫薩, 意大利

2017年《又皇可專·餘春娜 段天然雙個展》

不二藝術畫廊,常州,中國

2017年《中國·合川首屆釣魚城國際新媒體藝術》

合川,中國

2017年《麗水國際攝影節·新媒介藝術展》

麗水,中國

2018年《動畫×實驗式:2018國際實驗動畫展》

臺北,中國

2018年《中國當代動畫藝術資料館館藏作品展》

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南京

「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餘春娜

作品展示

「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餘春娜

《梅》《蘭》《竹》《菊》|餘春娜

實驗影像,計算機LED顯示,1080×1920像素,60秒,[2015]

"

《梅、蘭、竹、菊》,把四個經典的人物形象放在不同的盒子中,反覆簡單的重複,由於色彩的單一和同質,營造了一種具有魔力的空間和有磁場的場域,以道場的概念來討論真假、靈肉、彼岸與超現實。為她的動畫作品營造了一個抽離語境的陌生情景,從現實到虛擬,一切都是空相嗎?

"

「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餘春娜

「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餘春娜

須彌納芥-六粗|餘春娜

影像,4分23秒,[2012]

"

《須彌納芥·六粗》,“以牆為無、以物為有、在場館中搭建一個展示‘道’的空間,一念無明起,宇宙萬有現”,作者把宇航員、烏賊、蝦擎等物體與生命一起製造了一個幻境,讓它們在牆體中生長與循環,這也可以看到餘春娜對空寂和虛無的追求,她把展廳的牆面作為了一個“母體”,可以“隱”、也可以“顯”,這也印證了有與無、生與死、東方哲學在此刻的意義。她直接用3D動畫模型,把色彩降低到素模的極致,以少勝多、以無勝有。

"

Q &A(第一部分)

Q

人工智能現在越來越普及了,您對於人工智能和藝術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這個話題,有什麼樣的想法和看法?

從創作者的角度,我們首屆全球AI藝術大賽對於創作這件事本身來說,它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的。它是這麼多年來AI技術的發展和藝術進行的融合,它們相結合之後在AI藝術大賽這個優秀的推廣平臺上相遇,也能夠促使我們大家進行交流和更多的合作,所以這是個具有非常積極意義的大賽。

對於藝術來說,它究竟能幹什麼?我可能更關心的是會怎樣打破現有的這種思維慣性和定勢,從模仿到超越作為AI藝術它能做什麼,這是我們常規的一個展望。

作為創作者還有另外一個層面,就是它的體驗和審美層面的感受力的體現,AI藝術它作為主體,是回到了它是一個觀眾、一個受眾的狀態,這種體驗感可能是對於審美或對於一個藝術作品它是如何評價、如何感受的,這會是個不能忽視的未來發展中的一個重點。

Q

您作為這次大賽的主辦方,您覺得這次大賽對於人工智能和藝術領域有什麼推動的作用嗎?舉辦這次大賽的目的和意義您能闡述一下嗎?

在進行大賽的過程中,也是各種資源的一個整合,是各種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的非常好的渠道和平臺,我們的全球AI藝術大賽必將形成一個非常好的作品交流會、一個展示的平臺、一個資訊交流中心這些作用。

它會是具有深遠和積極影響力的一次比賽,會引發我們非常多的思考也能夠推動非常多優秀的作品出現。通過我們方方面面積極的推動,對於藝術本身、對於社會的層層面面這應該是一個“1+1>2”的事兒,它必然會是打破非常多的邊界,同樣也會產生很多豐富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在藝術這個領域,甚至對於未來它仍舊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影響將會是非常深遠的。

再者,關於人工智能加藝術這樣一個話題,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可能更感興趣的是從常規意義上的創作者的角度轉換到人類行為學的這個角度上,從模仿到超越的這麼一個階段,完成的是一種身份的轉換。從人類創作者變成了人工智能,我更願意看到人工智能+藝術在審美層面的一種體驗。

Q

如果要用關鍵詞來定義這次大賽,您覺得是什麼詞?

我覺得在任何藝術作品裡都不可能沒有情感,在AI技術中大部分依照的是科技、機械、算法,在這裡邊怎麼融入情感呢?這時候藝術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了,它是有情感的,說到AI藝術,我們一定要給它提煉一個關鍵詞的話,那麼我想說的就是情感。

在這個時代,技術發展帶來不可想象的很多事情都發生了,作為創作者也好、受眾也好,無論產生怎樣的角色的轉換,在這個過程裡邊,我最看重的依舊是情感的表達,我們把情感放在什麼樣的位置,也是會創造出什麼樣的作品。隨著AI技術的發展還有它和藝術的融合,已經打破了我們在創作中固定的一種思維慣性和模式,所以從這些角度來說,那麼我覺得它未來它的發展空間是開闊的,也必定是積極的。

「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餘春娜

「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餘春娜

(自左向右)藝評網創始人孔中、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王旭東、清華大學藝術與科技創新基地付志勇主任、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共同啟動大賽

以人類的智慧為始、以機器的算法為終,所共同創造出來的審美意識和情感體驗,它涵蓋音樂、美術、文學等領域。 ——孔中

科學和藝術總是在山頂相遇。 ——李竹

利用率、使用價值高 ——劉志勇

人工智能根本上來講是群體智慧的情況,它跟之前強調個體的知識產權和有完整歸屬關係的藝術品和創作藝術的人本身之間的種種關係,已經變成了群體智慧、共同分享、共同創造一個東西 ——覃京燕

人工智能四個要素:數據、算法、計算能力以及場景 ——付志勇

AI和藝術的融合將給人類帶來各種可能性,科學的確定性與藝術的不確定性,即有計算所帶來的灰度計算、拼圖計算、膠囊計算試錯計算的關聯預測,也有藝術所帶來的不確定想象力的驚喜或驚嚇。

未來已來,一切可能,正在發生。

「全球AI藝術大賽」大賽專家對話:餘春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