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這些「遼寧技術」格外搶眼!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這些“遼寧技術”格外搶眼!

歷時9年艱苦建設,一座全長55公里的跨海大橋,飛架伶仃洋,把碧波化作通途。從此,香港、澳門特區開啟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篇章!

這座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東連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是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之後,我國又一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也是中國橋樑建設史上技術最為複雜、環保要求最高、建設標準最高的“超級工程”,在這些世界級挑戰的背後,是一系列創新攻堅和科技支撐的強力驅動。其中,“遼寧技術”隨處可尋。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這些“遼寧技術”格外搶眼!

“鞍鋼製造”成為大橋“主心骨”

鞍鋼自主研發生產的17萬噸橋樑鋼已全部成功應用在大橋主體,作為此項目供貨量最大的鋼企,鞍鋼鋼板製作的鋼箱梁,主要應用在大橋CB01標段主體和大橋主航道橋——青州航道橋的建設。

從2012年起,鞍鋼開始為港珠澳大橋供貨,3年內及時並保質保量地完成了全部鋼板的供應。

為保證橋體的安全係數,鞍鋼橋樑鋼產銷研團隊嚴把質量關,從原材料抓起,大力提高鋼板的衝擊韌性,同時採取全程跟蹤軋製的操作方式,保證鋼板板型的合格率。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這些“遼寧技術”格外搶眼!

抗得過颱風“山竹”

抗得過颱風“山竹”,港珠澳跨海大橋的鋼材功不可沒。大橋所使用的高強度橋樑鋼,主要採用東北大學團隊研發的新一代控軋控冷工藝。2017年,“熱軋板帶鋼新一代控軋控冷技術及應用”項目獲評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港珠澳跨海大橋的建設中,複雜的海床結構、惡劣的自然環境、超長的跨度距離,颱風、巨浪、地震甚至是海水氯鹽侵蝕等都給橋樑鋼帶來巨大考驗,因此跨海大橋等超大跨度橋樑對橋樑鋼的高強度、可焊性、防斷性、耐蝕性等提出了極為嚴苛的性能要求。

王昭東教授及其團隊研發的新一代控軋控冷工藝,以超快速冷卻技術為核心,使鋼材組織細化35%以上,有效滿足了橋樑鋼高強度和高韌性的需求。通過優化的成分設計+控制軋製+軋後超快冷卻這套組合拳,在提高強韌性能基礎上,降低了材料的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滿足了橋樑的抗震和抗應變設計。依託超快冷裝備,採用在線熱處理,替代了以前的離線正火熱處理,提高了焊接性能和韌性,解決了傳統正火橋樑鋼板焊後分層、韌性和表面質量差等系列問題,促進了高性能橋樑鋼標準的升級換代。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這些“遼寧技術”格外搶眼!


確保橋基耐久120年

港珠澳大橋的設計標準是打破了國內通常的“百年慣例”,制定了120年設計標準。這其中,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自主研發的“SEBF/SLF高性能塗層加犧牲陽極”聯合防護技術功不可沒。

中科院金屬所耐久性防護與工程化課題組負責人李京研究員告訴記者:“我們完成了大橋基礎鋼管複合樁防護塗層工藝設計、陰極保護系統設計、原位腐蝕監測系統設計等,研製出用於大橋混凝土結構用的新一代高性能環氧塗層鋼筋,並參與大橋基礎的防腐塗裝施工,保障了港珠澳大橋基礎120年耐久性設計要求。”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這些“遼寧技術”格外搶眼!

申請多項專利

鞍山某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則為大橋提供了電纜伸縮裝置。

為了配合大橋的建造需求,該公司技術團隊考察學習,並組織精幹力量進行研發實驗。經過技術部門和車間實驗部門的努力,終於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兩套方案。方案得到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認可,最終簽署購買合同。

為港珠澳大橋量身打造的技術也填補了國內空白,併成功申請了5項國家發明專利和6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這些“遼寧技術”格外搶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