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參與併購重組有了「綠色通道」 私募機構成資本市場重要力量

短短數日之內,私募股權基金(PE)在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中的重要性再次被市場監管層頻繁強調,並同時迎來了政策利好。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10月19日、22日的公開講話均涉及到推動私募股權基金參與併購;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在重申私募股權基金的重要性後,於10月21日發佈公告,為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紓解股權質押問題的私募基金提供備案“綠色通道”。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特別是併購基金,是資本市場重要的直接融資工具。作為專業的市場化投資者,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介入,有利於改善企業治理結構、提升資源整合效率、優化產業結構和經濟轉型升級。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引導長期資金入市、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目標上,私募機構的作用正在被進一步看重。

PE助力長期資本形成

近期,高層連續回應資本市場關切、釋放穩定市場等積極信號,防範化解市場風險的政策陸續出臺。私募股權基金也成為近期政策的重要發力點之一。

10月19日,劉士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鼓勵私募股權基金通過參與非公開發行、協議轉讓、大宗交易等方式,購買已上市公司股票,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鼓勵包括私募股權基金在內的各類資管機構以更加市場化的方式募集資金,發起設立主要投資於民營企業的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及債券投資基金,積極參與民營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同日,中基協表示,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指投資包括未上市企業和已上市企業非公開發行和交易的普通股(含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可轉換為普通股的優先股和可轉換債等的私募基金。中基協重申,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可以通過開立證券賬戶參與非公開發行、協議轉讓、大宗交易等方式購買已上市公司股票,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10月22日,劉士餘在出席中國基金業20週年論壇時表示,將鼓勵私募股權與創投基金積極參與企業併購重組、債轉股以及股權融資。鼓勵各類、各級政府管理的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和券商資管等設立股權併購基金,提升上市公司的融資便利,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有效防範股權質押風險。推動完善相應的財稅政策,進一步支持私募股權基金投向高新技術企業與產業。

“近期通過鼓勵重組、制度創新等手段來穩定市場預期、防範市場風險的呼聲正在逐漸加大,而私募基金顯然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一傢俬募機構人士表示。

近年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快速發展,為促進長期資本形成、支持科技創新和國企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事實上,私募股權基金是創新資本形成的重要來源,未來私募基金尤其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必將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資本市場的功能,為長期資本形成提供強大助力。數據顯示,近年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累計投資項目超過9萬個,形成資本金5萬多億元。最近3年,有併購基金參與的併購重組交易額達5.8萬億元,提供了IPO以外早期資本最重要的退出通道。

“綠色通道”正式開通

除了監管層的“喊話”,行業協會等自律組織也在積極推動私募股權基金入場參與併購重組。

10月21日,私募股權基金參與併購重組的“綠色通道”開通。中基協當日發佈公告稱,為支持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募集設立的私募基金和資產管理計劃參與市場化、法治化併購重組,紓解當前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問題,中基協自10月21日起將對符合條件的私募基金和資產管理計劃特別提供產品備案及重大事項變更的“綠色通道”服務。

根據上述公告,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交易的私募基金和資產管理計劃的新增產品備案申請,中基協將在材料齊備後兩個工作日內完成備案並對外公示。針對已備案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因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交易申請變更相關投資策略、投資範圍等基金合同內容所提交的產品重大事項變更申請,中基協將在材料齊備後兩個工作日內完成基金重大事項變更手續。

此外,中基協已與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建立密切的信息交換機制。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的產品編碼將於完成備案後的次日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數據同步,便於私募基金和資產管理計劃開立證券賬戶。

基岩資本副總裁岑賽銦認為,雖然私募基金和資產管理計劃備案所需時間通常並不長,但將時間縮短至兩個工作日,還是大大加快了併購重組基金的正式成立速度。在併購重組的過程中,上市公司對於配套資金的需求無疑是迫切的,縮短產品成立所需時間,將對私募股權基金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

交銀施羅德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馬韜認為,由於投資期限長、投資範圍廣、風險偏好高且人員和規章制度完備,私募股權基金在解決股權質押風險方面被寄予厚望,成為近期政策的重要發力點。

併購交易有望進一步活躍

除了鼓勵私募股權基金參與併購重組外,關於併購重組的其他相關政策也已落地。10月2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就IPO被否企業作為標的資產參與上市公司重組交易相關政策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為回應市場需求,統一與被否企業重新申報IPO的監管標準,支持優質企業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證監會將IPO被否企業籌劃重組上市的間隔期從3年縮短為6個月。證監會將繼續深化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經發展成為支持實體經濟和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岑賽銦認為,併購重組帶給上市公司和私募基金的最大驚喜點仍然是併購標的和上市公司整合以後,能夠產生“1+1>2”的效果。真實的、對上市公司業務開展有促進作用的併購重組,永遠是利益各方最願意看到的。

投中研究院分析人士稱,近年來,證監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大幅降低併購重組制度性成本。鼓勵行業橫向、縱向整合,合理引導市場預期,大環境構成利好。前三季度併購交易活躍度平穩,近日,監管層發佈了 “小額快速”併購重組審核機制等多項政策,大幅放鬆了併購重組中的部分限制,優化了對重組上市的監管安排。政策利好下,預期未來併購市場交易將繼續活躍。

本文源自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