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集團二把手梁信軍、郭廣昌25年終分手,合伙人制度破滅?

復星集團二把手梁信軍、郭廣昌25年終分手,合夥人制度破滅?

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的復星集團,其盤踞二把手大位25年之久的梁信軍昨夜“裸辭”。梁信軍表示這一決定是出於“身體原因”。

在郵件中,梁信軍自稱:“無論天資、情商、智商、財商,我自認只是中上。” 他個人在1992年創業之初,無法想像公司“能成為今天這樣成就和體量的復星一員,25年前、乃至十年前,我都是萬萬想不到的......我已經十分滿足了,也因此,我對復星光明的未來更有期待”。

作為復星集團四位創始人之一,梁信軍長期活躍於投資領域,善於表達,此次辭職頗令人意外。

隨後郭廣昌發佈祝福信,在信中,郭廣昌回顧了和梁信軍一起創辦復星的歷程,並稱讚了和梁信軍在一起的兄弟情誼。儘管如此,郭廣昌表示,梁信軍作為復星的二把手,自己對其要求很嚴格,對於其承受的委屈表示深深的歉意。

至此,兩人25年的搭檔關係宣告結束。

風雨二十五年,復星帝國的成長史

1、兩位老同學下海創業。1989年,郭廣昌大學畢業,留在了復旦大學團委工作。結識了比自己低兩屆的老鄉、日後成為復星集團二號人物的梁信軍。

1992年夏天,郭廣昌和梁信軍帶學生赴浙江進行暑假實踐,一路下來,目睹了風生水起的民營經濟熱潮,感慨萬千,覺得在高校,個人的很多理想都沒法實現——是不是出去找點事做?血氣方剛的他們合計辭職下海。

2、復星前身“廣信科技”成立。藉助中國改革開放和小平南巡講話的春風,梁信軍與郭廣昌一起創業。11月,廣信科技諮詢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的名稱分別取自郭廣昌的“廣”和梁信軍的“信”,也暗合廣泛信譽之意。

這家後來更名為復星的公司蟄伏了將近6年,到1998年終於鋒芒初顯。是年,復星實業上市,這是上海民營公司的第一股,也是日後名震資本江湖的“復星系”第一家上市公司。

3、郭廣昌的第一桶金。

郭廣昌接的第一筆大生意來自元祖食品。1993年,剛剛進入上海市場的臺灣元祖食品公司發佈招標公告,遍尋諮詢公司出謀劃策。一番激烈的角逐後,廣信競標成功。郭廣昌跑到街頭髮放調查問卷,一個月後,郭廣昌和他的團隊完成了調查報告,其中一條建議是:降低月餅的甜度。這份報告頗受對方欣賞,當即拍板,在原有28萬元的合同上追加兩萬元調研費。隨後,太陽神、樂凱膠捲、天使冰王等知名品牌紛紛找上門來。就這樣,到6月,廣信的賬目上存了整整100萬元。郭廣昌也藉此掘到了第一桶金,初步完成從教師向商業實踐者的轉身。

4、轉型與更名。廣信轉型的標誌是公司更名。當時大家想出來兩個名字,一個叫復興,另一個就是復星。對沉穩內斂的郭廣昌而言,“復興”顯然過於張揚和直白,含義也不夠豐富。於是,就剩下“復星”,展開來就是復旦之星,不僅與復興同音,也暗示了與復旦大學的淵源。日後,還有好事者將“復星”解讀為“復旦牛”和“福星”。

郭廣昌新選擇的行業,一個是房地產,一個是醫藥。郭廣昌的房產生涯,是從房產代銷開始的。1994年,郭廣昌接手了一個位於上海郊區的滯銷樓盤,當年底,郭廣昌賺到了復星的第一個1000萬元。

郭廣昌轉戰醫藥行業,靈感來自一次復旦同學的飯局。一天,梁信軍邀請一些在復旦大學讀書時的好友吃飯,郭廣昌作陪。席上,有人聊到“生物工程”。郭廣昌一言不發,“生物工程”和醫藥深深地烙在了郭廣昌的腦海裡。郭廣昌與醫藥行業搭上點邊的第一個領域是保健品,但卻以失敗告終。

5、復星創業四人組。但是此時,兩位浙江老鄉——汪群斌和範偉的加盟,堅定了在保健品行業激流勇退的郭廣昌把生物製藥作為復星的主攻方向。汪範二人是浙江湖州人,也畢業於復旦大學,學的都是和梁信軍一樣的專業:遺傳工程學。四人後來被合稱為“復星創業四人組”。

汪群斌曾如此評價這個至今不離不棄的“四人團隊”:“郭廣昌掌握大局;梁信軍主管對外溝通——政府、投資者,以及抓投資項目;我內部管理比較多;範偉一方面側重於地產業,一方面也主要掌管內部事務。如果我們是一個球隊,那麼梁是前鋒,我和範偏中後衛;郭是中場,是隊長。”至此,郭廣昌搭建完畢了自己的核心決策團隊,也總算找到了企業未來的方向。

6、復星脫胎換骨的三件大事!接下來,他又做了三件日後影響深遠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在1996年確立了企業的價值觀,提出復星九字箴言:“修身、齊家、立業、助天下”。

第二件是改制。這一觸及企業核心命題的事情似乎並沒有遭遇太多難度。1998年6月25日,改制後的復星實業(後更名為復星醫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資金3.5億元。也就在此時,郭廣昌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資本“四兩撥千斤”的魔力。日後,他在資本市場上的財技將日臻嫻熟,不斷尋覓各種投資機會,不僅為自己贏得“中國巴菲特”的稱號,也形成了復星獨到的發展模式。

第三件事亦發生在1998年。這一年,郭廣昌成立上海復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這是叱吒上海地產市場的復地集團的前身。在地產市場已悄然摸索了將近4年的郭廣昌,在這一日後將散發暴利氣息的領域終於擁有了長袖善舞的真正平臺。

如今,復星作為一家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專注於中國動力的投資集團,先後投資復星醫藥、復地、豫園商城、建龍集團、南鋼聯、招金礦業、海南礦業、永安保險、分眾傳媒、ClubMed、FolliFollie、復星保德信人壽等。2007年,復星國際(00656.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搭檔離開,郭永昌:對復星影響不言而喻

談及搭檔梁信軍的離開,在業績發佈會上,郭廣昌也直言不諱。對於梁信軍的離職表示不捨,並稱“信軍、阿汪和我幾位一直不離不棄,兄弟情深”,不過在緬懷之餘,在郭廣昌看來,今天的業績會更多地是新生代領導層的集體亮相。

“大家也看到,復星新生代的管理層集體亮相。復星經過這麼多年的培養,應該說是人才輩出,戰將如雲。”

熱愛足球的他,再次用足球做比喻,“企業就像一個球隊,要不斷去贏,而這個球隊總是有隊員休息,總會讓新的人去踢,不能老是讓36歲的球員去踢。”

事實上,郭廣昌對於新生代管理層不僅期待有加,或許更是“呵護備至”,在問答環節,徐曉亮和陳啟宇回應公眾問題之後,郭廣昌都進一步的對稍遺漏之處做回應。

然而創始人之一的梁信軍的離職對於公司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郭廣昌在感謝信中提及,早在一個月前梁信軍就已經提出離職,復星國際的股價在過去的一個月卻恰巧走低,這不能不讓外界認為其中不排除有某種聯繫。

不過,郭廣昌更願意從其中看到樂觀的一面,他說:“我感覺短期內他們的離去對復星是有影響的,但是我們要把壞事變成好事,長期來說的話,我們這次做了很多調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因為這種突發事件的到來,逼迫我們更多地思考,給更多的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據瞭解,梁信軍並非“復星四劍客”中首位因健康問題退出重要管理崗位的“元老”。

早在2013年初,業內便傳出時任復興集團聯席總裁的範偉自2012年12月開始因身體健康原因休假3個月。而當年5月,剛剛休完長假的範偉更是乾脆選擇了從此“隱退”。

有趣的是,在郭廣昌表態,未來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我個人,包括阿汪各位,一定會為復星集團,為各位投資者勤勉敬業,削盡腦子,努力工作十年二十年”,而汪接話說:“身體很好,再幹二十年沒問題”。

復星集團郭廣昌:復星對高管的7個要求

2016年5月25日,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向湖畔大學的學生講授和探討了復星的管理哲學。其中,在管理方面,郭廣昌講述了復星對高管的七個要求:

1、企業家精神

我們請很多優秀人才來複星,但是我們請你來的理由不是說我都想好了,讓你來做。我請你的理由是,我覺得你很優秀,你來告訴我你想用復星的平臺做什麼,不是我想讓你做什麼。

在復星這個平臺做事,願意做,這是最重要的一條。千萬不要說郭廣昌這個人不錯,我是聽他的要求做。大家要有很強烈的願望說我想做什麼事,所以你能整合資源,這就是企業家精神。

2、灰度+情商

像我們這樣高速發展中的民營企業,大家作為復星集團的高級管理人才,一定要非常清楚,集團是不可能給你一個像螺絲釘一樣、非常清晰的要求的,我們的發展空間太大,邊界不可能劃得那麼清楚。你自己定位自己,在復星這種高速發展的企業,“灰度”非常重要。

3、正能量,不抱怨

不誇張地講,在復星這樣的成長型公司裡,問題是層出不窮的。如果要批判,十本書都寫不完。我們要達到管理一萬億資產的規模,我們一大堆問題。所以你要抱怨的話,你每天抱怨都來不及。但是,抱怨不解決問題。

作為復星的高級人才,就是來解決問題的。正因為我們有這麼多問題,所以要請大家來,要請那麼多優秀的人才到這裡來。所以,不要抱怨。你講的那些東西我都知道,那些問題我比你還清楚,我如果一直聽抱怨,我就充滿了負能量。

當然,你還是可以談,談一兩次可以,但之後我主要是聽怎麼解決問題。

4、投資紀律

每年都強調一點,我們還是要堅持我們的投資紀律。我們學習巴菲特的投資模型,絕不是說說的,我們要堅持,我們要堅持價值投資,堅持對一個公司的基本面的考察,我們絕不跟風。為什麼要強調呢?因為堅持是很不容易的一個事情。

絕大部分時候,我們的團隊會跟我講,你看二級市場是40倍的PE,我現在20倍,為什麼不可以投?現在他概念這麼好,為什麼不能投?等等等等。

我們一定不能隨大流、隨概念,我們要堅持一個原則,不管上市還是不上市,一定要看對他基本面的分析。基本面沒有問題,整個公司是好的,股價跌沒什麼好怕的;同樣的,基本面沒變化,股價漲了,還是那家公司。這種堅定,這種堅持,是我們復星能走到今天的原因。

所以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堅持這個投資紀律,希望我們投資團隊一定不要忘了這一點。

5、閉環

什麼叫閉環?閉環的概念,是在你的領域裡、你提供的產品裡,要把復星所有的優勢都整合進去,形成一個產品,一個完整的、可以給客戶體驗的、可以創造價值的產品。

為什麼要講閉環?因為客戶不關心你內部融通了沒有,客戶只關心你給了他什麼,只感受到你給他的產品、服務和內容。什麼是產品力?在我們看來強調產品力就一定要閉環,就要通過融通,藉助各種資源讓客戶尖叫。

6、秋後算賬

復星的激勵體系這些年變革很大,但是光有激勵體系還是不夠的。我們對高級管理人員的管理辦法,能像對待流水線工人一樣嗎?你今天多生產一個螺絲釘,馬上多發一塊錢,做得到嗎?你今天多工作一天,獎金就多了,然後馬上打電話給你,表揚你,做不到的。

高級管理人員根本上還由他自己的價值觀、性格決定的。我這麼多年來一直說一句話,秋後算賬。出了問題的,價值觀有問題的,查出來了,我們秋後要算賬;對於那些做了貢獻的,我回顧來看,還沒有說誰我們復星要虧待他,我們這個正向的秋後算賬也一直有效。

7、身邊的商學院

要重視那些中國自己成長起來的,包括復星自己成長起來的、土生土長的,但是又非常善於學習的年輕人,這些人是我們重點要培養的。復星是最好的MBA學習場所,我們每天、每年開多少會?我一個晚上有時要參加5個電話會議,這5個電話會議都是一個MBA可以討論的東西,談論的都是真金白銀,這是最好的學習。

你拿到個案去分析,汪總怎麼分析問題,梁總怎麼分析問題,你今天待人接物,怎麼讓領導5分鐘之內就對你高看兩眼,這就是學習,千萬不要說我要學習,書包背好,咖啡倒好,我要開始學習了。

在復星,我們有那麼多項目要談,有那麼多的會議要開,這些項目和會議就是我們看每個人,然後給大家提供的學習機會。

復星的合夥人絕不是終身制

郭廣昌在今早發佈的股東信中大幅提及了復星的用人之道,“復星的合夥人也絕不是終身制,每年都會有新增和退出。復星最希望兩類人能成為我們的全球合夥人,一類是能獨當一面,為復星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另一類是深刻認同復星的文化和戰略,年富力強、有巨大發展潛力、願意不斷向高處攀登的同學。對這兩類人,我們都將給予鼓勵、重視和發展機遇。”

據瞭解,2016年1月11日,復星集團推出了全球合夥人計劃,向首批18位全球核心管理人員(“承授人”)授出共1.11億股普通股股份購股權。截止目前,復星已經公佈了兩輪全球合夥人名單,目前共有超過20位獲入名單。

而復星官網當前顯示的“全球合夥人”共有15位,其中,剛剛被任命擔任新職務的龔平、王燦、徐曉亮、康蘭、陳啟宇就為列其中,此外,根據上述公告,目前王燦持有公司股份422.5萬股,康蘭持有公司股份737萬股,龔平持有公司股份417萬股。

復星地產董事長、豫園商城董事長徐曉亮在3月29日上午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有不同的平臺層次,最頂層的是復星集團的全球合夥人。第二層是投資的產業平臺,產業平臺合夥人。第三層是創業公司,創業的合夥人。在縱向當中是不同層面、不同平臺的合夥人。在橫向上,我們有不同的職能,人、才、法,包括我們的風控、IT、公共事務,不同條件的合夥人組成的。加上覆星全球目前有265位MD,形成了我們這張復星一家可以彼此賦能的生態產業組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