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还不拉黑那些正在拖你后腿的人?

你为什么还不拉黑那些正在拖你后腿的人?

国庆这几天,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来都来了……”

经济学有个原理叫“沉没成本”,意思是一种已经不可回收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说得更通俗点,就比如:烂片的电影票、难吃的外卖、艰难维持的事业和名存实亡的婚姻。明知道放手会痛快,可总是缅怀于付出:

“钱都付了”、“都3年了”、“婚都结了”然后继续痛苦地硬撑。

这些人是傻吗?其实不是。因为人的本性,就是不断地占用、消耗,至于是否值得,往往总是忘记。

“如果你有86400元,现在丢了10元。

你是会用剩下的86390元,去找那10元,还是拿着剩下的钱继续生活?”

这问题不难,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但现实是,我们每天86400秒的生活,却经常因为额外的烦恼,而浪费进去。我朋友是个小演员,刚开微博那阵,天天跟粉丝互动,后来就有键盘侠对她人身攻击。最开始他特别生气,就跟键盘侠对骂,非把对方掐得没话说了才行。

后来突然一天,跟我说:“有次跟人互撕,唇枪舌战了一下午,才发现自己好多正事都没干,也没心思干,突然就觉得太亏了。

你为什么还不拉黑那些正在拖你后腿的人?

干脆直接拉黑,其实早该这么做了,清净。”很多时候,表面上看着“得到的东西”,都隐藏着“无尽的损失”。及时止损的重点,不在于“止损”,而在于能不能“及时”。最让人肉疼的,不是当下舍弃的小钱,而是长久投入、最后崩盘;更是“早就该这么做了”的悔恨感。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类似的事件:被家暴好几年的妻子,却不离婚;被公司拖垮的员工,却不离职。

小时候我问我爸,为什么那些很可怜的人,都不离开?我爸一语点破:很多人心存侥幸,更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底气。一个搞刑侦的民警说过:“很多被骗去搞传销的人,其实很快就能知道这是骗局。但是他们不甘心投入的钱打了水漂,于是想方设法地捞损失。甚至当了传销组织的帮凶。”那些“肯赌”的人,其实早就看淡了对错,更注重结果。

我还看过一个令人唏嘘的采访:37岁的男子在面馆被采访,聊到工作时间和待遇,义愤填膺,还把自己说哭了:他在公司呆了12年,工资只涨过2次,加班没有加班费,还经常为季度考评发愁。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辞职呢?他就一脸发愁,摆出“老员工”的身份,好像公司离不开他似的,说“都这么多年了……”实际上,12年间他也没有创造出突出的业绩,混日子罢了。

现实就是这样,你没有底气的时候,只有被选择的权利。是金条或者是荆条,反正好不容易抓住的,死死攥住就对了。表面上是公司不够好,实际上是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配得上更好的。

你为什么还不拉黑那些正在拖你后腿的人?

为什么63岁的林青霞离婚大家都说好?因为她是林青霞啊,她值得。

我们总是能听到:想买的东西要趁早,越早买,以后分摊到每一天的费用就越便宜;想做的事儿要快,机会不等人,别考虑!但却没人告诉你,想扔的东西也要趁早,要不然日后分摊到每一天的糟心也就越多。更没人告诉你,冲动消费、冲动行动之后的后果,该怎么承担。

张雨绮离婚了,能自己买钻戒买包包,能混得风生水起;林青霞离婚了,她要的爱情那个人给不起,她够洒脱够爽快;真正“嫁得好”的人,是那些不需要“嫁得好”,也能过得好的人。每个人的归宿,最终都是自己,这世界上围城很多,没点底气,走不出去。

该放手时不纠结,该告别时不犹豫,当你不计从前,才能看见未来。西方有句谚语:“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别喊心疼,“舍得”是成长中最大的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