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雪茄和機制雪茄的差距能不能消弭?

簡介: 手工雪茄和機制雪茄

手工雪茄和機制雪茄的距離無法消弭

手工雪茄和機制雪茄的差距能不能消弭?

有人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機器卷制雪茄能不能替代人類?這個問題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中葉就有過極為激烈的爭論,隨著香菸工業的興起,手工雪茄受到極大的衝擊,很多雪茄工廠不得不引入機器,用機器來卷制雪茄,一方面提高產量,一方面降低人工成本。

可是最終,雪茄行當裡面所有向機器妥協又想保持雪茄風格的的都失敗了,無一例外。最終雪茄行業就分野成手工雪茄和機器雪茄,手工雪茄佔據了金字塔的頂端,機器雪茄也有極為龐大的市場份額,不過二者幾乎沒有交織。以優質手工雪茄著稱的品牌無法在機器雪茄中獲得成功,例如高希霸也有迷你雪茄這種機器雪茄,可在高希霸的版圖內這種雪茄甚至連配角都不算;例如丹納曼也擁有不小的雪茄市場份額,可是在高端手工雪茄領域卻極難有建樹。

究其原因還是機器無法帶來手工的溫度。

手工雪茄和機制雪茄的差距能不能消弭?

手工與否是雪茄好壞的一條分界線,任何品牌一旦選擇手工卷制雪茄,就一定會選者比較好一點的菸葉,有些小品牌的手工雪茄所選的菸葉會比知名品牌的機制雪茄煙葉要好很多。

這盒機器雪茄的效率有關,首先機器制雪茄時,會要將混合調配好的茄心加入雪茄鑄型機器中(此過程和香菸製作過程極其相似),覆上一片完整的茄套,再依據合適的長度將管狀茄心兩端密封起來,然後加上茄衣,裁切即成。由於茄心菸葉是大量按比例混合的,所以機制雪茄的茄心一般都比較短,短茄心的雪茄燃燒會比較快。

手工雪茄和機制雪茄的差距能不能消弭?

其次機制雪茄的菸葉利用率比較高,所以機制雪茄內裡一定會有碎菸葉,抽時候你會發現燃燒不均勻,某段燃燒的比較慢,某段比較快,快的那一段裡面的茄心包含碎菸葉。這點手工雪茄完全不同,手工雪茄在卷制的過程中浪費會比較多,只選擇大片的菸葉,同時還會裁邊,把菸葉邊角、帶蟲眼的、葉脈太大的去除,這些被放棄的菸葉會被裁減成菸絲獨立銷售。

這就造成了由於機制雪茄的茄芯包含碎菸葉,而手工卷制的雪茄茄芯一般是整張的菸葉,導致手工雪茄的味道更加濃郁,整隻雪茄擁有更多的層次變化。這種區別在長時間的發酵熟化後會更加明顯:手工茄的口味一般會隨著醇化變得更加圓潤、富有層次感,機制茄則沒有太大的醇化價值。

如果不怕浪費,也選用最好的菸葉,機制雪茄能不能卷出手工雪茄的結果?

手工雪茄和機制雪茄的差距能不能消弭?

工藝上是可以的,一張菸葉標準化的剪裁,所有邊角都拋棄,標準化的菸葉篩選、模式化的卷制……機器其實也能卷製出來一支長茄芯、味道相對統一、緊實度合適的雪茄,可缺乏的就是手工的溫度。手工卷制無法像機器一樣標準,但正是手藝人的存在讓雪茄多了一層浪漫氣息、多了一層溫度、多了一段不斷書寫的歷史。這才是雪茄站在菸草頂端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