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期貨大咖梁瑞安的交易隨筆:闡述市場與人性背後的財富遊戲

基本面與人性背後的財富遊戲:期貨大咖梁瑞安 2016 年交易隨筆

2016年即將過去,回顧商品期貨市場、債券市場可謂跌宕起伏,而股市不溫不火,不過個股行情仍有幾分亮色。今年筆者過去五年本人業績最不滿意的一年,究其原因,是對供應側改革理解不深,幾乎錯過黑色的大行情,值得反思。稍感欣慰的是,在實踐價值投資過程中,逐步感悟了一些東西。今年是寫交易隨筆第五年,期貨交易的東西總結差不多了,今年嘗試把自己對股票價值投資理解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

2016-1-1

【牧場】草原上放牧,假如10公分長的草地上可養活10000只羊,那麼,啃到3公分時最多隻能養活3000只羊。做投資也一樣,假如前年知道鐵礦石可以從1000元/噸跌到0,那麼,當時應該空10000噸,現在只能空3000噸。運用到期貨資管上,因為商品價位低了,容納資金變少了,而資管規模在上升,那麼必然是得換一個牧場了。

揭秘!期貨大咖梁瑞安的交易隨筆:闡述市場與人性背後的財富遊戲

【最簡單】在金融市場中,應該只做簡單的事情。什麼事情最簡單?當然是大趨勢,把握大勢,才能抓住大機會。應該把99%的精力放在分析大趨勢上,而不應該花哪怕1%的精力去做深做透小機會。將軍趕路,不追小兔!

【森林】在過去的2015年裡,最成功的交易是股指成功逃頂然後空了有色金屬,最遺憾的是仍在期貨市場裡耕耘著那一畝三分地卻忽略了股市的大機會。大局觀比細節重要十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過去半年最深刻的經驗教訓。

揭秘!期貨大咖梁瑞安的交易隨筆:闡述市場與人性背後的財富遊戲

2016-1-4

【標的】每一次股市的牛市都是在吹泡泡,牛市中垃圾股與績優股齊飛,當退潮時垃圾股從哪來回到哪裡去,只有極少數績優股可以不斷創新高,這些股票就是我要尋找的投資標的。

2016-1-5

【謹慎】2016年,商品期貨市場的目標是不虧錢,行情越來越小,一旦虧錢,是不容易賺回的。所以,謹慎、謹慎、再謹慎!子彈在手,不怕沒目標。

【選股】經濟在下行,股市天天向上也不現實。牛市,永遠是一廂情願的大眾願望。殘酷的現實是,只有1%的股票可以走出長期牛市。不選股,等於投硬幣,正面能接受,反面也不必感到意外。

2016-1-7

【耐心等待】價值投資適合於任何股市,在A股中不是價值投資失效,而是以價值投資的理念難覓到理想的投資標的。所以,耐心等待也是價值投資的關鍵要件。

2016-1-11

【透支】從一二十年的時間尺度看,股票價格走勢只與公司業績的成長性有關。換言之,如果股價遭到非理性惡炒,透支了公司的未來,必將換來未來長期的估值迴歸,中國平安就是一個經典案例。今天的創業板80%的股票還會腰斬,未來十年依然可以不斷創新高的估計不足1%。

2016-1-12

【負和博弈】期貨玩了十幾年,暮然回首,發現自己一直在逆水行舟。期市是個典型的負和博弈市場,要持續盈利,得付出加倍的努力。而股市是個正和博弈市場,同樣的努力更容易勝出。因此,大資金更適合投資股市;期市因為有槓桿,更適合小資金博取暴利,實現從窮人變富人的夢想,有句話"窮得只能做期貨",不無道理。

2016-1-20

【害人】去年國內私募井噴,表面上看欣欣向榮,但背後的問題也很多。渾水摸魚的基金經理一大堆,在動盪的市場中根本不堪一擊。另一個問題是,許多私募盲目擴規模,而原有的久經考驗的盈利模式已經到達規模瓶頸,不得不增加或切換到新的盈利模式,結果收益慘淡。規模收益遞減是真理,盲目切換盈利模式更害人。

2016-1-21

【差異】股票與期貨的差異:

1.股票的價值由上市公司產生的現金流決定,商品期貨價格由供需決定;

2.股票的價格可長期偏離價值,期貨價格只能短期小偏離現貨價格;

3.炒股談理想,炒期看現實;

4.股票分析涉及面更廣,期貨研究可以只看供需;

5.股票的資金管理比期貨簡單;

6.期貨的槓桿比股票大,會暴賺暴賠;

7.股市中的騙子和傻子都比期市多,利用人性弱點的量化交易在股市中可以做強做大,在期市中不一定能生存;

8.股票可能有分紅,是正和博弈,期貨是負和博弈;

9.股票非常適合長線投資,期貨適合中短線投機。

2016-3-2

【吃貨看投資】投資股票,如慢火燉湯,選好食材(個股),慢慢燉,時間越長湯越靚;炒期貨,像爆炒腰花,火候很重要,炒老了,口感不佳,入嘴後也得吐出來。

【逆向思維】價值投資,落實到交易上,其實就是:估值便宜時樂觀點,激進點;估值比較貴時,悲觀點,保守點。不猜頂,不猜底。

2016-3-9

【反彈】近日有不少金融人士猜測是不是要迎來商品牛市了,我的回答是未來三五年看不見什麼牛市,只有反彈,沒有反轉。原因很簡單,產能如此過剩,怎麼會有牛市?退一步,憑常識觀察,商品牛市第一階段因為要消化上一個週期的過剩產能價格上漲是悄無聲息進行的,而最近商品價格上漲,是急哄哄的,屬熊市中的反彈。

2016-3-26

【聰明的牛市】如果考慮公司本身業債和估值,依我看,A股中99%的股票都是垃圾,所以在垃圾上天的瘋狂牛市中,應該把精選的個股也減持甚至全賣光;然而,在塵埃落定的"熊市"中,應該淡定從容地在1%的個股中挑選出自己特別喜歡的,堅決買入,長期持有。個股的牛市才是聰明的牛市;大盤的牛市,是傻子起鬨的牛市。

2016-3-28

【選美】從第一天炒股至今,斷斷續續,已經有十五年的經驗教訓(更多的是教訓),自己對"好公司"的標準不斷在收嚴。剛開始時認為賺錢的公司就是好公司,後來覺得曾經賺過大錢的公司是好公司,今天認為在未來一二十年可以輕輕鬆鬆賺錢越來越多的才是好公司。標準收嚴了,標的馬上大幅減少,真所謂選股如選美!

2016-4-15

【心中無劍】回想自己十幾年的期貨交易經歷,確實大部分虧損的交易都是因為沒有耐心等待好時機,結果只能血淋淋的止損出局。期貨市場是個負和博弈市場,連續看三五年估計盈利的人數佔比不足10%,也就是說,假如你嚴選時機,在這幾年沒找到任何進場機會,一筆交易都沒做,但你已經輕鬆進入了TOP10%了。所以,投資的最高境界確實是等待,手中有劍心中無劍。

2016-4-28

【生存法則】玩期貨十幾年,時而浮浮沉沉,時而柳暗花明,時悲,時喜,經歷過爆倉,體驗過百倍。市場上賺錢的方法總結不完,但可以用12個字總結期市的長期生存法則:1、窄止損,敢止損;2、賺暴利,得出金。

2016-5-19

【風口上的雄鷹】選股,確實是尋找風口上的雄鷹!如果只找到風口,沒找到雄鷹,在A股裡確實可以炒一炒,但必須跑得快;如果僅找到了雄鷹,但沒站在風口上,那麼可以長期持有,耐心等待大風起時鷹擊長空那一刻;如果已經找到了風口上的雄鷹,那麼唯有重倉押上去了。

2016-5-23

【投資的本質】個人理財與資產管理在投資組合配置上差異很大,前者傾向於儘量集中投資,把有限的資金投到收益較高的資產上,可承受的波動率更大,長期業績一般更好;後者傾向於儘量分散投資,目標之一是把波動率壓低,但是長期業績一般較平庸。打個比方,個人理財是在舞臺上自由自在跳舞,資產管理則是帶著手鍊和腳鏈跳舞,前者的動作更優美,更接近投資的本質。所以,馬科維茨的投資組合理論更適合於給客戶做資金管理。

2016-6-1

【去偽存真】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中國資本市場傻子那麼多?是不是因為過去十幾年發了太多貨幣,然而像樣的投資標的又少的可憐,大家就瞎炒概念了。坦率講,在"傻子多"的背景下,上市賣股票確實比老老實實賣產品(服務)更容易撈錢,所以,老闆們趨之若鶩的去上市。為了賣好價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天天做很酷炫的ppt去吆喝。價值投資,90%的工作在於去偽存真,找到極少數的不忽悠的踏踏實實賺錢的好公司。

2016-6-21

【思考深度】玩期貨,PK的是對確定性的把握和重倉的魄力;玩股票,PK的是思考的深度和持倉的耐力。屌絲逆襲,得玩期貨;保值增值,可投資上市公司。

2016-6-22

【俄羅斯氣質】玩期貨,得有點俄羅斯戰鬥民族的氣質:強悍的心理素質、永不被征服的精神。遇到挫折行情,冷靜思考,充分論證,堅持己見,伺機而動,一舉殲滅!

2016-6-30

【抵禦通脹】茅臺股價與人民幣匯率關係緊密,銅價和人民幣匯率沒關係,基本結論:人民幣印多了,可以買茅臺股來抵禦通脹!當然,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地產也一樣的。

2016-7-2

【慣性思維】棉花的案例告訴我們,慣性思維不利於期貨交易。棉花產業鏈供給收縮幾年,去庫存很徹底了,如干柴堆,稍微有點利多火星,就會點燃熊熊烈火。產業鏈和金融市場一樣,也是追漲殺跌的,價格漲起來,立馬紛紛補庫,需求瞬間暴增,從而導致價格短時間暴漲。

【大成者】無論期市還是股市,都是圍繞基本面展開的財富遊戲,大成者必是既精通基本面又洞察人性者也!

【投機需求】研究商品,我堅信供需決定價格。這裡面,供應等於產量加庫存,沒什麼文章可做。然而,真實的需求卻是等於真實的終端消費加投機性需求(因為看漲而多買的需求),僵化的供需分析只靜態地盯住真實的終端消費,而沒有看到動態的投機需求,後者有時候來勢洶洶,會讓人大跌眼鏡。牛頓那句話"我能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但算不出人類的瘋狂"同樣適用於中短期的商品市場。

2016-7-4

【誤區】證券分析師百分之百陷入一個誤區—— 推薦一大堆股票,並且幾個月又換一批。要知道,未來一二十年,這堆上市公司中可以持續成長的僅有一隻或者沒有。所以,推薦一隻即可!大家的辯解肯定是:為了工作嘛,不推薦大家哪知道我有工作成效?其實這樣的幹活是嚴重脫離投資本質的,充其量就是擊鼓傳花遊戲的鼓手。如果他們本人認識到這個誤區,是個好苗子;否則,只是個金融金領,談不上有思想,更不會有太大作為。

2016-7-6

【雄鷹】如果人民幣不貶值,如果不考慮收臧價值,單單靠品牌,茅臺是平地上的雄鷹。然而,今天這兩個條件已具備,茅臺將是一隻風口上的雄鷹!

2016-7-22

【精選個股】所謂的股票大牛市,就是大多數股票同時一窩蜂上漲,績優股與垃圾股共舞。如果把投資的時間限定為五至十年,從概率論上看,幾千只股票同時上漲是小概率事件,當你把要求降低,只要求幾百只股票同時上漲,它的概率會增加10倍以上,幾十只股票同時上漲的概率又增加了10倍以上。所以,長期投資靠買大盤指數並持有不動不是明智之舉!做投資第一原則是確定性,也就是挑大概率的事情做,因此,股市的長期投資應該精選個股,把目光專注於一籃子恆定的幾十個股票中,讓心中的股市縮小為大眾股市的百分之一,成功的概率會增一百倍以上。

2016-7-24

【化繁為簡】一直覺得投資與攝影很像,但說不出之所以然。漫步臺北,看到一幅光影攝影作品,突然想明白了。攝影是一門藝術,把真實的四維世界(隨著時間流動的三維空間)壓縮成瞬間的二維世界,信息量不足原來的萬分之一,卻有可能成為永恆的經典,讓人過目不忘。投資也一樣,就是化繁為簡,從海量的紛繁蕪雜的信息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質,用三五句話講清楚,這樣賺錢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2016-7-27

【加倉】價值投資者在大牛市中其實是相對吃虧的,垃圾"牛股"滿天飛,價值股按部就班,漲幅落後;而在熊市和豬市中,是會佔點便宜的,資金對大市沒信心,反而會超配白馬價值股。所以,大盤暴跌一片恐慌時,是加倉白馬價值股的好時機。

【走鋼絲】玩期貨,90%以上的玩家都是用槓桿做單邊,這如同在高山峽谷上徒手走鋼絲,能成功走過去的估計不足千分之一。如果沒有點犧牲精神,千萬別這麼幹。套利、期現套如同繫著安全帶,肩扛平衡大竹竿走鋼絲,成功率大幅提升。未來幾年,商品供需矛盾不突出,後兩種模式估計還有飯吃,大單邊機會將越來越少。

2016-7-30

【種樹】投資非週期類上市公司要不要研究宏觀經濟?個人認為,要研究,只不過是粗線條看一下長期發展方向即可,沒必要像宏觀經濟學家那樣盯得那麼緊。投資上市公司如種樹,宏觀經濟如同週而復始的四季氣候,一棵樹要長成參天大樹得經歷無數個春夏秋冬。決定樹的高度最主要因素是樹種,而不是氣候,更不是變幻莫測的天氣。因此,決定投資非週期股票成敗的最關鍵因素是選對樹種也就是選對股,而不是看對宏觀經濟方向。

2016-8-9

【簡單】我們的經驗往往驗證一個長久以來的觀念:只要做好準備,在人生中抓住幾個機會,迅速採取適當的行動,去做簡單而合乎邏輯的事情,這輩子就能得到很大的財富。但這種機會很少,通常屬於不斷尋找和等待、充滿求知慾望,而又熱衷分析各種不同變量的人。 ——查理·芒格

2016-8-19

【替代】各行各業都會隨著時代而變遷,主要脈絡是替代。例如,電話替代了電報,互聯網替代了報紙,網購圖書替代了書店,微信替代了BBS,數碼相機替代了膠片相機,……時代的浪潮總是向前奔湧,投資就是投時代,放棄被替代的行業,擁抱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行業。

2016-8-29

【壁壘】沒(低)壁壘的公司,充其量最多是個週期股,其估值飄忽不定,只適合按週期股的炒法玩,不適合做長期價值投資。有壁壘的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往往是:要麼唯一,要麼第一。

2016-8-30

【信息產業】一個企業要賺越來越多的錢,要麼通過提價,要麼通過放量,或者兼而有之。一個產品(服務)想一直提價,必須得達到壟斷地步,如片仔癀、東阿阿膠等。一個產品(服務)想一直放量,必須具備指數增長特徵,如全球的數據流量。有又深又寬防城河的企業,掌握了定價權,容易持續成長,這是大家熟悉的巴菲特喜歡的企業,這類企業在上市公司中屬鳳毛麟角。然而,信息產業最基本的元素是流量,它具備指數增長特徵,因此這行業容易出大牛股,君不見中國前10名首富有6名是搞信息產業麼?中國在過去十幾年積累了大量IT人才,加上十幾億的人口基數,未來二三十年我國的信息產業一定會加速成長,成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引擎。因此,這應該是我們投資的重中之重!

2016-8-31

【產業升級】產業升級,主要是由需求驅動的。當人均收入低時,大家就喜歡低端貨,生產低端貨的公司會活得很好。當人均收入提升之後,大家會偏向購買中高端物品,這些廠商會受益。如果你一直生產低端貨,隨著需求下降,你的利潤會縮水甚至虧損,不升級就會被淘汰。所以,產業升級不是目標,而是商業生態優勝劣汰的自然結果。未來的投資方向,宜選擇中高端的,一定得規避生產低端貨的公司。

2016-9-2

【深入淺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是海量的,必須有大局觀才能做到抽絲剝繭,找到問題的主線,方能看出事物的本質。研究員論證問題既要做到深入又要做到淺出,研究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淺出"的水平——總結歸納的能力。只能"深入"研究問題的研究員屬普通研究員,能夠"深入淺出"地論證問題的是優秀研究員,"淺出"更需要功底。"深入"是"淺出"的基本保證;"淺出"是"深入"的最終目標。

2016-9-3

【拼圖】信息是雜亂無章,如散亂一地的大樹拼圖碎片,研究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把這堆碎片拼成一棵大樹,讓信息從無序變成有序,從而產生價值。梳理過的信息,讓我們可以一目瞭然的看出哪些是樹幹,哪些是樹枝,哪些是樹葉。能很出色地完成這項工作的研究員確實非常少,多數是按照自己的主觀臆測去"擺"出一棵樹,而不是按照信息碎片的原本位置有序拼接,所以顯得依然很凌亂,對投資的指導作用大打折扣。

2016-9-9

【進化】一本書顛覆了我對遊戲的看法,可見人的很多想法是錯誤的,而且錯誤得很可怕!在金融市場上,必須有開放的心態,敢於否定自我,才能不斷"進化"。

【性格】觀察了十幾年,金融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成功與失敗,總結一句話就是:性格決定命運!只不過,金融市場是個放大鏡,會讓你性格的優點和弱點放大。如果性格不改變,那麼結果也難以改變。所以,金融市場上的修煉就是不斷完善自我!

2016-9-17

【選股標準】我A股雖然已經滿倉了,但仍然歡迎註冊制。上市公司就像超市的商品,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越多越好,因為選擇餘地更多了。無論上市多少家公司,我只研究二三十家,只持有三五隻股票,其他的愛垃圾就垃圾吧。我能做的就是,堅持自己嚴格的選股標準毫不動搖,在垃圾股海中構築自己的諾亞方舟,在風雨中奮力前行。

【標的】A股斷斷續續摸索了15年,經歷了兩次荒唐事,2007年上證指數突破5000點,很多人開始看一萬點,我那時真信了,結果2008年幾乎被腰斬兩次。 2015年上證指數又突破5000點,又有人看一萬點了,這次我打死不信了,因為賠怕了!認真想想,企業利潤增速就那麼快,大盤動不動一兩年翻一兩番,真的很可怕,市場太不理性了!然而,過去十幾年很多優秀上市公司的股價還是不斷創新高的,這其實才是我們需要投資的標的,而不是大盤。

【盲目自信】在金融圈泡了十幾年,發現金融市場最普通的情緒就是盲目自信——總認為自己比平均水平高,從而誤認為不付出精力研究就能賺線,靠一點小聰明就能超越別人。 殊不知,統計結果是,長期看,專業的收益率比非專業的高,理性的比非理性活得長。縱觀期市和股市,90%以上的玩家是虧錢的,所以說,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好事情。

2016-9-19

【當心】上市公司不斷定增吸金去買資產的資本遊戲其實很簡單,就是用1.5元去買個1元的資產,然後做幾張ppt,說這個資產特犇叉,值5元,讓大夥申購吧。拋開 未來這個資產的收益不談,單單說融資買資產這一刻,上巿公司就已大賺特賺了。所以,很多公司好這一口!但凡融資買資產的公司,一百個當心!

2016-9-26

【猛幹】投資為嘛折磨人,因為:不確定讓人不舒服!換言之,當確定性很高時,得猛幹,才能補償那份常態下經受的"折磨"。

2016-9-28

【剛性】就一年而言,農產品的供需都很剛性,供不應求,一定暴漲;供過於求,一定暴跌!無其它路徑。

2016-10-12

【狗與主人】投資股票,必須站得高看得遠;玩期貨,不能好高騖遠,必須緊盯現貨市場。股票價格與價值的關係、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關係,都是狗與主人的關係,小狗永遠繞著主人跑。只不過,如果前者的繩長是兩米,那麼後者的繩長是20釐米。

2016-10-13

【本質】做投資(投機),大多數人(約90%)靠瞎蒙,每次勝率賠率五五開,長此以往必輸光;10%的人看清了表象,可以持續賺小錢;1%的人看透了本質,可以賺大錢!

2016-10-14

【情緒】無論商品期貨價格,還是股票價格,都是受基本面和情緒驅動,基本面主導長期價格走勢,情緒影響中短期價格走勢。其中情緒對價格的影響總是均值迴歸的,只不 過時間可長可短而已。平時經常說的"價格不合理",是指情緒對價格的影響偏離均值太遠了,有迴歸的必然性。如果忽略市場情緒,單靠基本面做交易,賺錢是沒問題的,但是收益曲線會回撤比較大。所以必須融入對情緒的理解,並加以利用,細化交易策略,才能把收益曲線做得更平滑。

2016-10-17

【慣性】長期看,大宗商品價格永遠是週期性地大箱體波動。價格週期的拐點往往滯後於供需平衡的拐點(注意這裡的"需"特指真實消費),因為牛市中補庫行為增加了商品的需求,給行情火上加油,熊市中去庫存行為讓商品的需求雪上加霜,所以商品價格運動具有慣性,經常會漲過頭、跌過頭。因此,靠基本面分析可以提早預判價格的頂和底。

2016-10-19

【玄機】商品供需分析中,通過對庫存的分析可以洞察到產業鏈發展的玄機。靜態的庫存水平,代表歷史的累計供需平衡之和。可觀測庫存的變化比較有學問,有時 代表供需不平衡的結果,有時是產業鏈主動去庫存,有時是主動補庫。如何區別?一般看價格走勢,再結合行業動態,價跌庫存降一般是主動去庫存,價漲庫存增則 是主動補庫。如果一個商品去庫存多年,絕對庫存水平處於歷史低位,並且產量與消費量仍有很大缺口,那麼,必然暴漲。

2016-11-3

【利用】恐懼與貪婪,總是讓市場劇烈波動,與其被其所傷,不如利用之。

【高壓鍋蓋】又管產能、產量,還管價格,唯一能市場化波動的只有需求了。假如中長期需求向好,供應跟不上,按住價格等於按住吱吱冒熱氣的沒關嚴的高壓鍋蓋。

2016-11-11

【鐘擺】商品的大週期如同鐘擺一樣,擺到一端極限高度之後,瞬間速度為0,然後朝反方向的一端擺動,運行速度會越來越快。

2016-11-14

【信服】大多數人看對賺不了錢,是因為自己不能完全說服自己,持倉不夠堅定!問題出在如何把自己說服了,這需要不斷把論據填充到自己的理論體系中,並推出可以讓自己信服的結論。該結論讓自己信服即可,別人信不信一點都不重要。

【指標】評價一個投資人的水平的最佳指標是歷史盈利總額,而不是收益曲線,更不是某個時段比較亮麗的收益曲線。

2016-11-15

【孤獨者】金融市場像個菜市場,充斥著各種噪音,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迷信意見領袖,最終決策還得聽從自己的內心。投資,是孤獨者玩的遊戲,最終考驗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2016-11-16

【堅持】期貨交易方法上百種,學會其中一種適合自己性格的即可。千萬別博採眾長"改良"自己的交易方法。當把三節棍改為三節錘時,耍起來肯定會打臉。此外,對交易方法的"完善"也不要寄予厚望,如果真能像你所想可以無限完善,那麼世界首富非你莫屬。每種交易方法都有固有的缺點,我們唯有深刻認識它,坦然接受它,在最艱難的時候堅持它,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6-11-22

【猛幹】拋開資管不說,期貨市場中賺大錢的人,90%以上是猛幹幾年衝出來的,很少是通過穩定複利增長實現的。後面這條路,我走了十年未見效。

2016-11-24

【三步曲】遠月雙焦成長三步曲:第一步,淨空單、跨期正套、做多遠期鋼利潤(多螺紋空原料),均被觸發止損盤,紛紛奪門而出,因門太小,今天十有八九封板;第二 步、未來十天,1月多頭移倉遠月,1一5價差修復至100元多,移倉動作慢者得吃一個療程後悔藥;第三步、1月交割後,5月價格高點會大概率高於1月的高點,因為3至5月才是鋼生產旺季,目前僅僅是淡季行情而已,真正凶猛的行情在春節後。

2016-11-26

【氣球】商品的價格如同懸浮在空中的氣球,供不應求時,供需的棒子往上擊打一下,氣球上升一定距離,過一段時間,如果依然供不應求,棒子再往上擊打一下,又上升一定距離,如此走走停停,直至供需平衡,這就是商品的牛市。反之,商品的熊市表現亦然。牛市中千萬別猜價格,更不要摸頂,氣球的絕對位置是非常難確定的,因為供需1%的失衡,價格可以漲跌10%。

揭秘!期貨大咖梁瑞安的交易隨筆:闡述市場與人性背後的財富遊戲

【驅動力】未來半年至一年,商品牛市會持續展開,主要驅動力有三個:1、供應短期彈性小;2、預期變了,持續幾年的去庫存已轉變成補庫存;3、人民幣持續貶值,中國因素的商品面臨價值重估。

2016-11-30

【拳擊】期貨重倉幹,必須得像拳擊運動員一樣,重拳出擊後,得收,然後下一拳才有力度。

2016-12-3

【控制回撤】對於一個可以持續盈利的期貨交易者而言,控制回撤最簡單、最實用、最有效的方法是"只出金、不入金"。

2016-12-10

【王道】按目前的股票lPO、定增速度,A股越來越適合做價值投資了,高估值的擊鼓傳花遊戲很有可能三五年內玩完。目測95%以上都是業績週期波動的上市公司,真正不斷長期成長的不足5%,未來幾年買估值合適的成長股(無論盤子多大)才是王道。

【標準】拋開論證的水平不說,股票投資者選股的標準五花八門,有的人一個月看好就買入,有的人一年看好就買入,有的人十年看好才買入。前面的兩種人多數在炒股,最後這類人一定是在做價值投資。一個股票在是否加入自選股之前,我都要問自己很多遍:未來十年看好嗎?

2016-12-20

【高階邏輯】中國期貨市場經歷二十多年的發展,市場是越來越聰明瞭,大家玩的都是高階邏輯,你在交易今天的利多他在交易明天的利空,你在交易明天的利空他又在交易後天的利多,從而導致期價上下翻飛,多空似乎都有道理。要想在期貨市場生存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建倉得領先市場主流想法半步;平倉必須領先他們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