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馬未都」咋地啦,豬就沒有走文學路線的權利啦?

豬作為一種豢養歷史悠久的家畜,無不和吃喝、財富等概念聯繫在一起。然而在滿足人類口腹之慾以外,豬也和我們的文學有著莫大的關係。

晉朝有一個姓王的讀書人,家住在吳郡,一天,他乘船回家途經曲阿縣,天黑時,船靠在大堤上。這時,他看見大堤上有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便把她喊到船上同宿。天亮的時候,他解下一隻金鈴系在女子的手臂上,然後派人跟在她後面隨她回家。回到她家一看,一個女人也沒有,於是,靠進豬欄邊仔細尋找,只見一隻母豬的臂上繫著金鈴。

這是《搜神記》中記載的“母豬精”的故事,類似的傳說在中國很多古書籍裡都有涉及,例如《玄怪錄》《太平廣記》等。在《山海經》的《山經》中記載了五位豬形神獸,都具有特殊意義和價值。比如說《南山經》“南次二經”的狸力,貍力“見則其縣多土功”——出現狸力的地方就一定會有繁多的水土工程,它棲身之處,地面多有起伏,所以狸力大概是善於挖土的神獸。各種豬形神獸的出現或導致人類群體遭受某種災難和懲罰,又或者是給予人類群體某種益處和收穫。

「收藏馬未都」咋地啦,豬就沒有走文學路線的權利啦?

狸力

提到文學豬,最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的大概就是西遊記裡的八戒了。《西遊記》裡師徒四人,八戒的人氣一直很高。這是因為在豬八戒身上有很多的人性特點。在取經隊伍的諸位成員中,豬八戒無疑是最有人情味的。他只是一個取經路上的、長著豬模樣的凡夫俗子而已。


「收藏馬未都」咋地啦,豬就沒有走文學路線的權利啦?

電視劇《西遊記》劇照

在《三國演義》裡,豬也依然分量不小,只不過沒有那麼明顯。《三國演義》裡最有名的一句話是: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有人說三國成鼎足之勢到底是由豬造成的。此話怎講呢,首先是養豬可以解決軍費問題,奠定爭霸之勢的經濟基礎。再有,便是豬油對於戰爭成敗至關重要。司馬炎的軍隊從赤壁之戰當中收穫經驗學會了火攻,製造了數十萬的大筏安裝了大炬並用麻油、豬油等灌注,能將江面燒成一片火海,將吳國的水上工事一舉摧毀。隨後大軍南下三國歸晉。所以說著三分天下六十年,可謂分也豬油合也豬油。

「收藏馬未都」咋地啦,豬就沒有走文學路線的權利啦?

電視劇《三國演義》劇照

想知道豬在《水滸傳》和《紅樓夢》裡又是以怎樣的形象出現的嗎?下圖中的這件瓷盤是如何刻畫“文學豬”的形象的?

「收藏馬未都」咋地啦,豬就沒有走文學路線的權利啦?

清康熙 五彩《西遊記》故事盤

觀復博物館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