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看中國下一次騰飛

貿易戰開始,很多人看空中國經濟,中國經濟真的如此不堪嗎?有時候,嘗試從不同的長度和角度來看問題,你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今天小馬也用點厚黑學,與大家聊聊我眼中的中國經濟。

宏觀經濟看中國下一次騰飛

在聊經濟之前,先來看看昨晚美股走勢,道指大跌2.41%順利跌穿年線,納指暴跌4.43%創近幾年最大跌幅,總算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寫美股暴跌了。小馬曾經說過,美國曆史最長的牛市無法長時間持續,當實體經濟增長無法支持金融市場預期,必然導致金融市場拐點的出現。小小的高興一下之後,我們進入今天的主題。

宏觀經濟看中國下一次騰飛

在全球貿易一體化的當下,純粹談一個國家的經濟已經無法解釋宏觀經濟變化,而要說我對於我國經濟的看法,必須從美國開始談起,而這次我們從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開始。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波及整個世界,次貸危機的根源是次級貸及衍生產品,因此對於金融市場造成直接的衝擊,導致道指在一年半的時間內,由最高的14198.10跌至6469.95,這一波下跌相當慘烈。

宏觀經濟看中國下一次騰飛

次貸危機對於世界多數國家經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有的國家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全恢復。但處於“震源”的美國卻與其它國家大不相同。次貸危機之後,除了部分房企和金融機構,美國實體經濟的傷害其實並不大。從經濟結構上來說,房地產長期以來都不是美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其經濟支柱在於核心高科技產業。從匯率上來說,當時美元與石油掛鉤,屬於世界基礎貨幣,大量持有美元和美國國債的國家,不希望美元出現大幅的波動,這樣會影響持幣國的幣值穩定。因此,美國經濟在世界多國的護航之下,能在2009年觸底之後,迅速的展開反轉,這一次造就了歷史最長牛市和指數峰值。

回看次貸危機之後,美國政府除了推出一些舉措恢復市場信心之外,並沒有其他實質性的行動。次貸危機對於其他國家的影響遠遠大於美國。當時,美國在次貸及衍生產品上已經獲利頗豐之後,才向世界範圍內推出衍生產品基金,名義上是讓世界享受美國經濟發展,實質就是讓世界人民為美國接盤,我不信華爾街這麼多投資家看不出來其中的風險。當世界人民覺得可以享受美國紅利的時候,順理成章世界人民購買了大量CDS基金,到這裡美國的資本家成功的將燙手山芋轉手,緊接著次貸危機爆發。可怕的是這只是開始,在危機爆發之後,美國並沒有大力的進行經濟轉型,致力於改善國家經濟,而是將手又一次伸向了世界,抓卡扎菲,殺本拉登,擾亂南海局勢等,這一系列的舉動旨在攪亂世界相對穩定的格局,保護其美元基礎貨幣的地位。世界多數的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由於持有大量美元和美國國債,為保持本國貨幣穩定必須保持美元的穩定,還增持美國國債,美國有大量的資金減少赤字。其它國家焦頭爛額的時候,美國因支柱產業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從2009年起,來了一波歷史最長的牛市。

宏觀經濟看中國下一次騰飛

現在美國的支柱產業達到峰值,在無法保持高增長的情況下,拐點必然出現。世界各國在次貸危機上吃了悶虧,因此都把本國匯率由緊盯美元的匯率制度改變為參考一籃子貨幣,雖然不能完全解決美元對於本國貨幣的影響,但是相對於原來有了很大改善。為了進一步降低美元作為世界基礎貨幣影響,歐洲、中國等都在進一步推進本國貨幣國際化。

如果到此為止,美國經濟可能還會持續幾年的發展,但特朗普上臺之後美國人膨脹到人神共憤的地步,居然提出“美國優先”策略,並公開向中國展開貿易戰,並不斷的傷害世界其他國家利益。好景不長,經濟的增長是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直攀升,當經濟觸頂,危機又一次發生。為避免次貸危機再次發生,美聯儲並沒有盲目自大,而是進行了多次加息。這也是特朗普不願意看到的,只有美元具有流動性,才能支持美國繼續瘋狂,如果持續加息將導致流動性緊縮,最終刺破金融泡沫。因此,最近特朗普一再指責美聯儲,並試圖把矛頭指向我國。從次貸危機之後,美國就是一隻貪婪的螞蟥,不斷的在世界各國身上吸血。

反觀我國,次貸危機時,為了維護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啟動四萬億計劃,維持了經濟的高增長,但這個代價是昂貴的,雖然維持了經濟的穩定性,但是也消耗了大量內需和資源,擴大內需必然導致槓桿的擴大,形成了2014-2015年的槓桿牛市。我國的領導層還是有遠見的,在發現槓桿臨近失控之時,從各個方面大力推出降槓桿,金融市場隨之一瀉千里,但我國經濟從2015年開始,向更務實的方向邁進。2018年3月,美國主動對我國展開貿易戰,導致我國金融市場發生了持續下跌,在世界主要指數中一直名列倒數第一。如果僅以當前情況來看,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式堪憂,但如果我們把眼光放的更長遠,又如何呢?

現階段,我國槓桿降至合理水平,金融市場估值達到歷史低位,供給側改革初見成效,一帶一路穩步發展,人民幣國際化推進,削弱了美元國際地位。美國,金融市場的持續繁榮必然導致槓桿率的增加,明斯基時刻已經顯現,金融市場整體估值也處於歷史高位,國內新的利潤增長點並沒有建立,且世界範圍內到處樹敵。一旦美國金融市場出現雪崩,遊資出逃,世界範圍內最好的避風港就是世界第二經濟體中國,如果能推出相應政策輔助,借這次機會可能進入下一個騰飛的30年。

小馬有話說

所有人都在唱空中國經濟,羊群效應已經顯現,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更理性的看待我國的經濟。當下的情況,我國經濟並不樂觀,但從長遠的發展來看,這就是一次機會。

我雖然一直看好中國經濟,但我不會像李大霄先生一樣,一會這底,一會那底,說錯了千夫所指,說對了又能怎樣。我們一定要從更大的格局來看宏觀經濟的發展,只有理清了這條脈絡,才能更有利於我們的投資。

開篇也說了,我是用厚黑學來看待這段歷史,其中是否有必然的聯繫大家自己去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