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少網貸平台陷入「殭屍」狀態

針對前期網貸平臺爆雷潮中老闆跑路、債務人惡意廢逃債等現象,相關部門採取了積極的應對措施,追捕在逃人員,嚴厲打擊惡意退出平臺。現在,不少平臺出現了運營或是兌付危機,不跑路,不清盤,維持著表面的太平,但是,就是沒有積極的兌付方案,投資人的利益還是無法保障。

自今年下半年P2P雷潮開始,P2P老闆失聯、跑路,網貸平臺癱瘓,投資人找到平臺運營公司時都人去樓空。某些網貸平臺給投資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後銷聲匿跡,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一段時間,市場對網貸行業的信心低至冰點。對此,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政策,積極管控。

7月份開始,國家對於網貸平臺加強了全方位的管控。不僅對正在運營的平臺提高合規標準,對於問題平臺,也有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舉措。在政策上,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會議,提出十項舉措應對網貸風險。其中包括,從嚴從重打擊惡意退出的網貸平臺。最高院也出臺相應政策,要求妥善處理民間借貸案件。

對於出逃人員,公安機關積極應對,進行全球追捕。一段時間下來,成效頗為明顯。10月21日,警方公佈14家非法集資平臺的案情進展。包括錢爸爸、小零錢、前金融、合拍在線、匯通易貸、財富中國、合時代、中融投、中金黃金、網投網、零錢罐、利民網、發財豬以及浙商E貸等14家網貸平臺的30餘高管被抓,74套房產被查封,扣押了十餘輛奔馳車,凍結資金超1.56億元。

除了已經定性為非法集資的平臺,由司法機關介入進行平臺清算外,經過這番強力整頓,跑路、失聯已經不是問題網貸平臺的首選,於是,新的花樣又出現了。

越來越多的平臺在出現問題後選擇向投資人承諾,不跑路、不失聯。但是,平臺已經停止發佈新標的,已到期的款項無法回款,承諾的兌付方案無法兌現,甚至平臺已經停止運營,既沒有正常運營,也離監管部門提出的“良性退出”相距甚遠,成為不死不活的“殭屍平臺”。

債轉、轉股,花式延期兌付

在出現回款困難之後,平臺遇到兌付危機,首先的策略可能是先“穩住”投資人。因而,延長兌付時間,是許多平臺的做法。

鉅派的創始人創立的p2p平臺鉅寶盆8月份以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款困難。部分投資人收到了鉅寶盆方面出具的《鉅計劃協議》展期協議,要求投資人對所擁有的債權分期償還,並且鉅寶盆不對本金和收益做出擔保。展期期限為36期,每月還款。全部回款至少需要三年。

百億平臺愛投資面對流動性危機,曾提出四套解決方案:第一,發起針對愛投資平臺借款企業的股權投資基金及併購投資基金,對其中優質的中小企業進行債轉股扶持,降低其負債率,增強其流動性和經營能力。第二,發起針對不同第三方保障機構的債轉股有限合夥基金,給保障機構時間和空間處理待處置資產變現過程中的流動性問題,同時成立專項小組敦促企業正常還款。第三,對不同意債轉股,堅持逐步回收債權的出借人,愛投資債權轉讓市場將保持交易順暢,同時聯合債權人代表及行業協會發起成立債權人委員會,共同協商債權處置方案。第四,針對愛投資平臺新發布的完全點對點對接的業務和優質小額項目。

這四個方案的核心意圖,即希望推動投資人債轉股。但債轉股的可操作性並不高。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無論是持股還是持債,最終目的都是要變現。對於已經失去流動性的項目標的,即使轉股,標的項目“死了”,投資人能夠變現拿回投資本金和收益的概率也很小。事實上,三個月過去了,這四套方案都沒有能夠真正實施。目前看來,大部分的項目還是通過延長兌付期限的方式向投資人回款。並且,能夠先回款的項目,也多是先回利息、再回本金。

對於這種將回款期限大幅延長的做法,投資人普遍的擔心是:都不知道你這個網貸平臺能不能撐三個月,你跟我說要分三年兌付?誰信呢?

“老賴”逾期,追不回來

對於有真實融資項目的平臺來說,老賴拒不還款,使得平臺回款陷入困境,也是常見的情況。愛投資曾經在網上喊話,要求欠款企業還款。此舉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稍許的回款遠不足以覆蓋資金缺口。

更有甚者,在目前行業環境惡化背景下,有的借款人開始主動不還款,甚至惡意舉報平臺,“就是想著平臺死,省的還錢。”監管部門也關注到了這種惡意廢逃債的行為,8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地上報借風險事件惡意廢逃債的借款人名單,並且推動徵信管理部門,下一步將廢逃債行為人的行為錄入徵信系統。

儘管如此,在企業經營狀況不佳、違約成本較低的市場環境下,網貸平臺有債難追,自然給平臺自身運營帶來了困難。借款人不還款,平臺對投資人無限延期,也是可以想見的了。

標榜“良性退出”,實際無法清還債務

在監管部門要求引導p2p平臺“良性退出”的風頭出現後,各路p2p平臺紛紛聲稱自己要良性退出,並煞有介事地向投資人提供了平臺良性退出的方案。然而,真正做到“良性”退出的,卻沒有幾個。

近期,上海一家p2p平臺易投資宣佈良性退出,並在官網上公告了分期兌付的方案。公司稱,受到行業不景氣的影響,易投資平臺近來交易額下降顯著,公司已入不敷出,存在嚴重虧損。加之企業償債能力差,催收難度加大。易投資平臺稱,為了保護投資人利益,平臺決定“良性退出”。

但是本刊對其進行分析調查,發現其項目標的真實性大大存疑,或都是虛假標的。我們發現該平臺提供的融資項目的基本信息重合度非常高,幾乎就是幾個標的重複循環使用。

我們以項目編號為易企鏈QL181001-1的融資項目為藍本,根據項目介紹,此項目為大連某科技有限公司對貿易融資的需求,該公司主要經營汽車進口及銷售業務。我們抽取了該平臺易企鏈版塊下編號從2018年9月8日到2018年10月8日這1個月期間內所有項目,發現與易企鏈QL181001-1項目信息完全一致的有10個標的。這11個項目的基本信息完全一致,包括借款人所屬行業、借款人收入及負債情況、項目名稱及簡介、還款保障措施、借款企業相關證照等。也就是說,光這個號稱做汽車貿易的公司,在一個月內就在平臺融資了1100萬,而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這家企業近半年月均流水僅175萬左右。一家每個月營收僅100多萬元的公司,如何需要在一個月內融資1100萬?並且,我們翻閱了平臺數百頁的融資項目,其提供的項目信息重合度非常高。

平臺的擔保公司疑點重重,擔保主體高度一致,且擔保公司與被擔保企業看上去毫無關聯。比如,一家名為天津中天製藥有限公司的製藥公司,在一週之內為“大連某科技公司”“桂林某教育科技公司”“桂林某網絡科技公司”等科技公司擔保了1000萬債務。

這樣充斥著假標假擔保的平臺,如何實現良性退出呢?

沒人管,不經營,不發標

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一些小型平臺,且在爆雷之前或早期。平臺已經無法正常回款,公司出現員工工資拖欠、無法正常運營等情況,但由於投資人不多且分散,信息傳導不及時,該平臺還未被公安機關立案,也未受到輿論關注。

磚頭網是一家在天津的網貸平臺,據官網數據截至2018年10月10日,磚頭網的累計交易額約為11.76億元,註冊用戶數約為4.3萬人。平臺不大,但受害人也不少。

2018年9月底,內部員工爆料,平臺資金鍊已經斷裂,員工工資無法支付,投資人的投資款也無法正常回款。但是,從官網頁面上看沒有異樣,用戶網貸之家和網貸天眼上也沒有標記逾期或爆雷。本刊記者嘗試註冊或登錄磚頭網,也已無法登錄。截至發稿前,既沒有看到平臺的兌付方案,也沒有該平臺立案的消息。

根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截止到2018年9月份的一份數據,有22家平臺已經長時間不再發標或交易量非常稀少,幾乎看不到正常運營的特徵。對於這些幾乎沒有成交量的平臺,可能暫時還沒有平臺爆雷的消息,但是已幾乎不能維持正常的運營。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少網貸平臺陷入“殭屍”狀態

對於上述“僵而不死”的平臺,投資人也應予以重視。一方面,有些平臺有可能尚能繼續進行投資,這可能就是一個坑,尚未在這些平臺投資的投資者要擦亮眼睛,仔細識別,不要再上當。另一方面,已經在這種平臺投資的投資者,在無法聯繫平臺取得一致性的協商結果的情況下,應積極聯繫監管部門或公安部門進行法律援助,尋求對投資者合法利益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