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上百年了,清華沒有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你認爲是什麼原因?

一路格桑花199236576


清華大學本來是一個預備學校,相當於美國大學的中國預科。如果說清華有什麼成功的教育,那就是想象中的事。清華在1949年前不是一流大學。

1949年以後,對高等教育進行改革,其實應該叫改造。全面從歐美模式轉向蘇聯模式。綜合大學拆分出若干專業學院,培養一塊磚式的“人才”。這次院校調整極大的摧殘了中國本來就脆弱的高等教育。相當於拆毀了北京城牆。此後幾十年中國都在為這次強拆買單。

中國搞兩彈一星,主要依靠的是歐美留學歸來人員。有一部分是留蘇的。需要大量底層做事的技術人員。專業學院適合這種模式。換句話說,當時科研走的是手工勞動,不是大機器勞動。

綜合教育和專科教育的區別就像是乘公交和乘地鐵的區別。專科教育就像乘地鐵,只注重結果,沒有橫向比較。不像乘公交車可以觀看不同的環境景色。專業教育培養出的人才適應性差,缺乏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改革開放後,特別強調拓寬知識領域,培養T字形人才。解放以後的蘇聯模式教育,加上對外關係惡化,對外交流中斷,長期閉門造車。各個大學的教學科研大同小異:明天的你我依舊重複著昨天的故事。

科研必須站在最前沿。必須和世界進行交流。通過學術會議,學術刊物,學術著作跟蹤世界前沿。中國(包括清華)能做到的不多,做好的更少。

大學要分為培養知識型人才的科研大學,和培養工程性人才的技術大學。或者在一所院校內把兩種教育區別對待。中國的大學大部分都不清楚自己在幹什麼。很多理工大學只是成立了幾個文科系,比如中文系、法律系、外語系、金融管理、經濟系,就自詡綜合大學了。為了掩蓋自己單一領域的尷尬,往往喜歡改名什麼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工程大學,工業大學。清華也是走這樣的道路。教學還是按照教育部編制的統一大綱。

清華的地位基於幾個方面,第一是歷史性,第二是地理性,第三是政治性,第四是經濟性。

歷史上清華是國立大學,開店早,老字號,輩分高。地理位置好,天子腳下,近水樓臺先得月。國家機關人員都願意給自己孩子弄個離家近的好大學。政治性就是形象工程,要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國家撥款搞建設,重點培養扶持。經濟性就是學科建設好,資源優先。國家有什麼重點實驗室首先考慮幾個名校。

但是好大學的標準在不同時期是不一樣的。解放前的好大學是能留洋,能做高官。解放後的好大學是重點,優先被選。改革開放後又是能出國。現在又回到了能進機關。

教育的目的不是鑽研學術,而是鑽營權勢。學術不能和權貴交朋友。那樣學術喪失了自由的天性,淪為利益的奴僕。公爵可以有很多個,貝多芬只有一個。

學術按照行政去管理,出的就不會是學術成果,而是行政成果。


天明遙遙山海關


截止2017年,世界上諾貝爾獎人數(校友、教職工及正式研究人員)最多的十所高校分別是:1. 美國哈佛大學(157位),2. 英國劍橋大學(116位),3.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04位) ,4. 美國芝加哥大學(97位),5.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95位), 6.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1位),7. 美國斯坦福大學(81位),8.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72位),9. 英國牛津大學(69位),10.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63位)。11.耶魯大學美國60位,12.康奈爾大學美國56位,13.柏林洪堡大學德國55人,14.巴黎大學法國49人,15.哥廷根大學德國45人,16.慕尼黑大學德國42人,17.哥本哈根大學丹麥38人,18.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國37人,19.紐約大學美國36人,19.洛克菲勒大學美國36人,21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35人,22.倫敦大學學院英國34人,23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瑞士32人,24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美國30人,25.明尼蘇達大學美國29人,26.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國27人,26.海德堡大學德國27人,27.曼徹斯特大學英國25人,29.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美國24人,29.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24人,29.密歇根大學美國24人。

清華實力在國內理工類頂尖,放到全球一比,排名50以外。實力不濟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他都是清高和虛榮的藉口。

國家已經創造極好氛圍給高校,從科研經費、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國內留學生和人才引進、個人及團隊科研成果轉化等等,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以清華為帶頭和引領的高校要做好兩件事,一是端正態度,改變急功近利心態、只重應用開發不重基礎研究行為、只重論文數量不重質量手段(一流期刊也不是判斷質量的標準),二是明確目標和梯隊建設,人才是根本。時代已創造了最好的硬件,軟件提升取決於自身團隊累積

學校孤芳自賞、學者沽名釣譽、學生急功近利、行政好大喜功都是要不得的。



剛才看了一篇文章,88歲的“憤青”資中筠在清華大學100週年校慶邀請她回去,因為覺得形式官氣太重,她婉拒了:當下的清華最以出大官自豪,聚天下之英才而摧毀。原因由此可見一斑。


Guo-JR


我講一個身邊的例子,我之前做施工的,是中建外包單位,負責機電。其實,施工並沒有什麼技術難度,守住混凝土、埋好線管,配電箱是成套的,電氣設備是廠家安裝!

總包和甲方的人總要覺得施工很難,看著圖紙指指點點,卻從來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遇到不懂也不會去百度,你說他們懂吧,他們也不懂,你說他們不懂,他們也懂!

懂,知道那個元器件叫啥!

不懂,不知道為啥這麼接、為啥用這麼大的額度電流,什麼設備容量、額定容量對他們來說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譚!

就像現在的清華大學生,是高考狀元,可是那些理論和原理,就沒進過他們心裡,讀完書早晚了!上大學,老師也是模模糊糊的講,中國大學老師的風格,把簡單的講的深奧,

所以,大學生原理都沒掌握,就去教他們應用,怎麼能紮實,而且還缺乏實踐


燈塔137010645


是呀!清華大學到現在已經107年還多了,可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走出一位諾貝獎獲得者,這是為什麼?(楊先生暫且不論,在校期間那叫做西南聯大。)

不但這樣,而且感覺當代也沒有民國期間那樣具有影響力和學術氣息了,這是為什麼?

昨天還在群裡討論這中國的高校,尤其是清華和北京大學。

在進入這個話題之前,我們來看看幾個觀點。

1、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的非常犀利的批評了中國的高校。

是的,錢教授批評的沒錯

。但大笨new認為利己主義並沒有錯,恰恰是刻意的消滅利己注意是危險的。當我們刻意消滅利己主義時,很多人會大言不慚的打著利他、大公無私的帽子去幹一些利己主義的勾當。

實踐也證明了,刻意消滅利己主義並不能帶來社會的進步,記得我們的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叫“人民公社、大鍋飯”,那個時期並沒有給社會生產力帶來進步,相反餓死了不少人。

2、香港東方日報評論

大學能培養富豪、能培養出政要,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學若丟失了學術陣地,那真的就是高校的悲哀。誠然中國的高校學術氛圍的確不如發達國家,但也並非不學無術,而且這也全非學校本身的因素。

3、關於大學排名

坊間極為看中各種國際排名,各種版本、各種討論,要麼認為我們大學排名很高,西方排名按照西方標準,故意壓低我們大學的排名;要麼我們打大學排名很低,一無是處。

往往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實大學排名就那麼回事兒,看淡一些反而更好,關注學術、不關注排名更接近大學本質。

諾貝爾獎在某些方面代表了最高的學問成就,是所有做學問的人追求之一;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大學沒有在諾獎方面取得成就(學術水平發展的滯後)。

大笨new認為是如下原因所致:

第一:環境


1、生存環境

當年魯迅一年的薪水可以在北京買房,現在清華大學教授一年薪水有多少,教授能拿到手的薪水不足15萬(可能還不足12萬)。

能進入清華大學而且還評為教授的人,應該比大多數的人都要努力,這點收入顯然是不符合他們的努力程度。

所以他們得掙錢,很多老師會加班做項目、做課題,不過是為了在京有個住所,然後再有點生活的保障;幾遍不佔用科研時間,但也絕對佔用了科研精力。

在各種電視上看到愛國科學家從國外回來,都說:“這些科學家放棄了國外優異的科研條件。”這真不是說說而已的。

2、科研環境

科研著實是一件奢侈品,科學研究不過是國家拿錢滿足一小部分的興趣和好奇。

顯然我們的科研並沒有這樣的純粹,每一個課題需要:

研究背景——文獻綜述——研究思路——技術路線——預計成果……。既然都已經預計到成果了,還研究個什麼勁兒(當然預計成果很多以論文多少、培養碩士、博士多少等等);還有中國的科研項目幾乎不允許失敗,每一個課題在解題時得出的結論都是科研成果世界先進,這大概不符合客觀規律吧,我覺得很多課題並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成果,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捂上眼睛,不願意看到失敗。

科研不是蓋蓋樓、修修橋、建建壩,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科研不是一下砸個幾十億就可以可以提升,而是一項持續的投入,在你沒有結果和產出的時候你還願意投入

所以科研在一定程度上跟國家的發達程度相關(更準確的說跟教育的投入和保障程度相關);我們看到:美國、英國、日本、德國、香港地區、瑞士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經常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但很難聽到埃塞俄比亞、特拉尼達和多巴格、埃及、尼日利亞出了什麼像樣的科研成。

3、教育環境

大學的成敗的種子,其實在中小學階段已經種下,當你種下的一粒松樹的種子,那麼在大學期間你可以培育成一棵參天的大樹;當你種下的是一粒豌豆種子,充其量長成一棵豌豆射手。


一所小學的成敗不是他能讓多少孩子考上重點初中,一所初中的成敗不是讓多少孩子考上重點高中,一所高中成敗不時讓多少學生考上重點大學;而是這些學校的孩子最後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有什麼樣的人生。

在這個階段給他們堅毅的品格,形成良好的思維,而非把學生看做流水線上的產品,小學的成品是初中;初中的成品是高中;高中的成品是大學。高中有多少老師告訴學生:“現在不是玩的時候,大學有的是時間玩!”

這樣的環境下給很多的學生形成一種什麼樣的觀點?恨不得讓學生記住每一個考試知識點,完全成為應試的產品,二恰恰考試的方式又很是流氓,拿歷史考試來說:我們考甲午中日戰爭發生在哪一年?西方考的二戰有沒有可能避免?這樣的以不同方式教出來的學生是不同的。

我們中學教出來很多的存儲器,而西方教出來的是處理器,我們希望博聞強記,而西方教育出來思考著。大腦是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記憶的,尤其是在信息爆炸、信息易得的互聯網時代,思考力遠遠比記憶力重要得多。

第二:形而上學盛行

100多年的歷史,說短不算短,說長比不過牛津、哈佛,劍橋、斯坦福。

但是我們卻經歷了院系調整、高考停考、恢復高考、院校合併、211計劃、973計劃,雙一流等等一系列的事件。

當然初衷都是好的,但客觀上並不見得是好事。

1、院校調整

主觀上說為的是國家建設所需,客觀上講把學術氛圍強行轉到工程技術上,讓許多學校的失去了歷史,恰恰歷史是高校的文化之一。大學在介紹自己時往往喜歡尋根,尋找最遠古的那個根,然而很多高校最遠古的那根連個毛都沒有留下。

2、停止高考、恢復高考。

這個不必言說。

3、高校合併

再一次走入歧途,貪大而棄精,貪多嚼不爛。

4、各種計劃

看似是為了加強學校建設,增加支持力度,然而事實如何,真不好說。

本身各種計劃,給了高校很大壓力,為了所謂成果,甚至不惜造假。

為了這個名頭,哪一所學校沒有花精力、人力、財力、物力去“活動”過?有這份心思不如去研究一下教學研。

5、形而上學

1) 中學、大學很多政治類的課程,先入為主的告訴了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是對的,“形而上學”,“唯心主義”是錯的;“可知論”是對,“不可知論”是錯的;“一元論”是對的,“多元論”是錯的,這種哲學教法本身就是形而上學的。

況且不說有多少諾獎獲得者是唯物、唯心,科學揭示的出來的世界越多,讓我們認為人類完全感知這個客觀存在能力越發有限。

2)很多所謂的科學捍衛者,在捍衛宇宙大爆炸、生物進化論時,用一種鄙夷的神態來批評哪些懷疑者,大笨new也是支持大爆炸和進化論學說的,但大笨new也在懷疑這些理論,科學是容得下懷疑的,而太多的不容置疑,讓很多學說在成了死水,成了宗教。

簡單舉個例子:“地球為什麼公轉?是怎麼繞著太陽轉起來的?”就連這樣一個問題都無法解釋,那麼浩瀚的宇宙哪些哲學老師怎麼就一句“可知”概括了?

3)形而上還在忙著批判和打到;我們往往把現在的失敗歸因於一點,或者孔子儒學、或者行政干預、或者高考制度、或者房地產?

然而這並非一事一物所致。

4)學科設置,很多人說中學強化物理弱化英語,有利於科學。

然而偉大力學家錢偉長中學數理化都很差,然而成為偉大科學家,大笨new恰恰認為閱讀、史學、國學、哲學反而更有利於科學;高中階段的數理化無非是記住某些定義、定理、公式、範式、試驗要領等等,通過運用這些來解決有既定答案的問題,所有的問題解決方案都是固定於一兩種,而非思維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如同二戰能不能避免?甲午戰爭清朝獲勝會如何?清朝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等等,這樣的考題沒有答案可以寬泛不固定,但可以看出一個學生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三 德育理念上跑偏

過度強調所謂的奉獻,大公無私、助人為樂,而且不能告訴孩子們正確的方式。我想大多數人努力的動力都是為自己更好的生活。

奉獻、大公無私、助人為樂都沒錯,但是大笨new認為,通過努力在道德框架內讓自己財富增加,生活的更好就是奉獻、就是助人為樂;個人合法財產的增加也是社會財富增加的一部分。

還記得我們的:“公平有限,兼顧效率”嗎?思考一下為什麼分配原則會調整為“公平有限,兼顧效率”。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成語:知促常樂

大笨new的解釋是:自己的努力,應該對符合規律的收穫感到快樂。


大笨new易數學


清華和北大,不能說沒有優秀人才。儘管有民眾說,北京人的子女有優先條件進清華北大,但從全國各地招進的優秀學子也不少,為什麼培養不出優秀科學家或真正的大師?

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思想,缺少學術和科研的氛圍。

君不見,北大的校長居然會將"鴻鵠之志"讀成"鴻告之志",雖然說起來是小事,但可見人文精神和底蘊已是差之毫釐而謬之千里了。清華的大腕居然不顧國情而豪吹已經超美之謬論,還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之真實情懷?

在管理上,高校的行政化,官化之風已經是不僧不俗,學子們追求的是如何立身揚名,如何赴美逐金。在這種環境之下,還有何人會去埋頭書本和學問?錢學森之問,只是沒有道破本質而已罷了!

是否該反思一下,大學是什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特別是清華北大這樣的百年名校,該為中華民族貢獻些什麼?



一夫82


每年諾貝爾獎揭曉之際,都有類似的話題被提出,雖然現在我們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了。現在問題又來了,清華大學為什麼培養不出諾貝爾獎獲得者?我認為,這既是清華大學的問題,又不是清華大學的問題。

說是清華大學的問題,是因為清華大學囊括了中國大多數高考狀元,培養不出來世界頂級研究者,確實又不可推卸的責任。

說不是清華大學的問題,是因為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由清華大學造成的,也不能指望只有清華大學來解決:

第一、如果嚴重偏科,你根本沒有機會進入清華大學!中國高考,考出來的全才,考試各科必須達到頂尖水平,才能成為狀元,才能考入清華,這就讓學生不會出現在某一領域特別突出的的問題,所以,即便進入大學,也不是偏才怪才,在短短的大學時光裡,也不會又多大的成就。

第二、在中國,從政和賺錢,永遠是多數學生的目標,也會給他們帶來很高的社會地位,這和進行科研,是兩碼事,清華大學也不例外。從2017年清華大學畢業生情況看,絕大多數進入了企業,高達66.8%,高校和科研及其他事業單位佔比為22.6%;黨政機關比例為10.4%。而科研單位只有9.4%。

進入企業的學生,選擇的都是一些“有錢”的大企業,這顯然也不利於進行科研研究,即便是芯片這種研究,也很難突破。

第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清華大學實際上成為了國外名牌大學的“預科班”了。從2017年畢業生去向可以看出,清華的本科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高達81.9%,而選擇留學的本科生佔本科畢業人數28.2%,這部分學生,可能是清華大學乃至中國最優秀的學生,他們學成後會回國從事科研嗎?

當然,現在清華大學也在改變,比如在自主招生方面進行比較大的優惠,對於一些科研能力突出的高中生,直接降至一本線錄取,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改變,如果堅持做好,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清華大學也能培養出自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了。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高中教學和高考研究,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前一段時間,連續在任職的高校聽了兩場“千人計劃”的講座,說實話很有感觸。兩個教授都是從國外回來的,一個從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回到自己原來的母校,另一教授則是因自己的夫人從德國回到湖南。


兩個教授都講了自己這些年在國外的感受以及對科研的認識,在我看來是真實的,也是有道理的。其中,就講道了為什麼國內那麼多研究機構,那麼多優秀的高校(

北大、清華等)發表一篇Nature 或Science都這麼困難。更者,除了屠呦呦,在自然科學領域沒有一箇中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首先便是國內的學術環境和氛圍。目前,國內科研人才的帽子滿天飛,你有“千人”、我有“萬人”,你有“長江”、我有“黃河”……各部門,各省市出臺的創新人才計劃有近百個,名目繁多的“帽子”滿天飛,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這種政策,在吸引、支持青年創新人才方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名目繁多的“人才計劃”把青年人的眼光聚焦到了“帽子”上,偏離了科研的正確方向,貽誤了科研的黃金時期。再者,如李德仁院士所說,有些導師,滿足於爭取小的橫向項目,把年輕的老師或者學生當做“勞動力”,整天沉浸在重複且沒有挑戰性的勞動中,沒有成就感的同時又承擔著各種生活壓力,慢慢地科研興趣就淡了。說白了,現在的科研人才基本都是急功近利,難以靜下心來做真正的科研,因為耗不起。


其次,國內青年科研者的壓力太大,加之政府補貼不均衡,難以靜下心來做科研。目前國內房價算是暫時穩定了,但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只是暫時而已,有很多地方的房價還在上漲。基本上,省會的房價基本在一萬以上了吧,更別說北上廣。有些年輕科研人員得愁自己的住在哪裡,孩子養不養得活,天天得思考怎麼養家,一來二去,哪還有什麼精力搞研究。聽說,在北京某科研所的一個老教授,一輩子都沒能在首都買上一套房,居無定所,聽上去很是淒涼。


再者 ,國內科研者的思維方式或研究思路比較“獨特”。國外的人做研究,思路都很簡單,比如研究城市對樹木生長的影響,就花了幾年的時間來做這個實驗,一棵樹放城市裡面,另一棵則放在農村。結果發現,城市的環境反而能使樹木生長得更好,結果變發了幾篇Nature。而且,他們又驗證了這一現象。利用遙感數據計算了城市地區植被碳儲量和郊區的碳儲量,發現城市區域的碳儲量比郊區碳儲量密度更大,結果又發了兩篇Science。反過來看看國內許多研究者,很喜歡把問題或者實驗往復雜的方向牽引,覺得越複雜,就越高級,就能出好的成果。但,又有幾人能發Nature或Science呢?更別說獲諾貝爾獎。


總之,科研是需要真正沉下心來搞的東西,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需要耐心,需要沉澱。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啦!


DS二當家


清華大學始建於1911年,距今已經有107年的歷史了。自建校以來,清華大學一直是國內學子趨之若鶩的學校,能進入清華學習那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建校一百多年來,為什麼清華沒有出一位諾貝爾獎呢?



經過仔細分析,筆者覺得原因有以下方面。

1、解放前,國力貧弱,學校初創,知名大師北大明顯偏多,且大多是思想文學方面,當時真正的科技大師極少在清華任教,沒有一大批好老師,不可能教出好學生。解放後,國家的重心並沒放到科技強國上,一段時期很多科學家不但沒有被尊重,反而被打壓。

2、功利化的社會不可能有大發明大創造。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日益浮躁起來。人們追求的是短平快,而科學發明創造很多需要的是幾十年不斷的投入和團隊不懈的努力。在急功近利的環境下,很少有人願意把錢花還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出成果的項目上,也很少有科學家願意拿一生的事業去做賭注。

3、浮躁的社會不能真正的重視教育。不見兔子不撒鷹,這是常識,而目前的教育事業尤其是義務教育掙不來錢,負擔又重,所以很多領導見教育就心煩,即便尊師重教的口號喊破天,但內心沒有一份象民國時期那樣對於知識分子的敬畏,沒有“不計成本辦教育”的魄力,要想出民國那樣多的大師不大可能。



4、目前的教育機制固化,教師評價機制陳舊,學生苦學,老師苦教,學生沒了鑽研的精力,老師也沒有勇於創造的熱情。基礎教育中教師素質差別巨大,有的老師對於學生思維不但沒有啟迪,反而是束縛,這樣的教育也不利於科學發明創造。

5、教育行政化是目前教育的大敵。教育行政化束縛了學校的手腳,讓人有力無處使,或者讓人力量極大分散。教育需要的教育家辦學,需要的是對於教育家辦學者的充分信任,需要高度靈活的管理,倘若每所大學都是鐵板一塊,如何激發創造熱情?

要解決上述問題並非一朝一夕,也因此可知,清華要產生諾貝爾科學獎,難度相當大,估計今後短時間內還很難突破。



最後,筆者想問的是有兩個問題。一,為什麼那麼多人看不中國內教育,紛紛出國留學呢?二,為什麼楊振寧李政道等能在國外獲諾貝爾獎,而在國內的集體啞火呢?期待您的看法!


文軒閣


英雄拒絕黃昏認為清華辦得有點俗,是很難出人才的。

自從施一公等離開清華後,就對清華很失望。施一公,什麼人,世界級頂尖科學家,但清華都留不住他。說明什麼呢?說明清華沒有科研氛圍,不是他們要呆的地方。

大學是育人做學問的地方。大家都跟浮躁,怎麼育人?怎麼做學問?

清華招什麼人?都是招考試機器人,他們高分數但缺少創造思維,許多奇才怪才由於偏科連門也進不去。你叫馬雲考清華不天方夜談嗎?因為他數學才一分啊!

不拘一格選人才才會出真正的人才!沈從文、華羅庚、梁漱溟等你要他們考清華能考上嗎?但他都能在清華當教授並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就!

清華培養什麼人才?進名企、進機關、出國留學,真正潛心搞科研的有幾人?

中國人歷來不笨,百年名校,按道理來說拿幾個諾獎並不是大不了的事情!但沒有,以後要有也不知是什麼時候了?

考上清華等同於考上錢途。試問這學風不浮誇嗎?學問是老老實實的,兩耳不聞窗外事,唯有科學路上攻。一個整天想錢,能出什麼成果?別說諾獎,就連有篇象樣的論文也難!你說呢?

莫言、屠呦呦拿了諾獎,但他們也不來自名校!甚至莫言有張象樣的文憑也沒有!人才,是某一方面的,科科半斤八兩,分數是高了,名校是上了,但沒專攻啊!能算人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