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再次明確:不得拒收現金,違者嚴厲查處!

針對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消費被拒收現金,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嚴厲查處。

我國法定貨幣是人民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超市不收現金,大爺拎起東西就走:

日前,67歲的謝先生在某超市購物排隊交款時,被收銀員告知不收現金只能微信支付。因不會使用微信支付,謝先生不僅有錢買不到商品,還感受到了另類的歧視。

三部門下文嚴查旅遊景區拒收現金行為

9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中國人民銀行發佈《關於加強規範引導提升旅遊支付便利化水平的通知》,相關部門將對人民幣現金支付有關投訴,特別是涉及旅遊景區及周邊攤點的投訴進行聯合查證,嚴厲查處拒收現金行為。

國家再次明確:不得拒收現金,違者嚴厲查處!

《通知》指出,加強人民幣現金服務管理,加大反假防偽力度,著重做好小面額現金保障服務,確保重點旅遊城市、旅遊景區人民幣現金總量滿足、結構合理。同時,規範引導非現金支付業務發展,維護支付服務市場公平競爭,監督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以虛假宣傳、高額補貼等手段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排斥現金。

央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

近年來,非現金支付方式的廣泛應用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但不少消費者也反映,曾在旅遊景區、餐飲等商戶消費時遭遇拒收現金。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7月13日出臺整治拒收現金公告,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諧發展,保障消費者的選擇權。公告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以下統稱現金)。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在接受現金支付的前提下,鼓勵採用安全合法的非現金支付工具,保障人民群眾和消費者在支付方式上的選擇權。

經自願、平等、公平、誠信協商一致,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方式、無人銷售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履行法定職責,且不具備收取現金條件的,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

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者誘導其他單位和個人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

這些情形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整治拒收現金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履行反洗錢、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法定義務,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進行支付的,應當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國家再次明確:不得拒收現金,違者嚴厲查處!

隨著移動互聯信息技術的普及發展,對於電商平臺、無人銷售、自助服務、網絡政務等場景,以網絡化、無人化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務、履行法定職責,也不具備現金收取條件,且參與各方在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上達成一致,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

必須明確,政策指引本身是中性的,目的是規範包括現金在內的各類支付工具的選擇和應用,對支付行為、業態發展、技術創新並不會產生帶有偏向性的影響。

不得炒作“無現金”概念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時,不得炒作“無現金”概念。各類主體要換位思考,協商解決好支付方式選擇問題,合理反映訴求。

國家再次明確:不得拒收現金,違者嚴厲查處!

各地在建設智能化、信息化城市過程中,要注重保障全體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全社會自覺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