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瓶可樂社會財富增加多少?

買一瓶可樂社會財富增加多少?

咱們這代人其實很幸運,也許不能說每個人都能施展自己的抱負,但是肯吃苦的話找一份工作吃飽喝足還是可以輕鬆做到的。這樣的社會富裕程度古往今的華夏大地來絕對是歷史最高峰。而我們的父母輩也許還經歷過嚴重的實物和生活物資短缺的時代,短短二十年能夠有如此大的變化,究竟社會財富是如何積累的?

這是個重要的問題。瞭解了財富的生成和積累機制,將讓我們可以拿這些經驗和機理指導我們的社會。正如物理學的突破幫助我們更好地製造半導體器件一樣。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且從最簡單的一個問題開始:買一瓶可樂,社會財富增加多少?

買一瓶可樂,社會財富增加多少


為什麼一次你情我願的買賣會發生?因為對雙方都有利罷了。僅此而已。這種雙方都變得比原來更好的狀態在經濟學中有一個特別的詞彙來形容: “帕累託改進”——所有人都比原來的狀態更好了(至少沒有更糟)。

每一次的買賣只要不是強買強賣,都是帕累託改進。舉個簡單的例子,小明花3塊錢買了一瓶可樂。其實小明肯定是內心判斷買這瓶可樂的收益大於3塊錢才會願意去買這一瓶可樂的,當然我們很難說具體一瓶可樂對於小明的價值,但是小明心裡有桿秤,他是能夠判斷的。這個判斷是大小判斷而不是數值判斷。

不妨讓我們再舉個例子分析一下。比如一個耐克粉絲願意花1000元買一雙耐克鞋,是因為他認為這雙鞋給他來帶的價值大於1000元,所以願意買。這個價值可能來自於很多的方面,也許有舒適性的提升,也許有面子上的價值(面子上的價值其實也是非常重要的人類決策的原因,因為這個牽扯到很多後續的內容,例如追女朋友的機會等等),無論因為任何的原因,只要最終價值大於1000,小明就會購買。

並且小明自己有的時候也不能確定價值是1548元還是3882元,只要判斷大於即可。並且這個判斷大致上是準確的。如果蒐集信息不夠完全的話可能誤判,因此之前的詢價等等過程就是為了增強這樣的判斷信心,現在很多商品是品牌商品,就是因為“品牌”最大的好處就是為了節省信息蒐集時間,讓人很容易定準心理預期價位。

同樣的道理,賣方也有自己的心裡價位。當小賣部老闆願意以2塊錢賣出一瓶可樂的時候,意思其實是這筆買賣他沒有虧。也許這瓶可樂進貨價是1塊5,也許平均來說店租和人力成本均攤到這瓶水要五毛錢,所以其實兩塊錢老闆就願意賣出這瓶可樂。但是和別人談判太麻煩,最終老闆採用的是明碼標價,以減少討價還價的時間。當然,如果有人強行要和老闆討論十分鐘,很有可能老闆還是願意以1.8元把可樂賣出去的。

當然更有可能的情況是老闆也不知道具體底線是多少,僅僅是大概有個2.5元的概念,因為要確定下具體的成本實在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甚至調查清楚成本本身就是非常消耗時間的事情,更多時候買賣雙方在都不清晰的情況下商品就成交了。因為其實雙方的決策都不是一個計算題,而是大小比較題。

作為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不妨先大概估算一下。小明認為這瓶可樂給他帶來的價值是5元,老闆認為成本是2元。那麼其實一瓶可樂被賣出,社會財富就增加了5-2=3元。

為什麼呢?因為這一瓶可樂在雙方眼中看到的價格是不一樣的,所以“交換”這件事情本身看起來並沒有增加新的物質,但是社會財富卻增加了。而這樣的財富增加可以是一瓶可樂的交易帶來的,也可以任何其他物品交易帶來的。

每天有無數商品被生產出來,被交易掉,無數筆交易中“買方收益值和賣方成本價”的差價不斷疊加,社會財富就源源不斷誕生了。雖然整個宇宙的物質總量是一定的,但是社會上的財富卻可以不斷增加。用更經濟學的術語表示,剛才我們說的差價3元叫做“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這就是實實在在任何一筆交易對社會的推進。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富裕的國家都是貿易大國,因為在一筆筆買賣之中,財富確實增加了。無論這個國家貿易的商品是什麼——原料、成品、服務、金融產品,每一次的交易,社會財富都在增加,這就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動力。

當一個社會的法律保護貿易,當一個社會成為貿易的中間樞紐,當一個社會能夠高效生產商品的時候,這個社會簡直就像坐上了火箭,想不快速發展都難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