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鬼谷|靠形象大使蘧伯玉嚇退敵軍而免遭入侵

春秋末期,晉國東邊有個弱小的諸侯國衛國。衛國因為迫於晉國的威嚴,而跟衛國結了盟,說白了就是給晉國當小弟,每年要給大哥晉國進貢不少財物。當時任國君的衛靈公不甘處於屈辱的地位,就跟齊景公締結了盟約,從容跟晉國斷絕了聯繫。

晉國執政的正卿趙簡子覺得一個小小的衛國居然敢背叛我晉國,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立即調集軍隊,打算襲擊衛國的都城帝丘,迫使衛靈公屈服。

在出發前,他先派大夫史默到衛國去暗中調查瞭解情況,並命他在一個月內回國。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史默卻沒按時回國。趙簡子不知道這中間出了什麼事,一直心神不定。有人猜測,可能史默已經被衛國人擒住殺掉了。也有人建議說,衛國只是個小國,沒多少軍事力量,晉國的大軍一到,衛國的國君肯定會不戰自降,就慫恿趙簡子下令出兵。

趙簡子不同意這個建議。他覺得,衛靈公既然敢明目張膽地與同盟國斷絕往來,一定會做好充分準備,不會草率行事,趙簡子堅持等史默回來再考慮出兵的問題。

過了半年,史默終於回來了。趙簡子問他為什麼在衛國待了這麼長時間,史默回答說:“要想得到好處,卻很可能得到害處,恐怕您還沒有覺察出來吧!現在,衛國任命曾經受到過陷害的賢臣蘧( )伯玉為相國,這就使衛侯在國內贏得了民心。”

隨後,史默向趙簡子介紹了蘧伯玉的情況。

人們說“衛地多君子”,歷來都認為蘧伯玉是衛國的形象代言人。蘧伯玉的賢名遠近聞名,衛國大夫史魚深知蘧伯玉的才能,多次向衛靈公舉薦,但靈公不聽。史魚就在臨死採用“尸諫”的辦法來力薦蘧伯玉。

他告訴兒子:“我在朝不能舉薦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無以成禮。我死後,你不必將我的屍體‘治喪正堂’,可以置於窗下,等靈公問起來,再將實情告訴他。”

史魚的兒子按照父親的遺言去辦。衛靈公前來弔唁,對屍體置於窗下非常奇怪,史魚的兒子就將父親的話轉告靈公。靈公醒悟道:“是寡人的過錯。”於是起用了蘧伯玉。

蘧伯玉當政後,仍舊十分謙虛。一次,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在宮中夜坐,先聽到轔轔的車聲,可車聲到宮門時卻消失了,過了宮又響起來。南子說:“這一定是蘧伯玉的車隊從此經過。”

靈公問道:“你怎麼知道?”

爆笑鬼谷|靠形象大使蘧伯玉嚇退敵軍而免遭入侵

南子說:“君子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細節。車走到宮門口時,沒了聲音,那是車的主人讓車伕下車,用手扶著車轅慢行,怕車聲打擾國君。我聽說蘧伯玉是一位很有道德操行的君子,所以我才敢斷定剛剛過去的是蘧伯玉。”事後衛靈公派人一打聽,果然是蘧伯玉。

趙簡子聽說了蘧伯玉的賢能之後,沉默不語。

隨後,史默又講述了衛靈公為了激勵國人反抗晉國的情緒而採用的方法。衛靈公派大夫向國人宣告說,晉國已經命令衛國,凡是有姐妹的女兒的人家,都要抽出一個人送到晉國去當人質。消息傳開後,衛國到處是一片痛哭伴隨著一片咒罵聲。為了使國人相信這個事,衛靈公又讓王孫賈抽選出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兒,準備送往晉國。結果,出發那天,成千上百的百姓不讓她們去晉國當人質,並憤慨地表示要和來犯的晉軍血戰到底,寧死不屈。

史默還向趙簡子提供了一個動態新聞:孔子已經來到衛國,他的弟子子貢正給靈公當策劃總監呢。史墨說:“衛國現在的賢臣那麼多,民氣這麼旺盛。國君重視賢臣的意見,採納他們的計謀。想用武力迫使衛國屈服,恐怕很難!”

趙簡子聽了史默介紹的情況,認為進攻衛國的時機不夠成熟,於是,下令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時機再說。

就這麼,衛國靠形象大使蘧伯玉嚇退敵軍而免遭入侵。

孔子聽到這件事,對史魚和蘧伯玉都很讚賞。他說:“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意思就是說:史魚真正直啊!國家有道,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一樣剛正;國家無道,也能像箭一樣剛直。蘧伯玉真是個君子啊,國家有道時,出來做官;國家無道時,把政見和鋪蓋卷一起收起來辭官歸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