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鬼谷|靠形象大使蘧伯玉吓退敌军而免遭入侵

春秋末期,晋国东边有个弱小的诸侯国卫国。卫国因为迫于晋国的威严,而跟卫国结了盟,说白了就是给晋国当小弟,每年要给大哥晋国进贡不少财物。当时任国君的卫灵公不甘处于屈辱的地位,就跟齐景公缔结了盟约,从容跟晋国断绝了联系。

晋国执政的正卿赵简子觉得一个小小的卫国居然敢背叛我晋国,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立即调集军队,打算袭击卫国的都城帝丘,迫使卫灵公屈服。

在出发前,他先派大夫史默到卫国去暗中调查了解情况,并命他在一个月内回国。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史默却没按时回国。赵简子不知道这中间出了什么事,一直心神不定。有人猜测,可能史默已经被卫国人擒住杀掉了。也有人建议说,卫国只是个小国,没多少军事力量,晋国的大军一到,卫国的国君肯定会不战自降,就怂恿赵简子下令出兵。

赵简子不同意这个建议。他觉得,卫灵公既然敢明目张胆地与同盟国断绝往来,一定会做好充分准备,不会草率行事,赵简子坚持等史默回来再考虑出兵的问题。

过了半年,史默终于回来了。赵简子问他为什么在卫国待了这么长时间,史默回答说:“要想得到好处,却很可能得到害处,恐怕您还没有觉察出来吧!现在,卫国任命曾经受到过陷害的贤臣蘧( )伯玉为相国,这就使卫侯在国内赢得了民心。”

随后,史默向赵简子介绍了蘧伯玉的情况。

人们说“卫地多君子”,历来都认为蘧伯玉是卫国的形象代言人。蘧伯玉的贤名远近闻名,卫国大夫史鱼深知蘧伯玉的才能,多次向卫灵公举荐,但灵公不听。史鱼就在临死采用“尸谏”的办法来力荐蘧伯玉。

他告诉儿子:“我在朝不能举荐蘧伯玉,是我活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我死后,你不必将我的尸体‘治丧正堂’,可以置于窗下,等灵公问起来,再将实情告诉他。”

史鱼的儿子按照父亲的遗言去办。卫灵公前来吊唁,对尸体置于窗下非常奇怪,史鱼的儿子就将父亲的话转告灵公。灵公醒悟道:“是寡人的过错。”于是起用了蘧伯玉。

蘧伯玉当政后,仍旧十分谦虚。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宫又响起来。南子说:“这一定是蘧伯玉的车队从此经过。”

灵公问道:“你怎么知道?”

爆笑鬼谷|靠形象大使蘧伯玉吓退敌军而免遭入侵

南子说:“君子非常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声音,那是车的主人让车夫下车,用手扶着车辕慢行,怕车声打扰国君。我听说蘧伯玉是一位很有道德操行的君子,所以我才敢断定刚刚过去的是蘧伯玉。”事后卫灵公派人一打听,果然是蘧伯玉。

赵简子听说了蘧伯玉的贤能之后,沉默不语。

随后,史默又讲述了卫灵公为了激励国人反抗晋国的情绪而采用的方法。卫灵公派大夫向国人宣告说,晋国已经命令卫国,凡是有姐妹的女儿的人家,都要抽出一个人送到晋国去当人质。消息传开后,卫国到处是一片痛哭伴随着一片咒骂声。为了使国人相信这个事,卫灵公又让王孙贾抽选出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儿,准备送往晋国。结果,出发那天,成千上百的百姓不让她们去晋国当人质,并愤慨地表示要和来犯的晋军血战到底,宁死不屈。

史默还向赵简子提供了一个动态新闻:孔子已经来到卫国,他的弟子子贡正给灵公当策划总监呢。史墨说:“卫国现在的贤臣那么多,民气这么旺盛。国君重视贤臣的意见,采纳他们的计谋。想用武力迫使卫国屈服,恐怕很难!”

赵简子听了史默介绍的情况,认为进攻卫国的时机不够成熟,于是,下令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再说。

就这么,卫国靠形象大使蘧伯玉吓退敌军而免遭入侵。

孔子听到这件事,对史鱼和蘧伯玉都很赞赏。他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意思就是说:史鱼真正直啊!国家有道,他的言行像射出的箭一样刚正;国家无道,也能像箭一样刚直。蘧伯玉真是个君子啊,国家有道时,出来做官;国家无道时,把政见和铺盖卷一起收起来辞官归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