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稻田養魚喜獲豐收,這個地方成了「魚米之鄉」!

近日,羅平縣富樂鎮阿洪槽區稻田一片金黃,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農戶們正在田間忙碌著,臉上露出豐收的喜悅。走進田間低頭一看,稻田魚溝裡成群的黃金鯽、臺灣泥鰍在歡快地追逐。這是羅平特色淡水稻田養魚的成功嘗試,實現了水稻、漁產雙豐收。

罗平稻田养鱼喜获丰收,这个地方成了“鱼米之乡”!
罗平稻田养鱼喜获丰收,这个地方成了“鱼米之乡”!

稻田養魚項目由羅平縣雲之谷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實施,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昆明綜合實驗站、雲南省漁業科學研究院、曲靖市農業局水產站、羅平縣水產站為養殖提供技術支持。

罗平稻田养鱼喜获丰收,这个地方成了“鱼米之乡”!

富樂鎮阿洪河谷槽區包括阿洪、半坡、紅巖三個村委會,位於塊澤河與嘎依小河的交匯處,海拔在15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6℃,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非常適宜水稻生長,當地農民種植水稻的歷史已達數百年,素有阿洪“糧倉”之美譽。

罗平稻田养鱼喜获丰收,这个地方成了“鱼米之乡”!
罗平稻田养鱼喜获丰收,这个地方成了“鱼米之乡”!

稻田養魚是將魚放養在稻田裡,以水稻花粉、枯葉,蚊蟲、水中浮游生物等為食,使得水稻和魚之間形成良性利用,能有效地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減少農業汙染,降低農作物病蟲害。年初,技術人員組織農戶開展稻魚綜合種養技術培訓,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稻魚工程改造,提高農戶稻田養魚水平。

罗平稻田养鱼喜获丰收,这个地方成了“鱼米之乡”!
罗平稻田养鱼喜获丰收,这个地方成了“鱼米之乡”!

據瞭解,今後雲之谷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將在穩定稻田養殖規模的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創新養殖技術,激活稻田養殖的活力,繼續在稻田上做文章,進行稻魚(蝦、蟹、泥鰍)共生生態養殖,提高稻田利用率和產出率,計劃到2020年,將推廣稻田水產養殖面積達1000餘畝。

|來源:羅平雲之谷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

|編審:張洪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