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武夷山老人,不願住城市,喜歡山里砍柴種菜粗茶淡飯的生活


鉛山武夷山大坑村,剛收割的稻穀,一層金屑似的晾在村口馬路上,泥土和太陽的香氣迎面撲來。山區可種的田地不多,這些收成對村民來說,確實也是金貴的。

從村頭走到村尾,村裡的老人們就一直沒閒著。大姐幾天砍了上百根毛竹,老奶奶捆紮竹梢,準備用來做引火材料。山裡經濟作物,除了茶葉就是香菇、木耳、竹筍了。

看見這些竹子,開始想念山裡的熬筍了,那可是讓你吃了還想吃的開胃減肥菜。原料是選用當年春筍,加入辣椒在新鮮的醃菜菜汁中熬煮入味,口感香嫩、脆滑,吃後回味無窮。遺憾我們來的不是時候,沒口福哦!

竹梢是以前用來扎竹掃把的材料,可它還有個功能,那就是教訓不聽話的熊孩子。記得小時候家裡孩子摔了碗,或是外面闖了禍,來人告狀了,大人一生氣,從門邊豎著的掃把裡順出一根,掄起就朝小屁股一頓猛抽。呵呵,你小時候犯渾時,捱過毛梢嗎?

茅花也是鉛山人經常用來扎掃帚用的,經過晾曬變得蓬鬆膨大,除去毛絨絨的花絮,再將茅花杆捆紮成束,用繩子將掃把把身部分纏繞捆紮,一把茅花掃帚即告完成。以前母親回鉛山,經常帶回一、兩把,自從她去世後,就再也沒用過了。


山邊有幾棟空蕩蕩的老房子,已經被雜草包圍,不知主人是外出打工去了,還是遷到山下平坦地方居住?破舊的房屋,樑上擱置的籮筐,似乎隨時都在等著主人回家。

幹完農活的老大爺,有些好奇地看著我們兩個陌生的面孔,這裡外面來人很少,恐怕又把我們當成幫扶幹部了。

這位老人已經在下面建了房子,每天會到上面老房子邊的菜地裡挑水澆菜。

武夷山的溝壑皺褶裡從不缺水,清澈的山泉日夜在山邊嘩嘩流淌,用這麼好的水澆灌蔬菜,實在是奢侈而誘惑人呀。

這位大爺兩個女兒都在上饒生活,買了房子接他出去住,可他就是不習慣,嫌城裡鬧騰,空氣不好。

回到山裡雖然冷清,但每天拔拔草種種菜,就著好山好水好空氣,吃著粗茶淡飯,渾身舒坦自在。其實老人比子女更清楚,自己最想要什麼。

山裡的天氣冷得早,很多老人已經穿上了秋衣,早晚要蓋厚點的被子了。村民除了用煤氣,人們還是喜歡用柴火灶燒菜好吃,趁天氣好多準備些過冬。

太陽就要下山,兩位憨厚的老夥計,笑眯眯地和我們打著招呼,目送我們上車離開。

山裡老人深居簡出,與世無爭,原生態的簡單生活,你喜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