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世界的脉络分析(2)

上一篇分析了剑来世界的各方势力和之间的矛盾,这篇就分析一下具体事例。

先说一下八千年前神道崩塌,神道崩塌是三教为首的诸子百家造成的,但是却不是一下子完成的,也就是说神道政权瓦解是一个时间点,但是过程延续了很久,遗留影响也向后影响了很多年。神道崩塌是在八千年前,但是老秀才和范俊茂都说老剑条沉浮一万年了,可见神道崩塌之前剑灵前任主人就已经陨落了。虽然三教起事成功教化天下,剑灵前任主人也已身陨,但是剑灵前任主人给予诸子百家极大的伤害和震撼,所以三教崛起之后建了镇剑楼镇压剑灵。害怕剑修之中再次出现能够得到剑灵认可的主人重练剑灵,或者剑修之中出现另一个可以跟剑灵前任主人相媲美的惊才绝艳之辈练成另一个剑灵,又或因为剑修整体实力太高对三教产生威胁,三教设计驱逐剑修去了剑气长城,并且带走了天下八分剑道气运。剑修抵抗妖族无暇顾及三教的统治地位,带走剑道气运三座天下更难产生高等级的大剑仙,一举两得。

在三教百家崛起前期儒教的礼圣找到了妖族大圣白泽,当时妖族主要在蛮荒天下,浩然天下是人族妖族混居,人族天生体弱,妖族天生强横,妖族没有教化奉行弱肉强食物竞天择,人族修行刚刚开始诸子百家刚刚形成,并且儒家教化还没铺展开,礼圣跟白泽讲了儒家教义并且承诺用儒家教义教化天下,能够人妖共处,相安无事,天下太平守序。礼圣对白泽以先生称之以示尊敬。白泽相信礼圣所言告诉礼圣天下大妖真名,助其铸造九鼎,希望看到礼圣说的天下成平镜像。天下群妖蛰伏,退隐山林,避世不出。人族开始登山修行,百家得以崛起。神道崩塌后建镇白泽楼,镇压白泽,白泽不能随便出楼行走天下。蛮荒天下妖族在剑气长城与剑修对峙一直持续了几千年。

《剑来》世界的脉络分析(2)

剑气长城建于何时不可知,神道崩塌之后有天下剑修镇守,三教圣人联手设的大阵。作用就是阻挡蛮荒天下妖族入侵浩然天下,蛮荒天下的妖族跟浩然天下的土著妖族不同,蛮荒天下的妖族突破剑气长城对浩然天下来说必然是一场浩劫。剑修迁徙到剑气长城之后形成一个规矩,斩杀一个飞升境大妖就在长城城墙上刻一个字,现在共刻了十八个字“道法”“浩然”“西天”“雷池重地”“剑气长存”“齐”“董”“陈”“猛”。这一点很有嚼头,下面我来说道说道。这十八个字分两个时期刻成“道法”“浩然”“西天”“雷池重地”“剑气长存”是神道崩塌之后剑修刚迁徙来的时期刻就,之后陆续刻就“齐”“董”“陈”直到故事开始前阿良刻的“猛”。前面一组分别是三教、兵家和剑修刻的,三教在前面说明三教的道法高,而兵家和剑修比三教圣人多刻两个字说明兵家和剑修杀力强,也侧面说明了三教迫害兵家老祖和驱逐剑修的原因。单独说一说“剑气长存”,“剑气长存”是陈清都刻的,阿良称之为老大剑仙,陈清都貌似是剑修中修为最高资历最老的一人,应该是神道崩塌的参与者地位应该相当于诸子百家中的各家老祖,剑修的实际领导人或者说剑修第一人。

《剑来》世界的脉络分析(2)

剑来世界最高层次的山上修士是三教教祖,三教之所以为三教就是因为有教祖的存在使教义直通大道教化苍生有大功德才使三教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而第二层次的人就很多了,我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三教嫡传教派派首,教派的意思就是宗教内部的不同派系也叫宗派,在现实中就像佛教禅宗、密宗、法华宗等,道教的符箓派、丹鼎派、正一宗、天师道等,穆斯林的什叶派和逊尼派,儒教的心学、理学、经学等。这类包括道教三脉掌教道大、道老二和陆沉,儒教的礼圣、亚圣和文圣(现在自散气运已不在此列),齐静春(后面会单独讲),佛教暂时未知。第二类解释比较复杂,举例就像《封神演义》中的陆压道人,虽不再截阐二教,但却是个道人,没人知道他的出身在《封神演义》全书中除了几个教主没人拿他有办法,孔宣五色神光也拿不住他,三霄娘娘混元金斗拿住他,泥丸宫镇了符咒还是华虹而走。虽然不是教主但是修为在所有金仙之上。我说的就是东海老道人,看他跟道祖的态度,并不像道祖弟子,我认为大概率是不再道教三脉中的自成一脉的道教散修。类似的还有中土读书人、鸡汤和尚、盲目画师不知道是什么身份哪家哪派,单说修为我认为这几个人是仿上仿下的。还有就是龙虎山天师府,不拜道祖拜天师,并且跟道家三脉有过冲突,天师府初代天师就像《西游记》中的五庄观镇元大仙不拜三清一样。但是别问我为什么陆压道人和镇元子不是三清传人确是道教的。第三类就好理解了,修为高的百家祖师,被三教迫害的兵家老祖就是这样,还有陈清都,其他百家祖师描写不多无法推测。

今天就先写到这,后面大体已经写完了,感觉有要修改的地方很多,修改完再发吧。后面会写武夫的断头路,神道的布局等。感谢大家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