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港澳大橋的契機下,珠海能趕上深圳的步伐嗎?

昨天(24日)上午九點,備受矚目的珠港澳大橋正式通車。

通車後,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僅需30分鐘。這對香港、澳門和珠海最為直觀的影響是,三地人員的往來將更為便捷。

在珠港澳大橋的契機下,珠海能趕上深圳的步伐嗎?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它是人類橋隧技術的“集大成者”,擁有“最長的跨海通道”、“最深的沉管隧道”、“最先進的築島技術”,是我國由橋樑大國向橋樑強國邁進的重要標誌。

在珠港澳大橋的契機下,珠海能趕上深圳的步伐嗎?

珠港澳大橋正式通車


珠港澳大橋的開通,讓全國人民再次將目光聚焦於珠海這座城市。

位於珠三角東岸的深圳緊鄰香港,珠三角西岸的珠海緊鄰澳門,深圳和珠海同樣是特區,各有一個特別行政區的加持,幾乎同處於一條起跑線的兩座城市,卻在30年的發展中,逐漸拉開了距離。

目前,深圳已經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之一,而珠海,似乎仍在韜光養晦。

在珠港澳大橋的契機下,珠海能趕上深圳的步伐嗎?

深圳夜景


上市公司的數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體現一座城市的經濟活力。

截至2018年1月5日,珠海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37家;

而截至2017年10月16日,深圳境內外上市企業累計已達382家。


深圳和珠海的經濟發展落差直接導致了珠三角東西兩岸經濟發展不平衡,究其原因,或許並不是在制度的傾斜,而是地緣優勢的差距。

在珠港澳大橋的契機下,珠海能趕上深圳的步伐嗎?

珠江三角洲區劃圖


事實上,珠海倚靠的澳門,不管是經濟體量還是產業發展水平,本身就不敵深圳背後的香港。深圳依靠經濟特區優勢,承接香港經濟和產業,迅速地發展成為了超級城市,而珠海和澳門卻錯失了資源互補的機會。

其次,在將近20年“該發展旅遊還是工業”的糾結中,珠海喪失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機。

80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末期,正是珠三角各城市起飛的黃金時期,珠三角的製造業迅速發展,成為知名全球的“世界工廠”,珠三角城市群也開始崛起。

而製造業的滯後,直接導致珠海的落後。

在珠港澳大橋的契機下,珠海能趕上深圳的步伐嗎?

珠海風光


那麼,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珠海能夠異軍突起,趕上深圳嗎?

珠海和深圳相比,存在一個明顯的短板——金融業。舉個例子:

珠海橫琴新區片區先天不足,2009年底時僅有1家農信分社。隨著廣東自貿區掛牌成立,截至2017年9月,橫琴金融類企業合計6063家,註冊資本達7506億元。

相比之下,深圳前海蛇口片區(以下簡稱“前海”)優勢明顯。截至2018年4月底,前海累計註冊金融類企業6萬家,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金融相關服務機構5萬餘家。


在珠港澳大橋的契機下,珠海能趕上深圳的步伐嗎?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影響力,尤其是專業化服務和人才方面,將對珠海的輻射更加直接和深入。

當然,命運始終是握在自己手中的,經濟的發展,還需要珠海自身在比較匱乏的高科技產業上下足功夫。



已經落後的珠海,未來的發展註定充滿坎坷,珠港澳大橋的開通,或許是一次能夠改變珠三角經濟地理版圖的契機。

希望數年後,面對新生的珠海,我們能夠由衷地感嘆一句:大器晚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