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冷兵器發展簡史之後來居上的刺劍

刺劍外形優雅,非常引人注目,經常將它和傭兵時代的紳士聯繫起來。這種高效的兵器不僅是戰鬥的首選,而且還是佩帶者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它起源於15世紀初的西班牙,名詞來源自西班牙語“Espada Ropera”(禮服之劍),意為可穿便衣佩帶此劍。——《短兵器(人文珍藏圖鑑)》


歐洲冷兵器發展簡史之後來居上的刺劍


不同種類的刺劍

刺劍(又叫細劍)剛剛出現的時候,發展還不完善,劍身上仍有明顯的血槽,而且依然很寬,但是其特有的護手已經將它和其他劍類區分開來。之後出現的意大利式刺劍和格鬥匕首一起風靡了大半個傭兵時代。超過1米的劍身,以及符合拉丁系民族奢華風格的鏤空雕飾十字護手是其顯著特點。英國式刺劍出現得最晚,劍身相比意大利式較短,因此又被叫作小劍(Small Sword)。英國式刺劍劍身較短,更方便使用者控劍,並且也不再和匕首搭配使用,護手也傾向於喜愛簡樸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風格。

刺劍最早應用於下層社會,成為街頭以及室內的主要戰鬥用劍;後期發展成貴族上流社會使用的劍,主要用於決鬥場上,迅速取代了手半劍的地位。刺劍的技術體系特點是細緻、精確。刺劍常和其他武器配合使用,最典型的是配備一把能格擋的匕首,也可以和能夠絞纏敵人的披風、抓刺劍的鍊甲手套、格偏的劍鞘等等搭配使用。

當時,教授刺劍技巧的格鬥書也表達過一種觀點——刺劍僅僅是自衛武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刺劍是第一種真正的個人自衛武器。它被看作“街頭劍”,來對應“戰場劍”。由於有限的劈砍能力和細長的劍身設計,刺劍不適合戰場,但是卻適合決鬥和小規模衝突。刺劍靠決鬥出名,主要依靠劍尖刺,不能做多個方向的劈砍,因此不易在戰場上做出致命攻擊。在戰場上亂戰時,刺劍由於需要伸長手臂去刺,攻擊線路容易被阻隔。總之,刺劍有它自己的優勢,但是也有明顯的劣勢。


歐洲冷兵器發展簡史之後來居上的刺劍


雅克·卡洛的手冊插圖


早期的刺劍其實很笨重。根據人文珍藏圖鑑《短兵器(人文珍藏圖鑑)》的記載,刺劍的劍身很長,往往長達1米甚至更長,劍脊也很厚,握在手中略顯笨重,人們很難在格鬥中將刺劍刺出後再快速地抽回。因此,當時人們需要一個與刺劍配套的姐妹裝備,在抵擋對手進攻的時候保護自己。按理說,這個武器應該是盾牌,不過人們尤其是平民很難在生活中帶著一面盾牌,而且帶了盾牌也就等於失去了刺劍便攜易帶的優點。最終,人們找到了盾牌的替代品——匕首,作為副武器,以達到在進攻的同時防禦的目的。

到16世紀中葉,匕首已經成為刺劍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自衛和防禦裝備。使用刺劍和匕首的技藝由此而生。使用者左手持匕首進行格擋,右手持劍進行攻擊。嫻熟的劍客可以在用匕首防禦的同時用刺劍進攻,在貼身格鬥時還可以用匕首戳刺。

為了配合刺劍的攻擊,匕首外圍出現了金屬環以保護使用者的手。匕首護手兩側的橫杆也被加長,而且大多數向刀身歪曲,以幫助使用者在格擋的時候鉗制對方的劍身。由於通常被握在左手,這種匕首被稱為“左手匕首”。如果使用者在格鬥的時候用匕首抵禦住了對手的攻擊,同時快速扭動自己的手腕,對方的劍就很可能被卡在護手長柄和刃部之間。儘管時間不會很長,但對己方手中又稱為“迅捷劍”的刺劍來說,已經足夠發出致命一擊了。


歐洲冷兵器發展簡史之後來居上的刺劍


左手匕首

總之,在技法上,刺劍帶來了一個新的領域——大量的突刺和偏刺,優越的速度,準確的反刺,以及詭異的刺擊角度。此外,刺劍因為環境影響,並不太受到來自戰術革新、武器進步等因素的影響,卻更多地受到時尚和規則變更的影響。

到17世紀,除了西班牙和意大利,其他歐洲地區的刺劍變得更輕、更小也更加敏捷,很接近我們今天的擊劍運動中的重劍。同時,除了西班牙和意大利外,左手匕首也逐漸被淘汰,人們開始更多地使用單手刺劍。

單手刺劍即前文所說的小劍。由於其劍身短,輕便且容易操控,出現不久便取代了之前的款式,流行起來成了社會地位和身份的象徵飾物。

實戰的時候,最方便的姿勢就是將拿劍的手臂向前抬起,右腳向前邁出兩腳掌的長度。身體重心平均落在兩腳上,右腳腳尖指向前方,左腳腳尖指向左方。拿劍的手臂半屈,肘關節對著身體的右邊,劍尖和右眼在一條水平線上。

比手半劍更輕的刺劍更容易做出衝刺攻擊,其動作和蹲式起跑動作相似。開始向前做動作的時候,兩腳連續向後蹬地,左腳離開地面向前提起,右腳同時蹬直,促使身體向前,在左腳落地以前做出刺擊。

還有種技巧,在對手刺過來時,抓準時機用副手擋開對方的刺擊,同時利用對方中段開放的機會發動致命攻擊。


歐洲冷兵器發展簡史之後來居上的刺劍


歷史畫家切薩雷·奧古斯特·德提依據想象復原的決鬥場景


雖然總體上刺劍更加適合自衛,但是,如同其他很多武器家族一樣,刺劍的家族也有自己的另類版本——闊劍(Broad Sword)。

闊劍出現的原因,一是傭兵時代騎士槍逐漸遭到了淘汰,騎兵普遍裝備起了手槍和騎兵闊劍;二是在越來越強大的火力面前,同時代刺劍的剋星——板甲也逐漸遭到了淘汰。而闊劍劍身明顯要闊得多,也更便於揮砍。

17世紀的歐洲三十年戰爭成了闊劍展現威力的舞臺。


歐洲冷兵器發展簡史之後來居上的刺劍


德國騎兵闊劍

1631年9月17日的布萊登菲爾德會戰被譽為“改變世界之戰”。神聖羅馬帝國的約翰·蒂利伯爵在帝國皇帝斐迪南二世的支持下,與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的瑞典—薩克森聯軍主力正面相撞。

期間,帝國軍隊的騎兵驍將帕彭海姆率領自己的重甲騎兵向 瑞典人一連發動了七次衝鋒。其勇猛的表現令瑞典側的官兵感到不寒而慄,根據當時瑞典軍中一位叫門羅的軍官的說法,“敵軍的衝鋒攻勢非常之兇猛”。

如果說布萊登菲爾德會戰只是讓瑞典人見識到了手持闊劍的騎兵的兇猛,那麼1632年的呂岑會戰就是實實在在地展現了手持闊劍的騎兵的可怕。

1632年11月16日,古斯塔夫統率的瑞典軍隊和阿爾伯萊希特·馮·華倫斯坦指揮的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在萊比錫附近一個叫呂岑的地方擺開戰場。


歐洲冷兵器發展簡史之後來居上的刺劍


古斯塔夫的騎兵相

古斯塔夫本人在與帝國軍奧克塔維奧·皮科洛米尼-皮裡親王(Prince Octavio Piccolomini-Pieri)麾下的騎兵團的混戰中因坐騎中彈,只帶三名隨從誤闖入一大群在戰線中央遊蕩的帝國騎兵之中。在短兵格鬥中,古斯塔夫的兩個隨從被砍死,另一個隨從受傷逃走,古斯塔夫本人頭部、頸部、背部接連中了幾處致命傷,幾乎立刻墜馬而死。只有他的戰馬帶著渾身的血跡,自己跑回到了瑞典軍的陣線。

後來瑞典官兵重新找到自己的國王之時,看到的只是一具被帝國軍剝去外套與首飾等值錢物品的遺體。名震一時的“北歐雄獅”就這樣在闊劍的打擊下,給自己的輝煌生涯畫上了休止符。

時至今日,刺劍在體育運動中依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摘自《戰場決勝者002:歐洲傭兵戰爭史》


歐洲冷兵器發展簡史之後來居上的刺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