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心的比特币最后成了人性的玩具

比特币的厉害之处在于巧妙利用科技手段来解决复杂的经济学问题。比特币之所如此厉害,归根结底是其解决了人心的问题。能够解决人心问题的事物并不多,所以比特币具有了价值。正因为其具有了价值,终究会成为人性的玩具。

利用人心的比特币最后成了人性的玩具

比特币是如何利用人心的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讲,在社会当中的人有一个根本动机:维护良好的自我感觉。

如果把这个动机和经济问题关联起来,每个人都是自私自利的;

如果把这个动机和道德关联起来,人会偏向克制自私自利。

基于这样的状况,在社会中的人对于经济问题的想法会非常复杂,复杂到很难解决一个账本的记录。比特币如果要实现一个去中心化的记账方式,就需要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利用人心。

放大人心里边的自私自利

比特币的拥有者是网络上的一个地址,账号,账号和账号之间的关系和现实社会当中人和人的关系有很大不同,因为没有相互的道德制约。比特币相当于给所有人戴上了一个面具,在这个面具之下,人们会把自私自利的一面充分发挥出来。

这种形式的转换类似于:如果一个问题包含很多不确定性,解决的办法是假设所有事情都不确定,结果会处理的更好。比特币在那个账本里边加上了时间标志,进而可以确定记录的唯一性,解决了有人要双重支付的问题。

让自私自利的人来维护比特币

让自私自利的人做一个事情最好的方式无非是让其获利,但同时要制定一个规则,比特币使用了工作量证明的机制。当一个交易记录产生时,让在既定规则下付出最多的人来掌握记录的权利,同时奖励比特币。

如果大家都想得到比特币,需要做的是积极符合规则,付出一定的工作量。想要比特币的人越多,竞争就越激烈。自私自利的人相互竞争的结果是更好的维护比特币。

如果有人想篡改比特币的交易记录,首先面对的是希望得到比特币的人,会触及这些人的利益。在一个大家都戴着面具没有信任基础的背景下,该做法并不实际。

如果想篡改比特币交易记录的人能够提供超级庞大的工作量,工作量大到可以修改已经关联起来的所有记录,那么其会面临两个选择:

1、篡改,但是不知道篡改以后会发生什么,或许比特币就没有了任何价值,毫无意义。

2、还是不篡改的好,既然可以提供如此大的工作量,为什么不去当记账的人,轻松获利。

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选择的结果显而易见。

解决不支持比特币的人的认知失调

百分表支持比特币的人当然会支持比特币,由于之前的行为会加剧这种态度。对于那些不怎么认同比特币的人来讲,他们会存在两个想法:

1、不认同比特币,这个东西没有什么用。

2、比特币的确可以带来好处。

当理念和实际发生不符的时候,人们会进入认知失调的状态,纠结如何选择:是要退出比特币还是在里边得到好处。

利用人心的比特币最后成了人性的玩具

在社会心理学中,社会中的人还有一个根本的动机:希望各种事情尽可能的准确。通俗的说,就是不想纠结,纠结很难受。所以面临认知失调的人总是要最终确定一个选择。让每个人带上面具的比特币减少了人们选择的难度,再加上自私自利的基础,不支持比特别但是在比特币中获得比特币的人也会去支持比特币。

让比特币的参与者们公共实现自证预言

理解自证预言的一个例子:

我们都觉得女孩子数学一般学不好,基于这样的认知,数学老师会减少对女孩子的关注,同学会减少对女孩子的帮助;女孩子自己也会觉得自己数学本来就不好,从而不再努力。最终的结果是:即便女孩子能够学好数学,但最终数学的学习成绩会像之前的认知一样,变成事实。

利用人心的比特币最后成了人性的玩具

把自证预言放在比特币上,参与其中的人认为比特币有价值,他们的这种看法会影响实际的行动,和周围的人讲述比特币的价值,更积极的挖矿,甚至抵制不支持比特币的人。在这些行为的推动下,即便比特币没有任何价值,最终也会变得有价值,参与的人越多,越有价值。

比特币的产生是为了应对当时的金融危机,可是在人性的作用下,比特币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解决方案,成为了炒的对象。

中本聪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精通技术和金融,还透彻了解人的心理。目前比特币的火爆并不是偶然,而是某种程度上的必然。不过当比特币进入到现实社会当中,之前解决的人心问题又要重新面对。这时,具有工具和技术价值的比特币很难战胜人性,更像一个商品,成了炒的对象。

炒,需要信息

回顾比特币激荡人心、被频繁报道的两个时间段,2013开始应该算一个,2017年开始进入了一波高潮,这些高潮的背后对应的是信息流通效率的不同时期。

利用人心的比特币最后成了人性的玩具

2013年左右微博非常火爆,这种基于短消息的传播方式可以加速比特币相关信息的传播,放大比特币作为商品的价值,吸引炒币的人。2017年左右,基于机器推荐的新闻客户端异常火爆,信息的流通更加高效,触及的人群也更多,比特币相关的信息被进一步深入的扩散,吸引更多的炒币者。

当我们面对的信息越多,能够产生利益的信息越多,产生的焦虑就越多,因为更加害怕失去。在焦虑甚至是有些恐惧的状态下,人会变得更加不理性。在不理性的基础上,更容易涌入炒币的浪潮。

炒,需要预期

由于互联网带宽的不断提升,运算能力的不断增强,信息流通成本逐渐降低,比特币里边的区块链技术的价值被激发了出来。区块链的价值反过来提升了比特币的价值,抬高了比特币的预期。

利用人心的比特币最后成了人性的玩具

随着数字货币的发行越来越容易,基于比特币改版的币种和海量山寨币种的出现看似是和比特币在竞争,其实本质上来说实在烘托数字货币的整体预期,数字币种越多,比特币的价值就越大,人们对于比特币的预期也就更高。如果把各种数字币比作地球上的矿物质,比特币是黄金。按照对于黄金的预期来看,比特币至少会到达黄金的价格。既然比特币可以看成是黄金,那么会不会成为钻石呢?基于自利的动机,期望这东西很难有个终点。

炒,需要真正看清价值

经常有这样的说法:如果09年买几百个比特币,现在就好了。可是有多少人能够在比特币波荡的过程中看清其走向,扛得住由于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而一直抱有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认清价值并且有足够定力的人并不多,看清了人心问题的中本聪是一个。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没有在比特币里边获利,归根结底还是人性使然。

利用人心的比特币最后成了人性的玩具

基于金融危机背景而产生的比特币通过科技手段战胜了人心,按照从无到有的逻辑来说,其价值是无价的。随着比特币进入曾经诞生过金融危机的环境当中,比特币变成了商品,成为了炒的对象,比特币最终还是败给了人性,成了人性的玩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