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淨增600萬就業,「新零售」創造就業新現象

兩年淨增600萬就業,“新零售”創造就業新現象

阿里巴巴零售電商平臺創造就業機會3681萬,其中有很多新工種

前幾天,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課題組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阿里巴巴零售生態創造就業機會總量達3681萬,這比2015年創造的3083萬就業機會,多出了600萬。兩年的時間,阿里巴巴零售電商平臺何以會多產生如此多的就業機會?

答案其實不難尋找,600萬就業增長的時間點,剛好與“新零售”從起步到突飛猛進相契合。2017年,更被認為是阿里巴巴引領中國商業形態升級的 “新零售元年 ”。如果給2017年中國互聯網商業一個關鍵詞,可能非“新零售”莫屬。在阿里巴巴率先提出“新零售”之後,騰訊、京東等紛紛效仿,掀起線上線下結合的零售新浪潮,無論“智慧零售”、“無界零售”都只不過是換個名字的“新零售”而已。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阿里巴巴率先提出的“新零售”戰略,帶動了更廣大的就業。

截至 2017 年底 ,阿里巴巴已經形成了以原來的天貓為天、菜鳥為地,全市場、全渠道的新零售佈局。在新零售力量推動下,傳統實體零售企業在2017年煥發活力。近三年時間,阿里巴巴在投入傳統零售企業方面已經花費近千億元人民幣,銀泰、蘇寧、三江、百聯、歐尚、大潤發等傳統零售企業加入新零售版圖。作為阿里巴巴在商超新零售領域的“一號工程”,盒馬鮮生2017年成為“網紅”,在全國開始門店25家,成為零售業創新標杆。

兩年淨增600萬就業,“新零售”創造就業新現象

“網紅”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帶動了大量就業

2017年,中國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行業就業景氣領跑全行業。根據中國就業研究所,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CIER指數)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CIER指數為10.24,是CIER指數最差行業的14倍。電子商務的熱度,很大程度上是“新零售”所帶動。

“新零售”的最終目的是通過人、貨、場的重構,以大數據驅動,最終完成商業升級、消費升級和生活品質升級。它打通線上、線下,給予傳統的線下零售以新的生機。這中間,帶動了大量的新增傳統就業人口。

新零售也激發出人才新需求,獵聘網數據顯示,在2017年上半年的全國主要城市人才淨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以11.21%的人才淨流入率位居榜首。打開招聘網站,輸入關鍵詞“新零售”,在慣例的新春搶人大戰中,新零售講師、新零售銷售、新零售履約物流主管、新零售營運區總、新零售數據分析師等成為職業新寵。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促進就業創業。加強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運用“互聯網+”發展新就業形態。今年高校畢業生820多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要促進多渠道就業,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

在“發展新就業形態”、“支持以創業帶動就業”上,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戰略做出有益探索,成為2017年就業領域最值得關注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