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縮水 專家說這麼買好些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縮水 專家說這麼買好些

法制晚報 看法新聞(記者 李洪鵬)銀行理財產品一直是普通居民投資的大頭,但是今年上半年出現了剎車現象。近日,融360發佈分析報告,8月份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較7月份下降了0.08個百分點,連續六個月下跌。

因為資管新規的影響,不少銀行理財業務縮量,相關收入下滑明顯。平安銀行半年報顯示,該行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為5.59億元,同比下降75.1%;華夏銀行上半年的理財業務中間業務收入15.61億元,與去年同期37.26億元相比下降較多;招商銀行上半年的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佣金收入也減少了4.77億元,同比下降3.99%。

對於資管新規下理財業務的轉型,多家上市銀行在半年報中明確表態稱,過渡期內要有序壓降不合規的理財產品規模,加快產品淨值化轉型等。部分上市銀行表示,投資者對淨值型產品的接受需要一定時間,短期內銀行資管業務的轉型發展和收入增長將面臨更多挑戰。

此外,8月份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67%,較7月份下降了0.08個百分點,連續六個月下跌,這也是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收益水平。

不光是銀行理財,其它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率也均在下跌之中,貨幣基金這種對利率比較敏感的產品收益下跌更快,老百姓投資收益縮水是大概率事件。

8月份共有12631款產品到期,4972款產品披露了實際到期收益率,其中非結構性產品4615款,結構性產品357款。共有130款產品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其中非結構性產品8款,結構性產品122款,非結構性產品的收益未達標比為0.17%,結構性產品的收益未達標比為34.17%。

融360理財分析師劉銀平分析認為,由此可見,絕大部分非結構性產品都能達到預期收益率,但結構性產品達不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情況還是挺多的。

如果投資者不清楚結構性存款的收益規則,最好還是不要碰。9月初流動性有所收緊,利率小幅回升,月底銀行面臨季度考核,但這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收益會出現季節性的反彈,流動性寬鬆是大趨勢,目前市場資金面仍然偏寬鬆,9月份銀行理財發行量和收益率都難以出現上升趨勢,其中收益率微跌的概率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