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安溪首閱式|一場有根的茶會,站在大地上

《茶源地理——安溪》

全球首閱式及小劇場茶會傾情舉行

5月26日晚,

《茶源地理—安溪》全球首閱式,

撩動了現場120幾人的心。

這場中國首次以“土地”為主題的小劇場茶會,

來的嘉賓,

《茶道新生活》團隊都將之視作知心人,

知心人們確實在出席了本次茶會後

對《茶道新生活》團隊的“真誠、真心、真實”

更深的動了心。

沒在現場的您可能想知道發生了什麼?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歷時一年,

五下安溪的《茶源地理—安溪》終於正式面世,

首閱式將通過怎樣的形式,

向世人展現安溪鐵觀音的前世與今生?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樂土》悠遠綿長 來自遠古土地的召喚

首閱式在

彷彿來自遠古大地脈動的鼓聲中,

拉開帷幕。

“全國金話筒獎”獲得者,

電視節目《馬後炮》主持人

馬志海老師和助手童童,

身著漢服,

跪坐在鋪滿泥土的舞臺上,

時而低沉時而悠揚的吟唱,

用具有厚重歷史氣息的聲音,

引領茶友穿越千年,

來到魏晉名士雅集的現場,

在恣意無礙的氛圍裡,

感受土地的厚重與滋養。

不少與會者甚至閉上眼睛,

側耳傾聽,

體悟樸拙雅緻韻律中生命的自由狀態。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朗誦《大地之歌》重新認識土地

香港老前輩葉榮枝先生髮來寄語:

“《說文解字》說: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換而言之,

眾生的生命,

都是來自土地。

大地是人類宏觀的母親,

人類應像熱愛母親一樣去熱愛這片土地。”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圖南酒店的劉海健先生設計的輔助舞臺

著名配音演員謝一白和邱陽深情朗誦,

由主編吳垠為茶會專門創作的長詩《大地之歌》,

飽含深情的聲音,

為與會者緩緩展開了一幅自“女媧造人”

到眼下人們對土地態度的跨越數千年的畫卷。

用一個個詩意而深情的字眼,

去叩擊大家心中那扇通往土地的大門,

喚醒漸漸遠離土地的人們對土地的感知,

“一起重新親吻撫觸生養我們的土地,

看見她的傷痛,

她的真實,

她的美麗”。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著名配音演員謝一白和邱陽深情朗誦長詩《大地之歌》

深情的朗誦

已經觸動了在場所有人內心對土地的熱愛,

而樂手李子建或沉渾或悠揚的鼓聲與缽樂,

更增添了《大地之歌》的深度與厚重。

沉渾的鼓聲是大地的脈動,

悠揚的缽樂是人們對大地思索的延伸。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樂手:李子建

迴歸土地看見茶

在悠長的洞簫聲中,

主編吳垠將茶道新生活團隊

迴歸土地的故事娓娓道來。

像一棵樹一樣的姿態去思考,

只是見證、記錄和看見,

這一直都是茶源地理的態度。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主編吳垠講述在茶源地的經歷

4年來,

《茶道新生活》團隊已走過10個茶產區。

行走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用雙腳去丈量,

用全副身心,

去認識土地,

認識茶。

《周易》坤卦象曰:

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

土地寬厚和順,

容載萬物,

就像母親,

孕育一切,

包容一切,

承載一切。

作為土地之子的人們,

赤腳踩在土地上,

會感覺很柔軟,

不管是雜草叢生

還是乾硬的凹凸不平之地,

只要沒有特別堅硬的東西,

你都可以放心地走上去。

土地,

是人心中最安全的駐足地。

在最安全的駐足地上,

看見茶。

就像不能親臨現場

專門給《茶道新生活》

發來寄語臺灣茶家周渝先生所說,

“茶是如此獨特之物,

它簡直就是大自然的信差或使者,

一片自然生態栽培出的葉,

它就能喚醒我們的全身細胞,

傳遞出大自然的生機能量,

與各類美麗信息,

包括土地的、

天氣的、

周邊植物與環境的,

還有做茶人、

採茶工的心情……”

“當我們不只從外在嗅覺、

味覺、

視覺,

看見茶,

也從內在‘視覺’看見茶時,

那我們真是深深進入大自然,

不僅體會到它的玄奧、

豐富與美麗,

也可能讓自己的內在精神與意識,

在與茶氣與茶湯的對話中,

尋回與發展了本真的自我。”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主編吳垠與茶友一起用閱讀的形式完成《茶源地理-安溪》

書因閱讀而完整

閱讀一本書

就是一場

讀者和作者之間的心靈對話。

讀者因閱讀而獲知,

書因閱讀而完整。

在主編吳垠的引導下,

大家一起品讀

《茶源地理-安溪》的選節。

讓大家跟隨

《茶道新生活》團隊的腳步和視角,

看見茶源地的真人真事,

看見耕作者在茶源地整土、

下種、培育、採摘的過程,

做茶人、採茶工

堅守做茶這份事業的工匠精神,

以及他們對大自然與土地

抱著謙卑與崇敬的態度。

一起品讀

完成了《茶源地理-安溪》

成書的最後一個環節,

茶會也在此時達到了高潮。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品一杯來自茶源地的茶

如果說品讀是整個茶會的高潮,

而兩份特別準備的禮物

則是高潮後的餘韻。

第一份特別的禮物

是《茶源地理-安溪》專屬首閱本,

書籍留有專屬頁,

上面是主編吳垠用心地

為每一位到場知心人

精心準備的特殊禮物,

一筆一劃手寫的寄語,

情真意切,

句句發自肺腑。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為知心人精心準備的禮物

第二份特別的禮物

是一瓶來自7個地方的泥土,

從下而上的

分別是安溪、福鼎、廣州、

臨滄、祁門、潮州、武夷山。

每種顏色的泥土代表這一個茶源區,

這些泥土都是團隊成員,

帶著虔誠之心一層一層細心鋪上去的。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來自7個茶產區的泥土

“中國立意最高的茶會”

當歌頌土地的《蓋婭之心》鼓聲再次響起,

茶會在“一杯敬土地,一杯敬自己”

朗誦餘韻中進入尾聲。

許多與會者表示,

這是一場

和土地與心靈對話的的茶會,

觸及他們靈魂深處,

洗滌了塵封已久的對土地的愛心。

主編吳垠在談到迴歸土地的時候,

內心激動到幾度落淚,

也有知心人為吳垠

對土地的那份愛而熱淚盈眶。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茶會最後,

《茶道新生活》全體成員向與會者致謝,

感謝他們的到來,

感謝他們的聆聽與閱讀,

同時也感謝

一直以來支持茶源地理的讀者們,

《茶源地理》因為讀者們的閱讀而完整!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老師們和茶道新生活團隊

茶會結束後,

與會者久久不願離去。

沉浸在“迴歸土地”感觸中的他們,

一邊看著舞臺上的泥土,

一邊回味著整場茶會,

與吳垠交流感想,

甚至離開後還發來信息說

這是他們見到的“中國立意最高的茶會”。

感謝協辦方圖南酒店的劉海健先生

在舞臺設計和場地提供上的大力支持

感謝太一窯

為本次茶會提供高溫顏色釉茶具

來和茶道君一起約茶吧

5.26安溪首阅式|一场有根的茶会,站在大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