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城市建設:「四縱三橫」拉開新城大框架

全長15.6公里的石家大道全線貫通、金雞大道即將通車、總規劃28公里的地下管廊改寫“拉鍊式”馬路歷史……今年是東部濱海新城開發建設的第五年,眼下,東部濱海新城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如火如荼穩步推進,服務功能不斷增強,城市發展框架逐步拉開,新城開發建設成效不斷顯現。

威海城市建設:“四縱三橫”拉開新城大框架

工作人員介紹金雞路綜合管廊建設情況。 記者 劉志鵬 攝

“四縱三橫”路網雛形漸顯

10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東部濱海新城泊於鎮的石家大道施工現場,看到處處呈現繁忙的景象。

“石家大道北起環海路,南通威海機場等地,全長15.6公里,中心城區段為雙向6車道,其餘段為雙向4車道,是東部濱海新城打造‘四橫三縱’主幹路網中‘三縱’之一。目前路面硬化已經完成,正在修整邊溝和設置安全標識標牌,初步預計將於年底前全面通車。”廣安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劉高偉介紹。

近年來,東部濱海新城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先行戰略,把交通建設作為重點工作紮實推進,全面夯實基礎設施和配套基礎。

石家大道地處丘陵地段,地質堅硬,對施工開挖造成很大阻礙。“道路施工過程中,途經山體較多,山石較硬,爆破難度增大。最高處距地面相差20米,對爆破點的選擇、路面平整工作都帶來不小挑戰。”劉高偉說。

為加快路網建設工作,石家大道施工前,項目小組全面考慮便民、成本、效率等因素,對設計方案進行反覆研討論證,採用建、改、拓、延等方法綜合施策,力求將科學設計與提升建設檔次和城市品位有機結合。

石家大道的貫通只是東部新海新城加快路網建設的重大舉措之一。起始於逍遙河橋的金雞大道南段工程,眼下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當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位於金雞大道南段的施工場地,大型攤鋪機將碎石均勻地攤鋪在路基上,膠輪壓路機、震動壓路機往來穿梭,交替作業,幾十名工人同時施工,完成工程最後一公里。

“金雞大道南段工程自開工建設以來,克服了諸多困難,完成了北部路段4.3公里、南部最後1公里施工後,開始進行綠化帶建設,預計明年開春正式通車。”威海中建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強介紹,該路建成後,將結合周邊環境打造成為新城標誌性景觀大道。

據瞭解,自東部濱海新城啟動建設以來,持續加大投入,不斷完善各類城市配套設施。經過連續幾年的精心建設,“四橫三縱”主幹路網建設基本成形。今年以來,累計完成逍遙路、松澗路、金雞大道南段等路基施工約30多公里,完成路面硬化90多萬平方米。

地下綜合管廊穩步推進

在東部濱海新城,地下綜合管廊建成後,電力、通信、給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將集中鋪設其中。

10月22日,記者在東部濱海新城寨北路綜合管廊建設工地看到,施工人員正在“織”起鋼筋網,這是在建設管廊的“骨架”,之後會給他們穿上模板“外衣”並澆灌砼,等到把“外衣”脫去,管廊就建成了。

據瞭解,經過一個月的施工,目前寨北路完成了400米左右的管廊工程,管廊高3.6米、寬7米。記者在已經建好的管廊中看到,通道兩側的牆壁上已經安裝了用於架設通訊、電力等管線的預埋件。施工人員介紹,目前包括寨北路、松澗路等路段的地下管廊都在加緊施工之中。

“截至目前,東部濱海新城已形成廊體約20公里,金雞路監控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逍遙河監控中心已完成主體建設。今年成大路、海悅路、松澗路部分路段共6.1公里實現熱力管線入廊,部分管線計劃實現運營。”東部濱海新城管廊監控中心運維部經理陳廣傑介紹。

據瞭解,自2016年成功入選地下綜合管廊國家試點城市以來,我市積極規劃,到2030年建成管廊78.87公里,其中試點項目總長35.6公里,分佈於東部濱海新城、中心城區,有燃氣、電力、給水等六大類管線入廊,構成安全、穩定、高效的城市地下生命線。

威海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