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城市建设:“四纵三横”拉开新城大框架

全长15.6公里的石家大道全线贯通、金鸡大道即将通车、总规划28公里的地下管廊改写“拉链式”马路历史……今年是东部滨海新城开发建设的第五年,眼下,东部滨海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稳步推进,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发展框架逐步拉开,新城开发建设成效不断显现。

威海城市建设:“四纵三横”拉开新城大框架

工作人员介绍金鸡路综合管廊建设情况。 记者 刘志鹏 摄

“四纵三横”路网雏形渐显

10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东部滨海新城泊于镇的石家大道施工现场,看到处处呈现繁忙的景象。

“石家大道北起环海路,南通威海机场等地,全长15.6公里,中心城区段为双向6车道,其余段为双向4车道,是东部滨海新城打造‘四横三纵’主干路网中‘三纵’之一。目前路面硬化已经完成,正在修整边沟和设置安全标识标牌,初步预计将于年底前全面通车。”广安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高伟介绍。

近年来,东部滨海新城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战略,把交通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夯实基础设施和配套基础。

石家大道地处丘陵地段,地质坚硬,对施工开挖造成很大阻碍。“道路施工过程中,途经山体较多,山石较硬,爆破难度增大。最高处距地面相差20米,对爆破点的选择、路面平整工作都带来不小挑战。”刘高伟说。

为加快路网建设工作,石家大道施工前,项目小组全面考虑便民、成本、效率等因素,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研讨论证,采用建、改、拓、延等方法综合施策,力求将科学设计与提升建设档次和城市品位有机结合。

石家大道的贯通只是东部新海新城加快路网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起始于逍遥河桥的金鸡大道南段工程,眼下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当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位于金鸡大道南段的施工场地,大型摊铺机将碎石均匀地摊铺在路基上,胶轮压路机、震动压路机往来穿梭,交替作业,几十名工人同时施工,完成工程最后一公里。

“金鸡大道南段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克服了诸多困难,完成了北部路段4.3公里、南部最后1公里施工后,开始进行绿化带建设,预计明年开春正式通车。”威海中建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强介绍,该路建成后,将结合周边环境打造成为新城标志性景观大道。

据了解,自东部滨海新城启动建设以来,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各类城市配套设施。经过连续几年的精心建设,“四横三纵”主干路网建设基本成形。今年以来,累计完成逍遥路、松涧路、金鸡大道南段等路基施工约30多公里,完成路面硬化90多万平方米。

地下综合管廊稳步推进

在东部滨海新城,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电力、通信、给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将集中铺设其中。

10月22日,记者在东部滨海新城寨北路综合管廊建设工地看到,施工人员正在“织”起钢筋网,这是在建设管廊的“骨架”,之后会给他们穿上模板“外衣”并浇灌砼,等到把“外衣”脱去,管廊就建成了。

据了解,经过一个月的施工,目前寨北路完成了400米左右的管廊工程,管廊高3.6米、宽7米。记者在已经建好的管廊中看到,通道两侧的墙壁上已经安装了用于架设通讯、电力等管线的预埋件。施工人员介绍,目前包括寨北路、松涧路等路段的地下管廊都在加紧施工之中。

“截至目前,东部滨海新城已形成廊体约20公里,金鸡路监控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逍遥河监控中心已完成主体建设。今年成大路、海悦路、松涧路部分路段共6.1公里实现热力管线入廊,部分管线计划实现运营。”东部滨海新城管廊监控中心运维部经理陈广杰介绍。

据了解,自2016年成功入选地下综合管廊国家试点城市以来,我市积极规划,到2030年建成管廊78.87公里,其中试点项目总长35.6公里,分布于东部滨海新城、中心城区,有燃气、电力、给水等六大类管线入廊,构成安全、稳定、高效的城市地下生命线。

威海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