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神》後續的故事:有了區塊鏈,「假藥」問題還是問題嗎?

最近《我不是藥神》的熱映引起了大家對藥品行業的熱烈討論,其中也有關於「假藥」的討論——這正是區塊鏈所擅長的部分。我們更關心「事實上的假藥」帶來的危害而不是「定義上的假藥」。因此區鏈財經編譯了這篇通過區塊鏈技術打擊假藥的文章。本文作者 Qiuyun Shang 是一位關注藥品行業的區塊鏈愛好者;文章寫於 2018 年 4 月份,時間雖然早,但它所探討的問題足以引起大家的關注。作者從假藥的危害說起,並舉了一些區塊鏈應用的例子,此外還探討了面臨的一些問題,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區塊鏈技術解決假藥問題抱有很大的信心。

信任是醫學界的基石。當我們生病時,我們相信醫生最關心我們的利益。我們相信,我們的處方和我們購買的藥物將使我們更好,而不是讓我們的病情變得更糟。總的來說,他們做到了。然而,情況並非總是如此。假冒藥品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對世界上數十萬人產生了不利影響,特別是在沒有強有力的監管結構和執法的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一個更加透明的全球醫藥供應鏈,區塊鏈技術可能就是答案。

《藥神》後續的故事:有了區塊鏈,「假藥」問題還是問題嗎?

用數字說話

假冒藥品市場正在快速增長。根據美國商務部的估計,全球非法假冒藥品交易的收入可能高達每年 750 億至 2000 億美元。該行業利潤豐厚:據報道,製造和銷售假藥比鴉片類毒品走私的利潤高 10-25 倍。根據世界海關組織的反假冒和盜版協調員 Christophe Zimmermann 的說法,假藥的傳播速度非常快,「現在市場上可能存在比真實藥物更多的假貨」。

《藥神》後續的故事:有了區塊鏈,「假藥」問題還是問題嗎?

在發展中國家,假藥的禍害尤為嚴重。根據 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流通的十分之一的醫療產品要麼是劣質產品,要麼是偽造的」,其範圍從流感疫苗到癌症治療。愛丁堡大學的分析表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由於假抗生素,這些國家每年有 72 000至 169 000 名兒童死亡。假冒藥品偶爾也會成為新聞,例如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有 1000 多人因服用了摻假藥物而中毒,並於 2017 年 11 月被送往醫院。

區塊鏈能做什麼

包含區塊鏈的分佈式賬本技術,在分散的不可變又透明的系統中記錄事務,可以幫助解決這一嚴重問題。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通過使用分佈式賬本跟蹤「從製造商到最終用戶的製藥原料和成品」,可以提高藥品的可追溯性。區塊鏈可以作為供應鏈上的跨數據庫信息共享平臺,允許各方驗證進入分類賬的交易的真實性。總之,這些功能可以幫助防止不是來自合法製造商的藥物進入藥品供應鏈。

《藥神》後續的故事:有了區塊鏈,「假藥」問題還是問題嗎?

區塊鏈遏制假冒藥品的潛力引起了製藥公司和行業領導者的關注。這在 2017 年電氣和電子工程師標準協會(IEEE-SA)發佈的關於藥物供應鏈區塊鏈採用狀況的基準報告中說的很明白。該報告基於 300 名熟悉區塊鏈在藥品供應鏈上應用的高管的見解,包括製造商、批發商和藥房,其中許多人正在積極尋找創意或對區塊鏈在製藥行業的應用進行試點研究。

Mediledger 是該領域眾多計劃之一。Mediledger 由 Chronicled 和 LinkLab 於2017年成立,是一家合資企業,旨在提高製藥公司管理藥品供應鏈的能力,並遵守跟蹤和追蹤法規。其參與者包括 Pfizer 和 Genentech 等大型製藥公司。據 Mediledger 網站報道,該項目在 2017 年建立了「概念證明系統,以證明我們可以記錄處方藥所有權的變化,不會洩露商業情報給參與者」。

今年 3 月,Accenture 宣佈與物流巨頭 DHL 合作,開發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原型,以防止假冒藥品。根據兩家公司聯合發佈的一份新聞稿,他們已經創建了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序列化原型,在 6 個地區建立了節點,以提高藥品的可追溯性。根據實驗室模擬,區塊鏈能夠每秒處理超過 70 億個唯一序列號和 1500 個事務。埃森哲表示,追蹤這些藥物的結果將在製造商、倉庫、分銷商、藥店、醫院和醫生之間共享。

另一個值得追蹤的例子是位於倫敦的區塊鏈啟動和跟蹤系統 FarmaTrust,它和蒙古政府創建一個為期一年的試點項目,通過區塊鏈和其他新興技術來阻止生產和銷售假藥。

挑戰依然存在

那些希望將製藥行業的區塊鏈項目從試點項目擴展到長期解決方案的人面臨著一個直接的障礙:設計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為解決方案的實施提供資金並創建激勵機制。這對於那些在沒有嚴格合規監管模式的轄區內運營的製藥公司尤其重要。

《藥神》後續的故事:有了區塊鏈,「假藥」問題還是問題嗎?

要使用區塊鏈追蹤藥物,需要在供應鏈的每個點記錄和標記貨物轉移的時間戳。這需要大量的努力和資源,這轉化為增加的成本。IEEE-SA 研究中的大多數受訪者認為,製藥企業應承擔實施和維護的成本,只有約 30% 的受訪者支持共享實施的想法。目前,尚不清楚基於區塊鏈的跟蹤和追蹤系統將如何融資。

這導致激勵利益相關者參與這個新系統的第二個問題。在美國,許多製藥公司正在探索在供應鏈運營中使用區塊鏈,以便更容易、更有效、更具成本效益,以滿足《藥品供應鏈安全法(DSCSA)》中規定的合規性需求。它於 2013 年通過,規定每個藥品包可在 2023 年之前通過電子和可互操作的系統追溯到其原產地。該規則也適用於製造商、重新包裝商、批發分銷商、配送商和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事實上,主要目標是使製藥公司更容易滿足 DSCSA 的要求。

在一些國家中也存在執行的問題,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協調的可能性較小,無法在藥品供應鏈中採用區塊鏈。例如,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2015 年建立藥物電子追蹤系統的計劃遭到藥劑師的強烈反對,他們表示掃描藥品並將其信息上傳到系統中會產生的高財務和時間成本,並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利潤率。此外,CFDA 要求藥劑師追蹤所有藥品,而醫院的銷售額佔比約為 80% 總醫學不需要遵守。結果,中國的藥物跟蹤系統被暫停。

至關重要的是探索超越合規性的激勵機制,以更好地協調製造商、批發商和藥房的利益,以支持製藥行業採用區塊鏈。允許消費者或監管機構跟蹤他們購買藥物的歷史,以確保其真實性,這將對重新樹立人們對製藥行業的信任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並有助於建立一個更透明、更有效的製藥生態系統,以將假藥排除在外。

寫在後面:相信大家都有讀過或者聽說過魯迅的文章《藥》,正是因為不治病的藥或者說「假藥」使得魯迅度過了一段灰暗的童年,也因此開始了反對中醫之旅。倘或魯迅活在當下,或許會很贊同區塊鏈技術對於杜絕假藥的作用吧。該文章中關於我國醫藥行業監管的例子(文中並沒有說是否有采用區塊鏈技術),事實上並不全是藥劑師在反對,還包括一些藥物公司或藥房,除了成本之外還具有其他方面的考慮:參考新華網文章《爭議藥監碼:一個行業與阿里的對決》。這也說明,技術在落地的過程中,不僅僅是面臨自身的問題——作為事物它更需要大家的關注和支持。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區鏈財經公眾號(ID:qulianc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