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今天(10月25日),中國最大的母嬰社區寶寶樹就在港交所通過上市聆訊,IPO擬融資8億美元。然而很多人都想不到,站在這家育兒網站背後的最主要的兩個創始人,居然都是大老爺們兒。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兩個大男人是怎麼想起來要搞一個育兒社區的呢?談到這個問題,還得從他們的“奶爸”經歷開始說起。

1 奶爸一號王懷南

1990年,剛從清華大學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的王懷強遠赴美國留學,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社會學碩士。6年之後,王懷南取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和喬治敦大學工商管理學兩個碩士學位。

1997年,剛剛離開校園的王懷南進入俄亥俄州寶潔總部做品牌助理,在四年的時間裡,他每年創造10多億美元的營收,連升三級一直做到品牌經理。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2001年,王懷南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這一年的8月,王懷南帶著一家人從美國東海岸搬到了西海岸,跳槽雅虎開始做起了互聯網生意。

說到互聯網三個字,我們的第一反應都是技術大牛,很多國內的互聯網大佬也都是編程出生的。但是王懷南是一個文科生,並不懂多少技術,而他在雅虎的工作確實也和技術沒多大關係,而是營銷主管。

當時的雅虎正處於發展巔峰,而王懷南也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到了雅虎之後,王懷南憑藉著一系列轟轟烈烈的營銷方案,拿下了2004年全球最高的營銷獎項——艾菲獎。

2005年7月,王懷南被雅虎派往中國出任一拍網CEO。這一紙任命下來之後,王懷南又帶著一家人從美國西海岸轟轟烈烈地搬往闊別16年的北京,打算為雅虎在中國開創一片天地。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王懷南剛剛來到北京一個月,阿里巴巴就收購了雅虎中國,當天晚上12點雅虎總部的人打電話給王懷南,讓他回家。

王懷南直接對著電話吼道:“回家?房子都賣了,還回什麼家!”

而就在此時,雅虎的老對手Google向王懷南伸出了橄欖枝。於是2005年11月,王懷南加盟Google,並出任亞洲區市場總監。

當時Google在中國的業務才剛剛開始起步,連中文名都沒想好。“谷歌”這個名字便是王懷南在紙上來回拼出來的,因此王懷南又被稱為谷歌之父。

關於谷歌的取名還有一個細節,王懷南在想出“谷歌”這個名字之後,問遍了公司每一個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稱讚。然而對外公佈以後,這個名字卻遭到了網民的群嘲。

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王懷南格局太小,所以對於他的行為下面的人都只敢說好。而日後創辦寶寶樹,埋頭一門心思做了十來年的育兒生意,也是王懷南被詬病為“格局太小”的原因之一。

就在入職Google的這一年,王懷南的第二個孩子誕生了。在這一段奶爸歲月裡,王懷南每週都要推著孩子去逛商場。

就在逛商場的過程中,他突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推著嬰兒車的奶爸奶媽們特別容易自來熟,一交流起育兒心得,大家的話匣子打開了就停不下。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後來年底在和邵亦波搞家庭聚會的時候,兩人一門心思都在聊孩子,王懷南忽然就在想: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我為什麼不辦一個專門供年輕爸媽交流的平臺呢?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就收不回去,直接成為其日後創辦寶寶樹的導火索。

2 奶爸二號邵亦波

馬雲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道:“邵亦波是個神童,是個天才,尤其在互聯網電子商務這一塊,我只不過是踩在天才的肩膀上才有今天的成就。”

馬雲這個人有個特點,你和他競爭的時候,他就極度自信,瘋狂懟你,但是等你退出競爭了,他卻反過來開始不斷吹你。所以對於邵亦波的神童一說,我們也就一笑而過便好。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說神童或許有點過,訂單數邵亦波確實也是一個牛逼人物。1973年出生的他在中學時就連續拿了十幾次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1990年剛上高二就跳級申請到了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前往美國留學。

1999年,結束在波士頓諮詢集團的工作並完成哈佛商學院MBA學業之後,邵亦波回國開始創業。

當時的中國還沒有電子商務,對這種商業模式就連一個像樣的翻譯都沒有,邵亦波等人想了很久之後才決定稱之為“電子商務”。

當然,名字還只是一個小問題,關鍵還是基礎設施的落後。當時沒有網上付款,沒有便捷的物流,電子商務要做起來真的很難。

談及初創期的易趣,邵亦波說道:“當時的網購形式就是在網上找到人以後,然後兩個人約好,在王府井門口還是在三里河見面。”

一方面是得益於邵亦波的海外背景,以及eBay的助力,另一方面也和邵亦波的努力有關,易趣網開通以後很快在國內的電子商務網站中位居首位。

當時的馬雲馬化騰等人都在為投資而焦頭爛額,而初創的易趣卻出道即巔峰,國內外的資本紛紛倒貼,擠破腦袋想要往裡面投錢。在資本的助推之下,易趣一路高歌猛進,行業佔有率一度達到80%。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馬雲曾經說過,當時對易趣非常恐懼,甚至在私底下秘密成立了一個專項小組,專門研究易趣的模式和手段。

然而就在易趣風光無限的時候,邵亦波卻為大家親自上演了一波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戲碼。2003年,邵亦波決定賣掉易趣,eBay以2.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易趣的全部股份。

在2007年回國以後,有人問他為什麼要賣,他的回答是:為了妻子。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當年邵亦波的岳父去世,妻子鮑佳欣特別傷心,想要離開上海這個傷心之地,於是邵亦波立即決定賣掉易趣離開中國。

不過在很多人看來,邵亦波當年賣掉易趣,除了妻子之外,更主要的原因是eBay對其管理權的掣肘過大。

在發展早期,易趣便拿了eBay至少3000萬美元的投資,eBay在易趣佔有30%多的股份,並曾派出多名外籍高管制約邵亦波的權力。在易趣施展手腳處處受限的邵亦波最終還是選擇了套現走人。

在賣掉易趣之後,邵亦波開始了自己的奶爸生活,一邊幫孩子做飯換尿布,一邊思考人生。當時的邵亦波正處於人生的迷茫期,30歲的他身價億萬,婚姻幸福,但是忽然停下的事業讓人不知道何去何從。

在那個最迷茫的關頭,邵亦波一直在思考事業和家庭的關係:“事業帶來金錢和名聲,愛情帶來婚姻和家庭,但是兩者最終都是為了快樂。”

在思考的過程中,邵亦波終於找到了方向:既要回歸事業追求自我,又要保證家庭幸福。那既然如此,幹嘛不把家庭也當做是一份事業去做呢?

3 兩個奶爸的合謀事業

2006年11月,已經從谷歌辭職的王懷南聯合邵亦波打算開始創業。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王懷南表示,自己的夢想不是創立一家成功的互聯網公司,而是要用寶潔的方式去做互聯網。

很明顯,王懷南說這句話的含義,是想要做互聯網行業的常青藤,就像保潔公司一樣,能在一兩百年的歷史里長盛不衰。

但是互聯網的世界瞬息萬變,要想在這個市場裡面做長久生意是何其的困難,所以很多人都在好奇,王懷南和邵亦波的創業項目會是什麼。然而當時王懷南並沒有為大家透露太多細節,只是簡單提到“應該是關於社區的一個公司”。

2007年3月,隨著寶寶樹的上線公測,王懷南的答案終於揭曉了。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這兩位互聯網老兵並沒有選擇我們熟知的領域,而是另闢蹊徑做起了育兒社區。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談及做寶寶樹的初衷,王懷南說道,當時寶寶樹的三名主要創始人都有小孩,對育兒這件事比較上心,而且富有熱情,更懂得與用戶換位思考。

而且當時中國的互聯網創業環境下,缺的不是機會,而是好的團隊。

說到團隊問題,其實主要的啟發還是來自於邵亦波。

在創立寶寶樹的前夕,王懷南曾經寫下了自己關於互聯網創業的12個構想,並且詳細列舉了各自的商業模式和發展前景。

邵亦波瀏覽了一下說:咱們先拋開“規模最大”或者“最可能成功”的分析,什麼最讓你熱血沸騰?

王懷南說道:“為你我這樣的父母搭建一個交流平臺,這樣我們就可以輕鬆組織星期六的孩子聚會,可以方便地與其他孩子的父母一起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

王懷南的話還沒說我玩,邵亦波便燦爛地笑了。

在美國三年多時間裡,邵亦波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帶小孩,用今天的話來說,邵亦波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奶爸。所以當王懷南說到要辦育兒網站,兩人幾乎是一拍即合,馬上就準備拍板開幹。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在這次談話之後的第二個星期,寶寶樹便誕生了。

然而寶寶樹誕生以後並不受資本的待見。

他們這群人以前都是做搜索做電商的,面對的都是上千億甚至可能上萬億的龐大市場,忽然跑來做育兒,很多投資人都不看好。

和搜索、電商等大切口相比,育兒屬於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整個行業的發展潛力幾乎可以一眼看到終點。所以即使做到今天,在育兒社區深耕十年的寶寶樹依舊只有百億人民幣的估值。

但是好在邵亦波不缺錢,在資本的冷落下,寶寶樹的第一筆融資是幾個創始人一起掏的幾十萬美元,後續的融資則更多地是靠邵亦波的經緯中國在支持。

可以說,如果沒有邵亦波的支持,寶寶樹這個創業項目很可能早已經胎死腹中。

邵亦波當時曾經說過,在美國投資互聯網的機會已經很少,但是優秀的團隊卻很多,要想成功全憑機遇。但是對於當時還處於拓荒階段的中國來說卻不一樣,機會遍地都是,關鍵是優秀的團隊,團隊足夠優秀的話,在很多方向都能開闢一片天地。

時隔多年,談起當年的這個選擇,王懷南依舊堅持認為,選擇了一個你喜歡做的事情,不管切口有多小,堅持做下去都可以成就一家偉大的企業,在中國更是如此。

不過我們今天回過頭來看,寶寶樹的這兩名創始人其實都有一些格局上的狹隘,寶寶樹這家公司距離偉大也還差得遠。即使現在寶寶樹在行業內已經算是前列選手,和但是比起搜索和電商依舊不可同日而語。

4 寶寶樹的未來征程

寶寶樹創立以後,王懷南和邵亦波很早就有了各自明確的分工:王懷南擔任董事長兼任首席執行官,主要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決策;邵亦波擔任董事,主要負責公司的股權架構和對外融資談判。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王懷南和邵亦波就像是寶寶樹的兩把刷子,一個負責日常經營,一個負責保駕護航。

王懷南曾經說過,自己並不喜歡參與融資談判,覺得一輪談判下來自己就要脫一層皮,而這正是邵亦波的強項。早在寶寶樹創立前期,邵亦波作為經緯中國的聯席合夥人便替寶寶樹拉來了不少投資。

反過來,邵亦波也不喜歡過多參與公司的日常業務,他曾經說過,迴歸事業的前提是保證家庭幸福,而一份事業值不值得去做,關鍵是看自己妻子的態度。

因此他的事業一直只放在第二位,在寶寶樹的十年征程中更多的是充當“陪練”的角色,不干涉具體管理。


寶寶樹上市,兩個老男人的育兒經


從這個角度來說,邵亦波和王懷南的關係其實更像是投資人和創業者。

寶寶樹雖然一共有三名創始人,但是在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還是王懷南。而邵亦波淡出寶寶樹的日常經營,其實也有自己的考慮。

賣掉易趣以後邵亦波其實一直心有不甘,並不願意一直陪著王懷南做這樣一筆小生意。所以日後的他其實已經慢慢從寶寶樹半隱退,而更多的選擇了聚焦創投事業,經營經緯中國的創投基金。

王懷南在育兒這一條狹窄且艱難的賽道上跑了整整十一年,如今才終於爬到上市的第一個山頭。但是正如網友評價的,創始人的格局就決定了一家公司的格局,王懷南既然選擇了做這樣一筆育兒生意,肯定也就做好了“小而美”的準備。

但是很多事情都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並非一開始就能站在上帝視角。就像王懷南當年離開谷歌,他肯定想不到很快會崛起一個百度,邵亦波當年賣掉易趣,他肯定也沒想到,馬上會竄出一個淘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